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創聯廣州

    承平久了,幾乎整個大唐都陶醉在那個泡沫的盛世之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更失去了居安思危之心!

    唐玄宗是個譭譽參半的皇帝,一方面他開創了開元盛世,將唐朝的國力推向了頂峰;另一方面,他晚年的怠政和昏庸,又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讓過去的盛世成為泡影。

    當年,唐玄宗之所以取名“天寶”,其實是取自“物華天寶”之意。而其改元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認為一生中的大事都已經辦完,是時候開始享受成果。所以,不難看出,從唐玄宗改元這一刻起,唐帝國就已經開始癌變了,已經開始在衰落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作為帝國的皇帝都開始功德已滿,開始不思進取的享樂,開始和自己的寵愛的楊貴妃朝夕相對,那下面的文臣武將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從那時起,大唐的朝堂上,就再也很難聽到負面的聲音,有的都是祥瑞,都是幸事!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的這一名句,就寫於安史之亂前夕。從這句詩中,我們就能看出,早在安史之亂前,唐朝的內部矛盾就已經十分劇烈,帝國的危機早已十分尖銳。安史之亂不過是一個火苗,將整個帝國給點燃了而已。

    而那時的唐玄宗,依舊沉醉在盛世的假象裡,對民間的疾苦視而不見。那時能看到的,是杜牧所描繪的那番景象:“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正是唐玄宗的墮落,讓唐朝走向了衰落!

  • 2 # TiandirenisAmituofo

    歷史地看,每個朝代都有三個階段,形成,發展和衰亡。或者說,是亂世,昇平世和太平世。亂世往往出草莽英雄,即時勢造英雄。昇平世出建設人才,社會各方面發展迅速。太平世出腐敗貪汙,人們追求享受安逸。當然,這在過去的封建王朝時代很明顯的週期迴圈。到了現代,只要完善社會制度和機制,並且落到實處,就有可能避免這種歷史的迴圈週期。

    大唐王朝極盛時期在開元盛世。當社會處於太平的時候,人們的生活目標就容易變得不是那麼明確了,於是貪圖享受,驕奢淫逸,貪贓枉法,胡作非為的思想觀念就會蔓延開來。最為重要的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當唐明皇自己率先垂範,追求享受和美顏美語的時候,上有所好下必甚矣!

    於是,覬覦王位,貪圖天下的安史之亂就不期而至了。安史之亂之後,天下再也無法恢復到唐初大一統的時候了。於是,就日趨沒落了。

  • 3 # 白雲九段

    實際上安史之亂只是大唐王朝衰落的導火索,在唐朝建立之處,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是靠著他手下一班武將打下來的天下,立下的戰功,奠定了李世民的儲君地位的爭奪權。並且李世民不是長子,他並不能合法的繼承皇帝。而他正是靠著他的手下大將尉遲敬德、秦瓊、程咬金等人的支援發動玄武門之變而奪權了皇權。所以,李世民非常感謝他們,加官封爵,並且修了凌陽閣。武將地位之高,歷代封建王朝莫之與比也。到玄宗之朝,地方節度使集軍政於一身,完全具備了與中央抗衡的能力。故而一旦時機成熟,便爆發了安史之亂。雖然,唐中央政府後來鎮壓了安史之亂,但元氣大傷,並且唐以後的歷代皇帝都沒有很好的解決藩鎮割據問題,最後亡於朱溫之手,絕非偶然。

    並且,五代十國的更迭無不是因為fa藩鎮割據,武將造反。故而宋太祖建立宋朝後,才會杯酒釋兵權。

  • 4 # 小格格爸比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再強大的王朝也難逃“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它就像是一個魔咒,任何一個古代政權都會經歷興衰治亂,極度的繁榮昌盛後就是極端的不公,從而導致社會的崩潰,達到新的相對公平。

    封建社會,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石就是人口和土地,大唐以武立國,沿用自北魏孝文帝以來實行的均田制,按照人口分配土地,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死後部分土地歸還國家,這種政策有利於無主荒田的開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對於因長期戰亂造成的農業創傷恢復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減少了與貴族地主階級的利益衝突。

    府兵制其實類似於屯兵制,但它比屯兵制更高明,國家將土地租給你耕作,你按田畝納稅,戰時還要擔負軍士的責任,簡而言之就是當兵納糧於一體。自高祖建國百餘年的時間內,國家相對承平,人口猛增(大家也知道,古代晚上沒啥娛樂活動,天黑了只有造人這個消遣了),原本可以養活一家五口的土地現在要承擔10個人,均田制已不能完全解決,加之貴族階層大肆進行土地兼併,導致國家可耕之地越來越少,愈演愈烈之下,倒黴的只有老百姓。大量的農民破產,或淪為流民,或賣身為奴投身貴族,穩定的兵源消失了,府兵制軍事系統開始崩潰。唐玄宗即位之初,立志超越乃祖太宗,面對這些問題,三郎立即責成姚崇,張說,宋景等人組成改革小組,派出各個小分隊奔赴全國清查田畝,遏制豪強,採取了一系列促進民生的措施,終於使即將崩潰的社會經濟得到了緩解,但是治標不治本,以李隆基為首的唐王朝領導層滿足於現狀,又開始了醉生夢死的享受生活。

    為防止流民作亂,也為了解決兵源問題,玄宗採取了募兵加府兵的方式,同時瘋狂對外開戰(如征服西域,重開絲綢之路,與大食帝國的恆羅斯之戰等),戰爭可以擴大地盤,解決土地兼併問題。但是戰爭是花錢的,而且是花大把的錢,國家財政很快捉襟見肘,不得不讓各地方節度使自行籌措軍費,這就使得節度使坐大,他們儼然國中之國,巧立名目,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加劇了中央政府與地方節度使之間的矛盾,為安史之亂埋下禍根,也成為唐王朝自己的掘墓人。

    很快便爆發了安史之亂,承平已久的唐王朝匆忙之間如何應對虎狼之師?臨時拼湊的雜牌軍只不過是成全了安祿山的武功而已,對於地方勤王的節度使不夠信任,外行指揮內行,沒有全域性戰略意識,縱容太監監軍逼死大將(高仙芝、封常清),若高、封不死,結束安史之亂會題前,對李唐王朝的衝擊也會小一點。自安史之亂後,唐王朝一蹶不振,往日風光不再,陷入了太監弄國與藩鎮割據的動盪怪圈中,空餘嗟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鳥語蟬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