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存道財經

    劣幣驅逐良幣這種現象之所以會出現,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法規去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那麼商家就會有人以次充好,然後打價格戰,其他商家想要活下去只能跟進。

    比如在電影行業,電影放映機有4個燈泡,平均2月就得換一次,很多商家為了節省成本,就開兩個,導致的結果就是觀影體驗很差。

  • 2 # 帶你從零開始創業

    裂幣驅逐良幣,是一種很普遍的經濟現象,今天深入淺出的談談,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 劣幣驅逐良幣從中性的立場來看

    首先劣幣、良幣是一箇中性的概念。最早被英國財政大臣格雷欣發現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是:當市場上有兩種含金量不一樣的法定貨幣出現,並且貨幣供給充足的時候,人民會傾向於把含金量高的貨幣留在家裡收藏,而把含金量低的貨幣先花出去。這種現象也被稱之為格雷欣新現象。這種現象其實挺容易理解,符合人性,就如民國晚期,國家拼命發金圓券(紙幣)來代替銀元。這時候大家自然會先花紙幣,對於造幣廠來說,金圓券成本低並且隨便印,對它來說有利,同時這對老百姓不利,是劣幣。自然的,大家用腳投票,自然市場上“劣幣”氾濫,良幣漲價,這是大眾各自出於自我保護的個體行為,這種個體行為如果沒能團結起來,那麼單體力量更強大的造幣廠會贏,透過印金圓券,大部分人還是被掠奪走了部分個人財富。

    那麼劣幣驅逐良幣是否是大家都想阻止的呢?其實未必,首先造幣廠希望發行劣幣,其次劣幣的泛濫是每個民眾推動的。大家在說“劣幣驅逐良幣”不好,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別人給他的是良幣,而自己要先用掉劣幣。這種自私可以理解,但其結果是所有老百姓這個總體吃虧了,每個個體想自保也保不住。大家不團結就形成不了足夠的力量來抗衡指定劣幣和良幣同幣值的強制力。

    這種現象側面描述的是自私不團結的個體無法對抗管理者的強制力的現象,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描述了透過利用個體自私的力量來進行財富重新分配降低公共服務成本的一種現象。

    2、 電影院現象

    另一現象是電影院現象,和“劣幣驅逐良幣”類似,但又不同。它描述的是一個沒有組織,又缺乏外部強制力的自私個體的群體,可能出現的一種集體自我傷害的現象,即,電影院裡如果前排的人站起來了,那麼後排的人也會站起來,結果本來大家可以坐著看的美事,變成了所有人都站著看的辛苦事。

    電影院現象,在我看來是更值得大家研究和應對的。因為它是一個群體自我傷害的現象,誰都沒有真正獲益,不像“劣幣驅逐良幣”其實是一股力量戰勝了另一股力量推動了劣幣的普及。當前,平時引用得多的是“劣幣驅逐良幣”,但大部分時候我以為指的其實是“電影院現象”。

    3、 一粒屎壞了一鍋湯

    電影院裡先站起來的那部分人,就如掉進湯裡的一粒屎,很快整鍋湯只能倒掉,這裡指出的是一個比例問題。湯其實是有自我淨化能力,如江河汙水流入大海,如果比例很低,其實是ok的。但這個比例只要上升到一個臨界點,原有的淨化能力就崩潰了。很多時候我們會說一個壞現象不是主流沒問題,並且它在另一個良性系統裡也有,好像兩邊沒有差別一樣,這是很危險的想法。要知道壞了一鍋湯的一粒屎的大小的臨界點往往是很低的,也許是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五的區別。百分之一能淨化,百分之五就只能全部扔掉了。比方說一組人如果騙子的比例只有1%,那對群體作無罪推定這個社會是可以高效良性運轉的,但有可能這個比例上升到5%、8%,再作無罪推定就會把其他人逼向騙子一方,這種情況下這個社會就只能作有罪推定,這樣一來就是性質上的差異了。兩個體系的文化運轉效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千萬注意,這個量變引起的質變往往不是發生在50%,往往在一個低得多的值。在商業上,我們知道Amazon是在圖書份額遠低過50%時就實質上決定了圖書的定價進而顛覆了圖書零售業。每個人身上都帶有癌細胞,正常是沒事的,但如果它的複製和擴散起過某個值,你就得了癌症,而癌症要一個人的命遠不需要擴散到50%。

    所以當我們講要看主流,或者類比兩個不是100%完美的體系的時候,一定要關注1%和5%的差別,千萬不要以為都是小部分是同樣性質的。很多時候,質變就在這1%到5%之間。

    4、改變群體自我傷害需要巨大能量

    如果一個群體一百人,有8個人是騙子,而系統研究表明要比例低於3%無罪推定體系才work,那麼,為了把8個人中的5個人轉化過來,花的肯定不是5個人的力氣,通常得10倍的力氣,即50個人同時努力才能轉化5個人。一個例子是紐約整治公共場所塗鴉,據說曾經紐約曼哈頓的中央火車站每個都被人塗鴉,為了整治這個,市長花了很大的力氣,每天去刷一牆,別人塗一點,他也刷全部,連續反反覆覆很多很多天,塗鴉才逐漸變少,然後變沒有。據說新加坡治理隨地吐痰也類似,付出了很多很多倍於破壞者的代價才扭轉了“風氣”,形成良性運營的體系。

    5、渠道有價值,貴的卻好賣

    改變公眾風氣的一種辦法是直接大範圍整肅,另一種則是利用渠道,在商業上有個值得討論的現象是有時候東西貴了反而好賣。比方說空調這樣的產品,需要有人安裝,也需要有人推薦,有可能類似小米的網際網路直銷,把價格打到“最低”還不如“格力給安裝者、渠道以足夠利潤,雖然看起來渠道的做法抬高了商品的價錢,但實踐當中,渠道和服務成本也許是維護某種公共認識最節省的、良性的做法。這種渠道和服務成本是必須的,它把維護某種秩序的代價體現在的明處,而忽略了這種代價的體系可能會走向“劣幣驅逐良幣”,這種違反經濟學教科書所講的價格供求線原理的現象其實非常非常多。查理.芝格在他的書裡就多次說過,我們在消費品,商用軟體,硬體等領域也很容易找到這樣的例子,這種貴的反而賣的好的現象甚至都有可能是好些領域的主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難道甲方的審美在設計師的眼中真的就這麼“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