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2261156251向陽
-
2 # 守候青鳥的露臺—青兒
民國時期,和晚清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更接近西方。政治制度的改變,必然導致文化、審美觀念、社會習俗等方方面面的更新。而這種種更新,皆或多或少隨政治制度的方向而變化發展。
西方的服飾為洋裝,洋裝的特點就是合體,展露身體曲線。因為西方的文化裡健康的身體是美的,美好的東西是應該展現給世人共賞的。
晚清的旗袍是寬大,隱晦女子身體曲線。美好的身體曲線不能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就和民國時期西化的政治制度不相宜了。但面臨女子服飾更新的要求,得采取什麼樣的方法呢?
照搬洋裝顯然不現實。因為雖然民國風氣大大開化,但未曾開化可以酥胸半露。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女子的身材無論從身高還是體型上都有異西方女子,洋裝穿在中國女子身上,不及西方女子美。若要中國女子穿洋裝美,必得改良洋裝。
在這樣的情況下,旗袍先改良了。剪裁從寬大變為貼身,顯出女性曲線美,可以露出手臂,開衩到大腿,卻又不是全露,若隱若現,更添一份撩人的美。然,一點胸也不露,釦子繫到脖子,嚴嚴實實,憑添一份端莊。
這種兼有中國傳統美學和西方美學的服飾必然成為時髦。因為隨了政治制度改革的潮流,又保留了一些中國文化元素。
更重要的是,改良後旗袍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服飾,不和任何國家服飾重複。這不就是時裝的特點嗎?
所以,民國時期旗袍受到女性青睞,是理所當然了。
-
3 # 吳新堅文化學者
旗袍有兩屬性,一個高檔。一個是美。
其一,滿族貴族的之社交型高檔的禮儀的服飾,比如今日女性會穿晚禮服、男人穿西裝外套等正規服裝參加如酒會、晚宴、招商會、婚禮等等隆重社交活動。所以而言旗袍的設計初衷是社交型的高檔服飾。民國共和制的建立、男女平等之思想開放,受使更廣女性走上社會,進入社交場合。是現代獨立而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的女性角色的象徵。而旗袍因是高檔服飾,是身份和賢慧的象徵,深得民國時期女性同胞之喜歡服飾。民國知名女性作家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多處細緻描寫民國女性對旗袍酷愛,就是就好明證。近現代著名詩人作家、著名建築大師的林微因酷愛穿旗袍。
其二,旗袍服飾是美的象徵,無論是設計風格,裁剪工藝,配飾等吸收了蒙古、西藏、漢服等多民族女服服裝一體化的設計風格。穿著更舒適,更方便。修身立體式的設計符合中國女性身體體型,突顯中華女性曲線美魅力,穿著旗袍使女性身材更顯亭亭玉立,又豐腴優雅多姿,符合現代女性對美的追求。其民國著名詩人戴望舒《雨巷》詩篇有對民國時期女性穿上旗袍的隱約之美的描寫,“撐著油紙傘,走在江南煙雨雨巷,如丁香般姑娘”的詩句讓人聯想漣漣。(吳新堅)
-
4 # 安康茶農
旗袍,拋開其民族特性,他是中國自封建社會轉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以來的一場女性新文化轉換的一個楔子。但凡比較講究的女性穿旗袍,且不論款式和質地,首先為配合旗袍的效果,女性首先解放了小足,穿上了長襪。為了迎合旗袍緊身的效果,內衣當然也會選擇西化的緊身內衣褲。還有頭型,燙一個可愛的捲心菜式或大波浪式當然效果最佳,再就是手上應配以小摺扇,西式小皮包。走起路來挺胸,收腹,將中國女性俊俏柔美一面盡數展露。這就是旗袍的美麗,他是近代婦女從內由外的一次思想解放,身體解放和服飾解放,但旗袍的選擇確實一個事半功倍的服飾革命,它不偏不倚,既傳統不呆板,又脫俗確不西化誇張,有別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婦女的全盤西化生活追求。旗袍應積極傳承與發揚,旗袍裡包含著中國女性溫柔內斂的傳統美德和她們自愛如玉的優雅品質
-
5 # 河洛文旅圈
不止是民國,直到現在,旗袍依舊是不少女人喜歡的穿搭。公認旗袍最能烘托女人的優雅氣質和典雅一面啦,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就來一起聊一聊吧:
1,民國是一個特殊的時代,當時清朝剛剛結束,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走向尾聲,各種先進思潮興起。傳統的女人是不能過於暴露的,特別是美腿和腳,旗袍在清朝的時候是在滿族女人中流行,民國後經過改良和不斷設計才形成了如今的風格。
2,旗袍的獨特設計可以說是非常的完美,符合東方女人婉約的個性,其對腰部的收束可以完美展示美女的小腹和腰部,兩邊分叉又能讓美腿若隱若現,讓人聯想。
3,旗袍對女人的身材有一定要求,建議搭配高跟鞋,絲襪,整體看起來更高,這才是旗袍獨特的魅力。不少明星也喜歡旗袍,又起到了引領大眾風氣的作用。
-
6 # 漫步世界遺產
旗袍是中國和全球華人女性的傳統服飾,也是最具風情的中國符號之一,有著女性“國服”之稱。個人覺得,旗袍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中最為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民國時期,旗袍之所以受到女性的青睞,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會主流文化的引領。20世紀20年代起,旗袍已經成為當時最普遍的女性服裝之一。1929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將旗袍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自此,作為一種社會主流文化,旗袍在女性服飾中風靡一時。
二是當時審美情趣的影響。張愛玲曾用一句話道出女性喜歡旗袍的原因:“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雲托月忠實地將人體輪廓曲曲勾出”。個人認為,在所有女性服飾中,旗袍最能夠展現出傳統女性的獨特韻味。
三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果。民國的旗袍,在剪裁和裝飾上積極借鑑和吸收西方時尚界的最新潮流。松、緊、短、長,幾十年線條輪廓的變化,見證了華人從傳統審美到近現代審美的過渡與轉變。民國時期的旗袍,從旗女之袍演化而來,反映了自由、平等、男女平權的追求,也體現了包容中西和國際化的審美情趣。
-
7 # 閒棲居高階定製
那個時代是一箇舊時代到新社會轉變的過程,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畢竟歷程,有舊的傳統又有新的思想,所以那個時候的服飾也受到了充分的影響呢~~~
回覆列表
言之差唉!旗袍,對華人女性,只要具備身高,豐腴體態,高雅素質,一旦穿上身,就是自信,就是一種美,就是傳承中華文化。我想強調一點的是,反之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