回覆列表
  • 1 # y墨香y

    1.明朝時長城內外分屬不同國家,前期洪武永打得蒙古滿地找牙、也用不上長城。中期特別是土木堡之變後有點相持了,瓦刺韃靼遇上不好的年景或長城內天災人禍的時候就來搶一鋪,加上土木堡之後,文官集團逐步完全掌控了朝廷,喜歡打仗且打得贏的文官真不多,而且宋之後“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堅決不打仗”、“怕再來一次五代十國”、“往死裡防武將”的思想深得文官集團之心,保障勞動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只能靠長城或者互市了而不是拳頭,所以長城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

    2.清自後金時期皇太極就征服了漠北,之後的清朝皇帝繼皇帝位的同時也成為全蒙古人的大汗,長城內外同屬於一箇中央政權統治之下了,同時清朝對長城外遊牧民族的政策是“儘量讓男丁出家當喇嘛”、減少人口壯丁,這樣自己的拳頭隨時可以就可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了、長城的作用就不重要了。

  • 2 # 大將軍威武K

    這個最根本的一點還是明清兩朝對待民族問題的政策不同,不僅是明清,也是清朝和中國曆代封建王朝都不太相同的地方。

    從秦朝開始抵禦匈奴部落的侵擾,秦王朝在北方地區修築萬里長城。從此之後的歷代中原王朝都有類似的舉動,一開始是出於防備外患,後來逐漸演變為對待少數民族採取分而治之的做法。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反抗元朝時提出的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獲得了極大的感召力。統一天下後,明朝又繼承過去漢族王朝的做法,對待逃到蒙古高原的蒙古部落採取以防範為主、分而治之的做法。修築長城便成了首選。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明朝實際上並沒有處理好民族問題,雖說是修築了長城,但是並沒有擋住蒙古鐵騎兩次兵臨帝都北京,並且最後還是亡於長城外的女真部落。

    清王朝一開始延續的也是明朝的這種長城戰略,對華夏各民族也都是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甚至比過去各個朝代給為殘酷。但是到了清康熙時期,統治者逐漸轉過彎來。

    這裡面當然有一個很直接的因素推動,那就是漠西蒙古人準噶爾汗國在沙皇俄國的支援下東侵,公然挑戰清王朝。

    東侵的準噶爾汗國一度佔據了長城以北的整個蒙古地區,整個萬里長城全線告急。康熙帝第一次御駕親征準噶爾雖然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但是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和歷代王朝君主所不同的是,康熙對待蒙古各個部落不再是過去打了就撤的常規軍事手段或者簡單的政治聯姻,而是將這些部落徹底納入清王朝的政治統治框架之下,將清王朝國內的政治體制、文化理念移植在這裡。如果說過去長城以北的蒙古地區與中原王朝相比是兩個政權、兩個國家,彼此之間或是敵對、或是藩屬,那麼在清王朝時期就成為中原王朝的一個行省,也就是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既然成了一家人,那麼長城這個被視為兩國分界線的東西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 3 # 墨跡梓史

    謝邀!長城,作為中國古代巨型軍事防禦工程,歷朝歷代都有修築,只不過規模大小不一,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有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而明長城儲存最為完好,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屬明長城。而明長城的修建,那可是明朝下了血本的,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全長連線一百五十多個縣域,總長8800多僅是,歷時270餘年,幾乎整個明朝時期都在修建,由於修築在明朝北部邊境地區,所以也叫“邊牆”。

    為什麼明朝如此熱衷於修長城呢?

    這還得從朱元璋“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說起,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同年即命徐達、常遇春等北伐,八月,攻佔元大都,把元順帝一干人等趕出了中原到了漠北,使其又重新過上了遊牧的生活。元順帝死後,蒙古分裂成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這三個部落雖然也相互爭戰,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還想捲土重來,重新入主中原,所以不斷組織力量襲擾明邊境。而當時的明朝因國力有限而沒有進行大模北伐以絕後患,並且歷史上的漢族皇權好像大多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對北方遊牧民族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面對襲擾總是被動防守(當然漢武帝不算),於是很自然就想到,修長城!這一修不打緊,跟愚公移山一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每屆明朝皇帝都參與了此事,先後在長城沿線設立了九個防守區,史稱“九邊重鎮”,明中後期又設昌鎮、真保鎮,統稱“九邊十一鎮”,使長城的防禦體系越發完善。

    然而回顧歷史我們總會發現,長城即使修築的再完善,最終卻也沒有擋住遊牧民族的鐵騎,朱元璋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幾百年後,又亡於另一個長城之外的少數民族——滿清。而滿清對於漠北的蒙古沒有利用長城防禦,而是用和親這個古老手段籠絡利用蒙古貴族,還弄個所謂的滿蒙聯盟,一至對外,統一了中國北部以及西北地區,這樣,長城的防禦功能就大大弱化了,成為了內牆,尤其是康熙時,在皇太極、順治“滿漢一家”觀點基礎上,又提出“中外一視”“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思想,他認為長城的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和遊牧民族的政治一體化,於是搞了一個“不修邊牆”令。一付對自身實力信心滿滿的樣子。可事實卻是清朝也沒少修,不過不是為了御外,而是防內!防誰?防漢人!清朝統治者把關外蒙古和東北地區視為龍脈,即“龍興之地”,加以圈禁保護,於是在遼寧和內蒙用“土堤加柳樹”修了一條“土長城”,是為“柳條邊”,禁止漢人進出,一下修了43年才修好(1638_1681),直到19世紀後期,才有了我們所熟知的“闖關東”,這一愚昧野蠻政策最直接的惡果就是使當時東北人口銳減,邊境空虛,最終卻便宜了沙俄,使其輕易蠶食了東北大片領土。

    還有一條清長城,修建在湖南西部,是為防範苗民而修建的“苗長城”和防範捻軍起義的大部分修建在黃河以北的長城!

    所以說,長城不是在清朝被廢棄了,而是用來阻擋漢人入關的,清朝也不是不修長城,而是所修的清長城主要是防內的,由於工程粗糙,存世也不多,所以知者也不多,故而也無法與明長城相比似。

  • 4 # 看遍山川

    長城是中原漢族政權北防夷狄的軍事設施,滿清本來就是破長城而入,沒有吳三桂投誠也照樣能打進來。原本防範自己南下的一堵城牆,如今自己卻背靠著它,面南而坐,塞外就是自己的發祥地,這堵牆還能再防誰呢。

    康熙三十年的時候,為了是否修長城,康熙專門發表過意見,認為自漢唐宋明以來都修長城,但是都沒有擋住邊患,守國之道在於“修德安民”,修繕長城勞民傷財,況且長城萬里,要養多少兵才能去駐守它。

    康熙講地很明白,也是滿清對待長城一貫的態度,在帝國的西部和北部是還存在邊患,但是康熙沒有依賴長城來抵禦蒙古各部的意思。他有自己認為的“長城”,也要為子孫謀求一個新的萬世“長城”,而不是原本殘破不堪磚石長城。

    在軍事上,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打擊漠西蒙古,拉攏漠北、漠南,青海蒙古,和蒙古部落貴族通婚,同邊疆各少數民族建立一種經常往來的友好關係。尊重蒙古各部落的信仰,在塞外的熱河行宮周圍又建造了“外八廟”等宗教場所,讓各部落首領有機會方便地和皇帝見面溝通。

    透過通婚和善意互動,再輔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使蒙古各部落融入自己的政權體系,這是康熙對待北方少數民族的總體思路。

    另外一點,康熙時規模浩大的“木蘭圍獵”也具有重要的軍事象徵意義,既是讓王公大臣保持滿族彪悍尚武的習俗,又不乏是“秀肌肉”對北方邊境起到震懾的作用。

    有對蒙古各部的極力拉攏,同時又進行武力展示,那就是康熙認為可以保政權穩定,可惠及萬世子孫的“新長城”。而那蜿蜒在北方山脈,橫亙在大漠戈壁的長城只能永遠任人憑弔,聊發詩興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下都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什麼龐統去孫權那得不到重用到劉備那起初也只給了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