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90431255550
-
2 # 文武道場
最早的八句詩是戰國時期,春申君黃歇在李園之變前,有意制譜十三帙,分發給各子女,譜後附有《楚聲歌·送子行》:
駿馬同堂兮赴異邦,任從勝地兮立綱常。
身居外境兮猶吾境,家住他鄉兮即故鄉。
朝夕莫忘兮親命語,晨昏須薦兮祖宗香。
根深葉茂兮同庥慶,有志兒女兮當自強。
西漢宣帝本始年間,黃霸任丞相長史,與尚書夏侯勝犯忤旨“不立武帝廟”,遭連坐下獄,夫人巫氏將《送子詩》改為七律《認親詩》教諸子逃奔。
駿馬同堂赴異鄉,任從勝地立綱常。
身居外境猶吾境,家住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
根深葉茂同庥慶,陽夏兒郎總熾昌。
只是首句的“邦”改為“鄉”,末句改為“陽夏兒郎總熾昌”。
擴充套件資料:
一首之中共八句的詩。
這是中國詩歌最主要的格式之一。
中古時的律詩就是由八句構成,齊梁時的古體詩也多是八句。
八句的詩,因是偶數,便於安排驕偶、對仗,平仄的鋪排也較為方便,押韻也合於押偶數句韻的要求,所以成為最流行的格式。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
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
唐代以後,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
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駿馬同堂兮赴異邦,任從勝地兮立綱常。
身居外境兮猶吾境,家住他鄉兮即故鄉。
朝夕莫忘兮親命語,晨昏須薦兮祖宗香。
根深葉茂兮同庥慶,有志兒女兮當自強。
據說這是最早的“八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