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琉璃溪冷月

    這個僅以我淺薄的知識回答一下:吐蕃強盛之時,簡直就是霸王龍的存在。唐朝一直承受著吐蕃的軍事高壓,和中亞的霸主阿拉伯硬剛,當然結局是慘勝。感興趣的可以著重看一下這方面的資料。簡單來說,吐蕃滅亡有著以下幾個原因(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1. 宗教原因。自佛教進入吐蕃後就和本土的苯教天然的有著衝突。而且就算佛教也是有著不同的派別之爭。統治者一開始藉助於宗教治理,逐漸的宗教開始介入國家政治統治,基本上就算是宗教國家了。宗教派系之爭加劇內耗。同時,吐蕃利用宗教統治國家,給與了宗教超乎尋常的特權,比如不納稅還得到國家供養。與此同時卻由於戰爭等原因,普通的百姓生存很是艱難,於是很對人紛紛拜入宗教。這就導致社會基礎開始崩潰了。2. 制度文明的落後。由於奴隸制度文明的不足落後,就造成中央政府對佔領地控制較弱。而且在第一個原因中,宗教又控制著大量的財富導致吐蕃政府很大程度上王權的弱化;3. 喜歡戰爭,就和平頭哥一樣,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縱觀中國歷史,農耕文明傾向於和平,遊牧等其他草原“蠻族”由於天生的好鬥,生存環境的惡劣,文明發展的程度,導致了特別喜歡幹仗。吐蕃打一開始建立,就開啟了擴張打仗的模式,雖然看似蒸蒸日上,可國家也在不間斷的戰爭中耗盡能量。4. 氣候地理原因。這個是先天的,青藏高原在那個時候能夠適合進行農耕遊牧的地方本來就少,這就導致吐蕃天生的經濟承載力小,這也是吐蕃成天喜歡幹仗的原因。沒吃的就搶嘛。根據歷史地理學的研究發現,吐蕃興盛期基本上也是青藏高原溫度上升,氣候較好的時期。到後期,隨著氣候的變化,溫度的下降,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社會經濟生產。經濟生產的不足,成天內耗打仗,加速奔向滅亡。吐蕃最後滅亡大致也是內部不同利益集團爭權奪利,王室分裂內亂。

  • 2 # SeaArm

    吐蕃本部歷經最後一任統一的贊普朗達瑪而分裂,公元851年曾經遊歷唐代廣州的阿拉伯商人蘇萊曼曾寫到吐蕃東部地區(西康)的“諸王”情況:

    上述國家之後便是Smad-bod諸王(下西藏,衛、康地區),這裡的城市星羅棋佈,國土幅員遼闊,一直延伸到Moutcha(蒙舍詔),而人口卻比蒙舍詔為多,而且比他們更接近中原人。和中原人一樣,也任命太監管理財政。該國和中原接壤,同中原的君主和睦相處,並不臣從於中原的君主。國王每年向中原派使節,進送禮品,而中原的統治者每年也給他們送禮品。由於面積大,人口多,中原的王朝擔心它會征服自己國土,因此,每當其使節進入中原之土地時,總是處於被監視的狀況。該國和中原之間,除高山峻嶺之外,只有崎嶇山徑。

    吐蕃王朝時期的西藏一直處於本土的苯教與新傳入的佛教兩股勢力的爭鬥之中。吐蕃末期,苯教勢力又佔了上風。會昌元年(841年)可黎可足被反對佛教的大臣暗殺,其兄朗達瑪被扶上贊普之位。朗達瑪代表著反對佛教傳播的勢力。841年末代贊普朗達瑪下令禁止佛教,[注 7]殺害僧人首領,強迫僧人還俗,關閉寺院,毀壞佛像、佛經,史稱朗達瑪滅佛。

    會昌三年(843年)朗達瑪被僧人拉壠貝吉多吉射死。達磨的兩個兒子俄松和雲丹在父親死後又為爭奪贊普之位爆發了被稱為“伍約之戰”的內戰,掌握軍權的將領也隨即發生混戰。在鹹通十年(869年)又引起臣民的大反叛。乾符四年(877年)起義軍發掘贊普陵墓,逐殺王室和貴族,吐蕃王朝徹底崩潰,西藏二百多年的統一局面到此告終,西藏正式進入分裂割據的時代。

    如果從宗教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藏傳佛教“前弘期”的結束。

  • 3 # 小故事短分析

    吐蕃王朝是在西藏曆史上的第一個明確被史料所記載的政權,創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松贊干布。大約在公元6世紀時,在現在西藏的澤當,窮結一帶的藏族先民雅隆部落,已經發展成為奴隸制政權了,並且勢力逐漸擴充套件到拉薩河流域。

    7世紀初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偉大的人物——松贊干布,他用武力降服了古羌人的蘇毗、羊同等部落,統一西藏,將都城遷到拉薩,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他參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了完善的政治軍事制度,他還採取曆法,統一度量衡,創造出了吐蕃文和律法,各個小部落和政權聯盟得到整合,內部人口流動增大,社會交往面的擴大,推動了吐蕃在西藏越來越發展壯大!!!

    強大的吐蕃與大唐王朝也是鬥爭了很多年,有一段時期吐蕃甚至滅掉吐谷渾,還控制了西域,後大唐武威總管王嘯傑大破吐蕃,才趁機收復西域,後來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實力嚴重削弱,吐蕃又趁機擴張佔領安西北庭,吐蕃長期以來一直對唐王朝形成了軍事上的強大壓力,以至於有我們經常聽說的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的事情!

    那麼這麼強大的吐蕃王朝怎麼200年就迅速滅亡了呢?

    主要原因是常年的對外戰爭,嚴重削弱了吐蕃的國力。而且8世紀後,吐蕃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王室內部爭權奪利,使得吐蕃陷入了分裂,各部之間又攻伐不斷,吐蕃的人民苦不堪言。

    其次,吐蕃帝國的貴族政治其實十分複雜。這些人在國內話語權極高,間接就導致了國內權利鬥爭頻繁。而且,由於吐蕃將佛教奉為是國教,以至於僧人的權利越來越大,逐漸引起貴族的不滿,因此發動政變篡權,吐蕃皇帝的權威逐漸下降。

    第三,篡權後新上臺的皇帝是反對佛教的,多次禁佛,大量的佛教人員還被驅逐和殺害,以至於忍無可忍的佛教徒開始組成義軍進行反抗,吐蕃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內戰中。

    吐蕃王朝自朗達瑪死後,他的第二個兒子沃松和永丹各自佔據地盤,政權奪位,相互攻伐,以至於全國各地爆發起義,發生在吐蕃本部的奴隸平民的暴動,從吐蕃東部蔓延到全國,吐蕃王朝分裂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政權,到公元877年,反叛勢力攻佔山南雅隆河谷,掘毀王陵,王室後裔四處逃亡,吐蕃王朝正式滅亡!

    正是唐太宗的那句話,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專科畢業的女生。想一個人出去闖蕩,但又有些擔心自身安全,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