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任性的鹹魚

    先進普通的一本大學當副教授帶研究生,花10年做出成果,然後多發幾篇發sci,影響因子越高越好,然後試試去211大學面試。1.0以下的因子就別去了,沒戲。

  • 2 # 閒情逸致

    我建議先到名牌大學或者國外做博士後,如果發文章較多,份量較重,就可能到好的大學做教師,現在看,你兒子就是一般院校博士,含金量不高,想做高校教師,至少要到三四以下線城市大學做教師,或者到公司工廠去工作,一二線城市重點大學要的是海歸博士,就是一二線城市普通本科也得211,985大學博士。

  • 3 # Nevermore142082128

    這要看你兒子讀博士期間發文章情況了,有一區文章到西部地區的211還是可以的,如果有top期刊的東部沿海211做個師資博後就可以留下來了,二區有幾篇的話西部211也有機會,如果文章一般的話,就到地級市院校了,河南很多地市高校求賢若渴啊,條件給的很高,一些地級市的高校,為了引進個年輕博士,假如有篇一區文章,安家費最多能給到80萬,還給學校房子媳婦安排工作!河南歡迎你兒子!我一山東人就是被這吸引來了!

  • 4 # 善國夫子

    說真的,去名牌做博士後,說不定出站後就會留那裡,去大城市二本或職業學院工作,暈暈乎乎混唄。去地級市大學學院或者職業學校,安穩混。

  • 5 # 龍乾上九

    個人建議不要去高校任教,沒有什麼發展。但是也可以區學校掛職倒是不錯,然後根據情況創業或者在一些公司上班,博士要是專業還可以的畫,可以進比較好的公司。

  • 6 # 帥小西De

    以目前各類高校的人才引進政策來看,雙非院校的博士畢業後留本校比較難,但是找一所不錯的雙非院校任職還是可以的。2017年學科評估前10名,大致在A-或B+(並列第10的高校可能不少),通俗的講就是行業院校的知名專業,如農林類院校的優勢專業。小西對於理工科相對熟悉些,將以理工科這樣的雙非院校博士為例聊聊。

    近幾年,雙非院校引進人才水漲船高,就算985、211院校的博士同樣2/3延期,每年整體5萬餘的博士生湧入社會,少量進入企事業單位、研究所,大部分依然選擇各類高校,如長沙某雙非院校年引進各類博士約80-100人。

    因之前雙非院校留下太多本校博士,較大規模的"近親繁殖"導致科研產出不高,2015年以後雙非院校本校博士想留校非常難,不少院校人事處直接一句“僅限雙一流院校博士生”將引進之門給關死。當然,要是本校大牛團隊,每年留2個本校博士也不算難事,關鍵是看你在讀的團隊帶頭人能力和是否有留你的心思。

    4月初,小西和幾個長沙的老師一起聚餐,他們參加了今年工信部組織的幾場博士招聘,貌似這2天好像在武漢大學專場,之前長沙是中南大學專場。在100餘所引人高校中,地方性雙非院校為主,中西部省會高校青睞於雙一流院校畢業博士,對本科院校沒有較大限制。長沙雙非院校中,南華大學(聚餐的南華老師參加了幾場巡迴招聘)算是招聘現場應屆博士生較為感興趣的。廣東工業大學等發達區域高校,只接受國內985大學博士走“師資博士後”,無法直接給予入職和編制。不過,他們在招聘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如不少博士期望值過高,不瞭解近2年博士求職的壓力,被“搶”的永遠是少數拔尖博士,而不是達到畢業要求的普通博士,最終彼此"看對眼"的很少。

    博士求職的硬通貨-"論文",理工科尤其是看"SCI論文",注意只認可一作、通訊作者,如共同一作、共同通訊不少院校不認可的,僅認可排名在前面的。之前,小西建議過不少朋友聯絡博士生導師時,除了看導師的學術水平、地位、團隊氛圍,記得看看導師團隊畢業博士的論文歸屬情況。不少課題組的博士生論文僅署名為二作(符合畢業要求)或共同一作,團隊年輕導師一作(職稱晉升壓力,當然全程肯定有指導和修改、潤色文章等),課題組帶頭人為通訊作者。這樣的論文不管幾區,求職是經常不被認可的,尤其是想去雙非院校,這類院校在資格審查上比較"耿直",不會認可你所的"國際通例"。

    不清楚你兒子博士期刊的科研產出,尤其是SCI論文情況(中科院分割槽和數量)。以長沙為例,部分雙非院校的引進人才標準中II類博士最低標準為3篇中科院三區的SCI論文或1篇中科院三區SCI論文+2篇核心等,部分院校還有所提升,如要求必須有一篇SCI論文影響因子IF高於5等。不過,近些年引進博士中不少都是幾篇中科院一區SCI論文的I類博士。當然,達到最低要求不一定有機會進入這樣的高校任職,得經過試講和考核,關鍵就是課題組/團隊帶頭人是否認可,想引入什麼研究方向的博士補充進團隊。

    博士生求職,導師的推薦和個人的科研成果都非常關鍵,如部分學術水平、圈內地位較高的博士生導師,往往會將自己的博士生推出去或留下來。之前,在學術群內也經常看到不少團隊缺人,希望引入某某專業的博士,望大家可以幫忙推薦等。

    另外,聯絡之前畢業且在某些高校工作的師兄、師姐,請他們幫忙做下推薦也是很有效果的,如長沙不少雙非院校裡面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部分專業的博士存在明顯的"扎堆"。總之,科研成果差不多時,引人時就得看其他因素,如院校/專業認可度、導師的知名度、之前進入博士的認可度、是否有人推薦。

    最後,前面還少提了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年齡。年輕男博士有個"坎",35週歲之前可以申請國自科青年基金,很少有高校願意接受35歲+的講師,除非你是其他院校已是副高或帶著未結題的國自科轉過來。女生的話,可以放開到40週歲。大部分高校在引人中,備註條件就有一個35週歲以下,一般來說團隊對於33週歲以上的男博士引入都較為謹慎。因此,想做科研、有機會的話,儘量還是應屆生一直讀下去,不要讓年齡成為限制。

  • 7 # 電影博士教育觀

    具體看專業,正常就是雙非或者高職院校任職,例如我校現在招聘只要博士學歷,由於引進政策較好,安家費30萬起,緊缺專業60萬,985211博士都有來應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質量之星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