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年Leoyoe

    很多人都想問,德國在1990年再次實現大一統之後,為什麼敢明目張膽的首都從波昂遷到柏林呢?難道不怕周邊國家猜忌嗎?原來波昂的市民又怎麼願意首都離自己而去呢?實際上,德國能再次過成一家是整個國際環境促成的,英法蘇波等國都得到了好處,波蘭和當時苟延殘喘的蘇聯也都得到了德國不再提出領土訴求的承諾,對德國遷都柏林不會產生大家以為的那種猜忌。至於說波昂捨不得自己的家鄉從首都將為普通市,人口只有30萬的小城有誰會在乎呢?

    兩個德國統一後第二年就把遷都的提案擺到了議會討論,此時距離第三帝國戰敗已經過去了45年之久,整整2代人的時間裡德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發生了鉅變,他們再也沒有了第二帝國、第三帝國時期的昭昭野心,似乎只想做個歐洲土豪。在西德人看來首都在哪並不重要,反正在哪都不影響自己工作,但在東德人看來,是否定都德國代表著新政府對自己的態度,東德人並不情願成為西德的附庸,他們狂熱的要求加入西德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如果德國重新統一後自己過的不好甚至還不如從前,再次反叛的可能性非常高。

    而遷都柏林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建設東德,讓受苦受難的東德人起來。在蘇聯模式的半個世紀統治中,東德的經濟極度落後,大批青年選擇離開東德自謀出路,這也是推動兩德統一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因為東德人迫切的想要改變現狀,就像今天的烏克蘭人想回歸歐洲一樣,他們天真的以為只要向歐洲靠攏自己就能實現富裕,而90年代的東德人同樣認為,自己加入西德就能和西德人一樣富足。

    在東德人強大的民意麵前,任何阻擋兩德統一的門檻都會被撞的粉碎,比如不情願丟掉權力成為公民的東德總統昂納克、克倫茨,在東德民眾的抗議、威脅下選擇辭職。蘇聯佔領軍也被洶湧的民意嚇到了,戈爾巴喬夫收下了西德給的貸款、食品援助和經濟、科技合作,將15萬駐德軍隊全部調回,當然了他們的搬遷、安置費用都由德國負責。

    東德老百姓到底在鬧什麼呢?最根本的就是經濟問題,東德的社會、經濟封閉沒有朝氣,無法滿足年輕人追求富裕的願望,從兩個德分裂開始就不停出現東德人逃亡西歐的現象,東德為此修建了柏林牆、出臺一個又一個邊境管制條例,目的都是限制東德人出逃。

    即便東德用盡了各種方法,也無法阻擋東德人逃往經濟發達地區,前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這個過程中損失掉了。為了對抗東德對人員出境限制,東德主要城市天天上演大遊行。這時候西德也跟著火上澆油,他們清楚東德人想要什麼,於是優待湧入西德的東德人,同時大批西德遊客湧入東德,他們帶去的就是讓東德人羨慕嫉妒恨的財富,尤其是達成東西德的經濟、貨幣和社會聯盟後,讓東德人嚐到了甜頭。

    一言以蔽之,兩個德國能合併,最根本的力量就是東德人對財富的嚮往,也和西德的金錢收買有極大關係!比如統一後兩德貨幣兌換的比例是1:1,這受到東德人的極大歡迎,因為手裡的貨幣本就不值錢,這導致西德的工業競爭力大幅下降,很多資本薄弱的工礦企業都倒閉了,經濟損失在15000億歐元以上。

    為了繼續經濟收買東德人,統一後的德國規定,西德人需要額外拿出個人所得稅的5.5%作為團結稅,幫助建設東德。資料顯示每年德國用來支援東部的資金佔到GDP的4%~5%,遠超德國的軍費支出(徘徊在2%左右),總的援助資金在1.6億歐元以上,而且持續到2019年,這一年距離德國統一差不多30年之久了?

    由此種種我們不難理解,德國統一後必須強化對東部地區的經濟建設,這是兩德穩定在一起的根本前提,東德人需要看到新聯邦政府的真正誠意,由於援助資金不可能一次性付清,將首都遷到東德成了最好的表態,縱觀人類歷史,一個國家的首都往往也是經濟重心所在,西德原來的首都波昂就位於經濟實力強盛的魯爾工業區,因此將首都遷到柏林能讓東德人看到希望、穩定人心。

  • 2 # 圓桌派

    開篇點題,從西德定都波昂那一刻起,就註定了統一後還會遷都柏林!

    1990年8月31日,東德與西德簽署統一條約;10月3日,東德正式併入西德,時隔45年之後,德國再次實現了統一。但是,新成立的聯邦德國又面臨著一個大問題:首都是繼續留在波昂,還是遷回柏林呢?

    “柏林派”的理由

    支援遷都柏林的人認為,第一,柏林擁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普魯士王朝時期就已經成為首都,而且在1871年德國首次統一時,成為全國性的首都。第二,柏林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德中國人心目中統一的象徵。第三,德國諸多城市中,只有柏林可與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等大城市匹敵,也只有柏林能代表統一後德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波昂位於德國最西部,它作為首都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但德國統一後,東德已經不再是威脅,安全也不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而是能否承擔的起德國未來領導歐洲的雄心。

    除此之外,柏林的地理位置也相當優越,作為德國的交通樞紐,它是聯絡東歐與西歐的紐帶,更是北約東擴的橋頭堡。如果遷都柏林,那麼德國將在歐洲一體化程序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時,柏林作為首都很容易讓政策輻射全國,這是波昂難以比擬的。

    更重要的是,東德跟西德之間巨大的差距,讓兩國民眾產生了巨大的隔閡與疏離。如果不遷都,那麼德國將面臨兩極分化、社會撕裂的嚴重問題。而遷都柏林不僅可以促進經濟發展,還能夠消除東德民眾心中的不平衡,消除兩德民眾內心的隔閡,讓他們對國家有一個歸屬感。而小小的波昂,是無法發揮如此大的政治影響力的。(下圖:東德民眾湧向西德)

    “波昂派”的擔憂

    德國統一之初,經濟衰退加劇了財政困難,而遷都柏林更是一個巨大的財政負擔。無論是政府部門的調遷,還是行政機構的修建,以及行政人員的補助,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另外,波昂作為首都也有45年了,政府運作已經成熟,如今遷都又要打亂重來,眾多在聯邦政府中工作的波昂人也將失去工作,這也是個大問題。

    當然,無論是波昂派還是其他西歐各國,都擔心一個問題:遷都柏林之後,德國會不會放棄聯邦制,重新走上集權的老路,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畢竟,柏林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發起國的首都,很容易讓人想起這些不好的回憶,從而引發各國的警惕。

    最終表決

    1991年6月20日,德國聯邦議院經過長時間的辯論之後,進行了最終表決,最後波昂贏得320票,而柏林以338票的微弱優勢勝出。當然,德國也不會因為遷都就對波昂撒手不管,採取了一系列的補償措施,並維持波昂作為第二政治中心的地位。(下圖:留在波昂的行政大樓)

    事實上,西德選波昂當首都時,就註定了以後還會遷都柏林,原因很簡單。當時,德國有很多大城市,比如慕尼黑、法蘭克福等等,波昂只是一個十餘萬人口的小城。如果選了繁華的大城市,會給東德釋放一個永久放棄柏林為首都的訊號,不利於未來的統一。所以說,在德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壓根就沒有放棄過柏林,重回柏林也是歷史必然。

  • 3 # 這些歷史要讀

    原因很簡單,因為柏林一直以來都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兩德統一後,聯邦德國將首都遷回柏林,也是情理之中的。

    首先需要糾正題中的一個錯誤,那就是柏林並非完全屬於東德。事實上,冷戰時期的柏林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屬於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柏林;另一部分屬於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柏林。

    二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協定》,美蘇英法四個戰勝國分割槽佔領整個德國,而德國的首都柏林,則單列出來,作為特殊單位由四國共同管理。

    此後,隨著冷戰的到來,美、英、法三國的佔領區於1949年5月合併,宣佈成立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的佔領區也宣佈成立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至此,德國被一分為二,分裂成東德和西德。伴隨著東德西德的分治,柏林也因此被一分為二,分成了東柏林和西柏林。美、英、法三國管理的城區——西柏林歸屬西德;蘇聯管理的城區——東柏林則歸屬東德。

    而西柏林的處境,是就十分尷尬的。因為,西柏林是完全被東德領土所包圍的,使其成了西德在東德境內的一塊飛地,懸孤在外。1961年,蘇聯更是讓東德在東西柏林的邊界上修建了著名的柏林牆,並同時切斷了西德與西柏林之間的交通運輸。

    這麼一來,西柏林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時刻都面臨著斷水斷糧的危險。以至於美國不得不開展“空中橋樑”行動,依靠空投物資來維持西柏林的供給。

    在這種情況下,西德將首都定在波昂,實屬是無奈之舉。畢竟,也不能讓西德的中樞留在隨時都有斷水斷糧,並且隨時都有被蘇軍吞併之威脅的西柏林吧,實在太危險了!但兩德統一後,德國聯邦政府就不需要對柏林再有所顧慮了。

    畢竟,東德可以說是被蘇聯給帶殘了,經濟落後。如果德國聯邦政府不將首都遷回柏林,以便於對扶持和振興東德的經濟,恐怕德國東西之間的隔閡是很難癒合的。

    而事實上,即便經過了德國聯邦政府三十年的努力,原東德地區的經濟雖然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原西德地區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今東德地區的人均GDP還與西德地區有超過30%的差距。如今我們熟知的德國著名企業中,也絕大部分位於原西德地區,位於原東德地區的,卻是寥寥無幾。

    可想而知,假如當年德國重新統一後,不將首都遷回柏林,今天德國東西之間的差距,會有多大!

  • 4 # 熊貓先生觀天下

    因為柏林在歷史上就一直是德國的首都

    柏林從15世紀開始就一直是德國的首都,具有非比尋常的歷史地位,可以說是德中國人心中無可替代的精神家園,是德國精神的象徵,德國統一後遷回柏林是對德國精神的一種迴歸,得到了大多數德國民眾的支援。

    因為二戰的原因,被人為分裂的國家需要一個能代表東德和西德共同利益的首都

    到了1990年,由於蘇聯走向分裂,屬於蘇聯陣營的東德終於能擺脫蘇聯的控制,和西德達成了統一,而統一以後的德國需要平衡東德和西德的利益分配,讓兩徳人民重新團結起來,柏林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現實角度都是最好的選擇。

    結語

    事實證明,柏林確認是最適合德國的首都,現在的柏林又重新成為無論是經濟和還是政治都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

  • 5 # 貓眼觀史

    二戰期間,德國首都柏林建築起一道牆,將整座城市劃分成兩半,西邊叫西德,東面叫東德,後來西德解放了東德,形成大統一,按理說西德人們會在自己的一邊建立成新徵服新都城,後來為什麼要全部遷移到東德的柏林呢?

    德國被分裂後,東德跟西德分別走上不同發展路途,到了二戰結束進入冷戰時期,東西德就成為了蘇聯跟美國的隔空對持平臺。時間過了半個世紀左右,德中國人終於把東西德合併,恢復了統一,可是兩邊分裂的太久很多制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出現了難以融合的局面。剛統一的新德國政府想沿襲之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名字以及國旗、國徽跟國歌,但這樣做無疑是忽視了東德人民應有的權力。

    冷戰後西德雖然合併了東德,但兩德統一的問題上,其實是東德選擇加入了西德,先是由東德的政府撤銷,各州各城退出來重新加入西德,由西德政府管轄。而合體出來的新德國需要重新修訂憲法,這裡面一切由西德主權,基本沒有東德什麼事,所以權力上是不平等的。但兩德剛統一,這樣做很難平復民心,因此西德可能就因此遷都東德,以便從行動上證明德國形成了大一統。

    當年蘇聯接近解體邊緣,整個經濟迅速崩潰,人人恐慌,所以蘇聯逐漸無暇通過德國這個平臺繼續跟美國對峙。而本來依靠蘇聯支援的東德,這時候已沒有了靠山,而西德那邊卻有幕後大佬美國幫忙,因此局面很快一邊倒向西德政府。

    不久,東歐發生大變革,各國一直向西方強國看齊,跟著美國英國等走上資本主義路線。而蘇聯的社會主義道路則被冷落在一旁。正因如此,東德也只能跟隨西德走上新的發展道路,而在定都城的時候,大家都無法忽略掉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柏林。

    二戰末期,憤怒的蘇聯軍隊踏入柏林,之後西方盟軍也把軍隊開了進來。德國猶如待宰羊羔,整塊國土被蘇聯、英國、美國瓜分佔據,甚至還有一小塊被法國佔有。四國互相較勁的之下,當中的柏林城正處在蘇聯的佔據範圍,因此為日後的社會主義道路打下了基礎。

    隨著二戰正式結束,美國跟蘇聯各自對佔領的德國領土展開不同路線發展,冷戰也因此在這裡越演越烈。柏林在蘇聯的統治下被定為國都接著開始創立民主東德。英國美國法國則把佔領德國的領土合併在一起,成立西德聯邦國,所以柏林在當時是唯一的民主象徵城市。

    兩德統一後,對定都一事存在較多爭議,經過繁雜會議決認為柏林對德國來講極具歷史涵義。畢竟在九十年代的時候,西德聯邦趁著蘇聯解體危機,一舉統一了德國,柏林牆被推倒後,整座城市一片狼藉形同廢墟,由於民心所向,聯邦政府還是決定對柏林進行重建,以便為日後的遷都做好準備。

    不久後,柏林開始恢復往日繁榮,原定在波蘭的德國政府已經啟動了遷都柏林的計劃。至於西德統一東德後,為何願意選擇在柏林定都,其跟民望以及歷史意義脫不開關係。當年柏林被一道牆分割,把原來的德國家庭一分為二,很多德中國人不能跟親人朋友見面。當柏林牆推倒後,這種隔離才被打破,人們重新跟親戚朋友匯合在一起,形成了舉家歡樂的和諧景象。故此西德為了實現真正的大統一,便決定把都城遷到柏林。

  • 6 # 遊戲人超超

    在近代史中,德國無疑是霸主一般的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它主導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由它主導爆發的,雖然每次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卻沒人能否認得了它在歷史中的強悍實力以及深厚底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德國受到了許多制裁、土地丟失了不少,不過相比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經受到的結局,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的狀況還算是好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不僅丟掉了大量的土地,他們還極為悽慘地被分割成了兩個部分。

    西德和東德的出現

    最開始的時候,德國是被四個國家佔領的,這四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他們在佔領了德國後,就各自展開了對德國的戰後統治。

    後來,由於某些原因的需要,美國、英國、法國三個國家所佔領的部分合並在一起建立了西德。

    那時候,除了軍事方面仍由美國等國家控制大部分之外,西德的德中國人拿回了對自己國家的統治權力,在各方面的事務上,他們自己有著很大的自主權。

    在西德建立後,蘇聯人也不甘落後,直接控制他們佔領區的德中國人建立了東德政權。

    從表面上來看,東德和西德是差不多的,國家大權都掌握在德中國人手中,但是實際上,東德人對東德的掌控遠比西德人對西德的掌控還要微弱許多。

    在蘇聯人的陰影籠罩下,東德人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自主權,就如同一個傀儡政權一般,想要展開什麼決定,都要經過蘇聯人的同意才能展開,民眾的生活,也要時刻受到東德情報組織斯塔西的監控,難有隱私可言。

    西柏林的尷尬處境

    在此過程中,由於柏林也隨之被劃分成了東柏林、西柏林,所以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東德和西德的分界線是從柏林中間穿過的,但實際上的狀況卻並不是如此。

    東德和西德的分界線其實根本就沒有穿過柏林,在歷史中,整個柏林城是死死被東德包圍起來的,西柏林對於西德來說,實際上就是一塊被其他國家國土分隔起來的飛地。

    平常西德國內想要和西柏林展開物資交流,是需要借道東德的掌控區域才能進入西柏林的。

    在西德和西柏林展開交流的時候,為了防止西德人在自己的國土裡亂跑,東德人就劃分了兩條公路、三條鐵路、一條水路、三條空中通道給西德人。

    僅侷限於他們用這幾條通道和西柏林展開交流,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西德人敢逾越這幾條通道的話,那麼就會經受到東德的制裁。

    按照柏林在德國曆史中的地位,如果不是這種飛地狀況的侷限,西德在建立的時候是有絕大可能把都城確定在西柏林的,畢竟柏林在以往的歷史中,一直都是德國的首都。

    只不過為了不讓自己的都城時刻處在敵人的包圍下,西德人放棄了把都城確定在西柏林的想法,最終他們把都城確定在了一座名叫波昂的城市。

    相比於柏林來說,波昂的規模非常小。

    在1939年的時候,這座城市才稍稍突破了10萬人口大關,即便發展到了現如今,這座城市也才發展出了30來萬人口。

    這點人口、這點規模可能都不及我們的一個縣城,又何談支撐得起一個大國都城的職責?

    因此,對於定都波昂的事情,很多西德人一直保持著反對態度。

    合併後,柏林成為了西德的首都

    一直到東德、西德合併後,西德都城的事情才徹底穩定下來。

    在1990年的時候,西德和東德合併了,這次的合併是以西德為主展開的。

    在東德和西德合併一年之後,西德專門展開了一場投票,決定到底該不該把統一的德國都城確定在柏林。

    在那次投票中,想要把都城確定在柏林的人佔據到了多數,因此,在1991年的時候,西德就把都城從波昂轉移到了已經拆掉柏林牆的柏林。

    要說西德為何會把都城轉移到這裡,說實話更多還是民心所向。

    因為這裡無論對於東德人還是西德人來說,都是他們心目中最偉大的城市,把都城轉移到這裡,既滿足了很多西德人的想法,又能促進西德和東德的融合,畢竟柏林身處在曾經的東德故土內,把都城確定在這裡,能很大程度上地安穩東德人的心。

  • 7 # 南閣水哥

    答:中國南宋朝曾有一句名言叫做 迎回二聖,還於舊都。事實上德中國人也是這麼想的。我們的只有一個首都叫做柏林。即使被牆隔開了,首都依然是我的首都。

    德中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整個德國完全被佔領,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失敗。德國被美國、法國、英國、蘇聯瓜分成四塊佔領區。後來呢英美法三塊合併建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而蘇聯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而原來的首都柏林也是一樣分成了四塊。也叫作西柏林市和柏林市。這個稱呼是按照蘇聯體制的這麼的叫法。當然是存在一定的爭正統的味道。這個不是問題,我要來講的是東西柏林後來的合併與西德選擇首都的故事。

    那麼我們先來將柏林的合併故事。

    根據波茨坦協定,美、蘇、英、法四國共同對德國實施佔領。劃分之後東部歸蘇聯佔領,而當時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被定義為四國共同佔領。於是就產生了在首都柏林被分成四個區。1948年英美法三區合併成立了“三聯佔區”,1949年成立市議會建立了西柏林市。而1948年蘇聯在東部控制區也成立了大柏林臨時民主政府,被確定為東德的首都。1949年蘇聯宣佈對東柏林的軍事佔領結束,新的東德已經開始運作了,也要求英美法三國退出軍事佔領。可是這三國怎麼肯呢?於是西柏林就成了孤懸於東德之中的一個小島。

    對於西柏林的國際地位也是存在模糊的,首先柏林完全屬於蘇佔區,按法理是完全屬於東德的。但是柏林當時的規定又是四國共佔,要四個國家共同承認才能退出佔領,而蘇聯的單方面宣佈結束佔領並沒有得到認可。

    那麼對於西德來說,西柏林市他沒有管轄權,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組成部分。西柏林市民在聯邦德國議會內沒有投票權,但有一支20人的代表可參加會議.他們作為聯邦德國公民,他們可以參加德國的選舉。只能參加選舉卻沒有投票權 這就是四國共佔時期柏林人的悲哀。

    進入冷戰時代,蘇聯和西方在柏林問題爭鋒相對關係非常的緊張。蘇聯為了迫使西方退出柏林還採取了慘無人道的大封鎖。切斷了西柏林市和周邊地區的完全聯絡,目的就是要西方勢力退出柏林。

    此時的西方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退出,二是用武力開啟一條救援通道。但是他們都沒有這麼選擇,因為他們知道退出代表的是失敗,而武力會讓歐洲甚至世界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戰。於是呢憑藉強大的空中優勢,英美開啟了第三條道路。

    歷史上叫做柏林空運事件

    從1948年6月24日蘇聯封鎖了所有水路、公路進入西柏林的道路,第二天英美兩國聯合行動,以空中運輸的方式,從外部向西柏林輸送食物、衣物、燃料以及一切所需的生活物資。

    這樣的祕籍運輸一直持續了十一個月。共計運送物資232.6萬噸,起架飛機平均每天550架次。為此也付出了7架飛機失事和70名機組人員的犧牲。蘇聯人不得不在美英強大的空運能力面前選擇了退讓。因為時間越久全世界的輿論壓力越大。在1949年解除地面封鎖。西方在東德的心臟紮下一顆釘子,也是西德人要回歸首都的希望。

    1963年6月26日,肯尼迪總統訪問西柏林,發表演講,並留下了一句著名的名言"我是一個柏林人。說的就是德中國人的心聲。

    1971年9月四國簽署四國柏林協議和1972年5月簽署中轉協議,以緩解西柏林局勢和方便兩邊的居民通行.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開放。

    1990年10月3日,東西柏林統一為柏林市,被聯邦德國併為一個州.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1990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併入西德

    同年10月3日,全德人民一同歡慶德國重新統一。

    柏林,再次成為新德國的首都!德國獲得了新生!

  • 8 # 西府趙王爺

    柏林歷史悠久,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其就是7大選帝侯FriedrichI的治下首府。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選帝候即有權選舉帝國皇帝的諸侯,有點戰國七雄的感覺。

    而在普魯士王國時代,柏林也一直是首都之所在,其後柏林歷經德意志第二帝國、魏瑪共和國、德意志第三帝國。其一直都是德國的首都,數百年不間斷的歷史,使得其在德國民眾心中留下了一個固定的觀念,德國首都就應該是柏林。

    就像法國得是巴黎、英國首都得是倫敦一樣。

    蘇聯佔領區域則變成了民主德國,即東德。

    而柏林恰好處在蘇聯的佔領區內,雖然其同樣是四國分割槽佔領,但西德所屬的西柏林事實已經成了一塊飛地,被東德給完全包圍。一切的生活補給,都得看人家臉色。

    於是,西德不得不遷都,將政府所在地遷到了遠離東德、背靠西方的小城市波昂。

    其實從這裡就看得出來,當時蘇聯的威脅到底有多大。要知道當時的波昂還只是個小城市。

    西德境內即使沒有柏林,卻依然還有這漢堡、慕尼黑、卡塞爾、法蘭克福這樣的大城市。

    相對而言,位於比利時邊上的波昂,既相對安全,又有魯爾工業區的保證,是一個比較好的政府臨時所在地。

    當然,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雖然蘇聯強大,但西德人從來都堅信、德國遲早會統一,他們始終會回去。波昂城市規模小,以後搬家方便。如果到了法蘭克福、慕尼黑這樣的大城市,以後搬家很麻煩。

    因為那時候的柏林百廢待興,需要裝修一下。比如相應的議會、大使館、各部門的住址都得修建啊

    於是,此後的九年裡,柏林就在不停的建設,而政府機構也相繼搬遷進駐。終於在千禧年的前夕,完成了一個整體的搬遷工作,柏林也正式作為統一的德國首都,亮相世界。

  • 9 # 歷史小跟班

    雖然德國被分裂了,但在德中國人心中他們始終是一個民族,因此他們盼望總有一天他們會再次統一。但隨著美蘇兩大陣營冷戰的加劇,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牆,柏林牆就像一把刀一樣深深的刺在德中國人民的心中,深深刺痛著每個德中國人的神經。

    分離後西德原本像把首都定在西柏林,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定在波昂。但東德與西德的人民心中柏林才是首都,他們一直夢想著有一天他們能重新統一。

    分離每兩部分後的德國:西德在美國的大力扶持下,經濟很快實現騰飛,不到三十年就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在歐洲位居第一。東德在蘇聯的掌控下成了社會主義國家,而跟著蘇聯混的東德發展並不怎麼樣。哪怕德國當時的工業是頂級的國家,但時過境遷,即使東德在社會主義陣營裡算是比較發達的,可相對比於西德那就落後太多了。

    隨著東歐劇變的發生,民主德國出現更多的大民外逃的現象,政治發生動盪。德中國人民看準了這個時期,1990年六月,民主德國政府決定正式拆除柏林牆,分離四十一年的德國終於再次統一。

    東德併入了西德,而西德也把首都重新遷回了柏林。西德之所以把首都遷去柏林,這本就是眾望所歸,因為德國的首都一直是柏林,即使被分離後兩德的人民的心中柏林永遠都是首都。

  • 10 # 青史回聲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傳統。

    具體地說,柏林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首都歷史了,在德中國人民心裡已經是全國公認的合法首都,就如同我們中國的北京一樣。

    那麼東德加入西德後,西德為何還要遷都到東德的柏林呢?

    其一,剛才我也說了,柏林一直以來都是德中國人心中的首都。西德之所以定都波昂,完全是無奈之舉,在西德眼中,而且根據《波茨坦公告》規定,將來德國能夠完成戰後重建,兩德可以自行選擇合併。所以波昂一直都是西德的臨時首都,他們認為柏林終將是要回去的。

    德意志統一之日,就是還都柏林之時,對德中國人民來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再則,西德還賴著波昂這個臨時首都不走,會給德中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一個錯覺:好像德國這個國家還是有些被分裂的感覺。重回柏林,似乎就有一種名正言順的大義,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於情於理,遷都柏林是個很明確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練8塊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