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j
-
2 # 會意而忘食
能打贏吧。因為那時候武器差距不大。而且清朝軍隊戰鬥力還可以。雖然當時打俄國也打的不怎麼樣,但畢竟也能給對方一些打擊。不像清末,英軍根本死不了幾個人。
所以這個假設不成立,因為英國沒有任何把握擊敗中國,他的國會就不可能透過戰爭提案。本來大國之間輕易不會打仗,但英華人實在是看穿了清朝的虛弱。
假設雖然美好,但真的不可能發生。
-
3 # 臥家人
只要英國腦子沒有抽筋,就不會去打清朝。康熙在位是1661年到1722年,這期間的海洋霸主是荷蘭,殖民戰爭的主線是英法荷的海洋爭霸,根本顧不上到中國。
英國徹底打敗荷蘭都是18世紀末的事了,在此之前英國主要殖民方向是北美,美國獨立後主要放在印度。如果不是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和統合印度,英國是沒膽子直接進攻清朝的,清朝這個體量還是足夠嚇住不少國家。
可以說清朝在鴉片戰爭以前一直有一個機遇期,西方大國長期打殖民戰爭,剩下有實力的英國也集中在殖民印度上。但不是說中國沒有被拉進殖民戰爭中,不要覺得中國近代史真的是從1840年開始,真是閉關鎖國。當西方在新航路開闢後全世界實際上都被拉入近代化了,中國也一直都與西方有交手。
比如西班牙曾有入侵中國的打算,葡萄牙強佔澳門,荷蘭強佔臺灣,他們的背景都是這些國家處在殖民巔峰時期,鄭成功與荷蘭的交戰實際上就是一場“近代”戰爭。
清軍入關後在北方西北方直接與沙俄博弈和統合蒙古,東南沿海面臨海洋帝國的貿易威脅,內部有著各種民族衝突。一個封建化王朝在近代能夠完成內部高度組織化,短暫與殖民帝國平起平坐,擴張成一個龐然大物,這是不可想象和空前絕後的,這恐怕就是中華文化的韌性吧。
-
4 # 北京不冷東京熱
戰爭是實力的直接對決。縱然康熙帝比道光帝更有謀略,但鴉片戰爭的結果也可能不會改變,反而中國可能會因為康熙帝的謀略,付出更多的傷亡及代價。
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一個工業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不管是康熙還是道光時期,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業國家。一個工業國家vs農業國家,結果都是一樣的。
我們先來看看鴉片戰爭的真實結果。
鴉片戰爭時期,英國東亞遠征軍動用軍艦28艘(火炮約800門),各類船隻約80艘,兵力最多是約為2萬人,清實際動用兵力約為10萬人,與英國遠征軍相比約是5:1。但是最後的結果是清軍死亡3100餘人,負傷4000餘人,總兵力損失7100餘人;英軍死亡不足2100人,負傷400人。清政府最後妥協投降。
如果換做康熙帝,可能他唯一能比得上道光帝的不外乎兩個,一個是謀略,一個是果斷。道光帝不知世界局勢,開戰多年,都不知道英吉利在何方,而且戰時和戰不定,導致前方進退失措。選人又不察,導致將士無戰鬥力。而康熙則有勇有謀的多,與沙俄作戰,取得雅克薩大捷,簽訂《尼布楚條約》。而且康熙關注西洋發展,關心天文、數學,與道光帝相比,康熙帝的確水平在上之又上。
然而只皇帝行,遠遠不夠。戰爭是硬實力的碰撞。與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吉利相比:
1:中國武器裝備嚴重落後。大炮數量及射速,均落後於英國。據史料記載,鴉片戰爭時期,清軍還處於火繩槍時代和紅衣大炮時代。而英軍主要裝備了燧發槍和雷管槍。清軍主戰步槍是火繩槍。雖然有軍事專家指出,其實與英軍相比,清軍炮彈名義上並不差。差的是背後工業設計、工業製造等方面。
史料指出,清軍用槍的管壁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致使彈道紊亂,射擊精度非常差。槍的口徑有的大,有的小,口徑過大,容易洩氣,飛行不遠就墜落了,打不到敵人。口徑過小,有無法裝進去彈藥,打仗的時候,還得找合適的彈藥往裡填,磨蹭幾分鐘,就被敵人擊斃了。
鳥槍如此,紅衣大炮據說也不怎麼樣。也面臨著粗製濫造、火力不行、反而容易誤傷自己人的問題。
所以如此一看,槍炮都有,但背後的工業實力出了問題,人也出了問題,管理不彰,各級人員虛與委蛇,歸根結底還是統治的制度、統治的方式出現了問題。
2:綜合國力比英國差
雖然鴉片戰爭時期,中國GDP仍然佔據了世界的重頭,但塊頭大沒有多少用,外強中乾,裡子不行,也一樣不行。
鴉片戰爭時,英軍在世界已經遍佈殖民地,戰爭的動員能力很強。但清政府雖然擁有廣袤的土地,和幾萬萬人民,但其戰爭動員能力十足有限。能夠上戰場的人更加有限。
政治、經濟、軍事、體制構成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清政府與英國相比,已經輸了一大截。
由此可以看到,就算是康熙帝執政,他也面臨著這些堅硬的鴻溝,這不是他一個人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全域性都需要傷筋動骨做出改變,強大自我,這才能有勝出的可能。
所以就算康熙帝在位,估計也是會輸,只是輸的更慘烈一些罷了。
-
5 # 朱伯崗
在陸戰中,大清可能取得區域性的勝利,但是英國有海上優勢,大清海岸線防不勝防,最後英國可能達到目的。只不過雙方損失更多。
當時的八旗子弟弓馬嫻熟,沒有後來長期大鍋飯的腐蝕。英國陸軍武器的優勢不明顯。做為比較,在1839年開始的第一次英國阿富汗戰爭,英國動員二萬多英印兵從印度進攻阿富汗1.5萬部隊,雖然很快打下大城市,但是留守部隊陷人苦戰,有一撤退的部隊全軍覆。
因為大清當時已經實行海禁,水師只有對內和緝私功能。在海上,大清備南則北寡,備左則右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最後,英國可能達到目的。
回覆列表
英國是在工業革命後才強大起來,發展資本主義進行商品輸出原料掠奪,才打的鴉片戰爭。而當時的武器裝備比康熙時期領先了一個世紀左右,這個比較有點忒欺負人了。如果雙方武器基本對等的話,憑康熙的雄才大略,以及當時大清正處在壯年,那麼還是可以贏英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