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真的是逼不得已嗎?
7
回覆列表
  • 1 # 娛樂影遇

    劉邦稱帝后為什麼要殺功臣,我大致總結了一下結論:讓別人看的 有句話叫殺雞儆猴每個朝代的新皇帝做法大致都一樣,就是為了讓官員們真正從內心對這個新上任的皇帝認可或者說更好的豎立威望有些新上任的皇帝為了皇位能坐穩不得已而為之,也不排除有些功臣自以為了不起了,忘乎所以,在朝堂上肆無忌憚地當眾說皇帝的過錯,你想想皇帝是誰 你再有功勞也不能當眾說皇帝,這樣讓新皇帝怎麼辦 本來才剛做皇帝想豎立自己的威望 這樣一弄官員才不怕他呢?為了讓官員們怕自己不敢做小動作所以這時新皇帝就採取了殺一儆百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豎立威望讓他的臣子們怕他、敬他、不敢搞小東西也是為了天下能長久穩定。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沒有什麼迫不得已,只是消除任何一絲可能的隱患而已。

    劉邦奪取天下後,對興漢三傑是這樣評價的: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其實已經說明了帝王獲取天下的必要條件:正確的戰略方向(策略),穩固的後方,充裕的後勤支援(資金),優良的戰術(軍隊)。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三樣:腦瓜子,錢袋子和刀把子。

    記住。這三樣,任何一樣如果結合另外一個東西――權力(印把子),就能做出事來,如果再有了個地盤,就能做出大事來!

    劉備曾經感嘆:苦無基業!就是他有刀把子和腦瓜子,可惜就是缺少錢袋子和印把子,地盤。

    劉邦建漢,大家都有功勞,怎麼體現大家的業績,怎麼慰藉大家的功勞呢?

    分封。

    即然是分封,自然是要分給土地,分給錢,分給權力。

    咱們看看,這些人分封以後的情況:

    張良,給錢不要,給權不要,虛名留侯。我是學道之人,我要修煉,我留在你身邊。――好,好好地活著吧!

    蕭何,我要錢,我要當相國,我要房子(錢袋子+印把子),我留在你身邊。――你走著瞧,要你好看!

    韓信,我要錢,我要地盤,我要當諸侯王。(錢袋子+印把子+刀把子)。――你個撮死的,第一個就收拾你!

    其他諸侯和功臣,無非就是這幾種情況的不同結合體。

    當年,項羽的失敗,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沒有消除隱患。連劉邦這種人,尚且都能饒過,何況其他人呢?

    你給了這些人刀把子,印把子,錢袋子,還給了他們地盤,還不消除隱患,那還能行?

    這種錯誤,劉邦是肯定不會犯的。

    幾種情況:

    王――有刀把子,印把子,錢袋子,還有地盤,在外面夠不著的,一個不留。殺!如韓信、英布、彭越等所有的諸侯。

    侯――有刀把子,印把子,沒有地盤,在身邊能隨時拉過來的,先用後殺,如樊噲(差一點)。

    ――有印把子,錢袋子的,在身邊能隨時拉過來的,能用則用,找藉口殺。如蕭何(差一點)。

    其他人都監視起來。

    做功臣難?做皇帝才難呢。還是咱們普通老百姓好,不用操這麼多心。

  • 3 # 楓葉滿山4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縱觀中國歷史很少帝王沒有不殺功臣的,劉季也不例外。政權建立後,為鞏固政權,他對那些功高蓋主的人,心存忌憚的人,還有不聽話的人都視為隱患,必須除之。有些人物的死比如彭越和韓信不排除是劉邦和呂雉的雙簧戲。至於被迫殺人那只是一個藉口。陳郗和英布之死,那是讓劉邦逼的反叛被殺。大管家蕭何也差點掛了。其實殺了別的功臣讓樊噲,曹參和夏侯嬰看看就知道了。所以敲山震虎,在加上他們又是關係很鐵又清楚他們的個性,所以留下後代處理吧。就是想殺陳平和張良,就憑他兩個的智謀也能化險為夷。

  • 4 # 聚合瀟湘

    劉邦只是殺了幾個意圖造反的異姓王,什麼要說他濫殺功臣?下面給你列舉被劉邦殺的那些人:臧塗不用說了,是自不量力主動謀反的;韓信收留鍾離昧被劉邦廢了王;趙傲看不下去這個從做泗水亭長開始就一直耍流氓的老丈人,導致傲哥部下看不下去,為傲哥出氣刺殺尾隨被廢王,這歸根結底還是謀反罪;除了彭越被殺得確實有點冤枉,這是也直接導致英布看到彭越下場以後,內心也想反,但被劉邦把萌芽扼殺在搖籃裡,提早收工了。我覺得劉邦對韓信和彭越是不忍心殺的,呂后太狠和韓信自己也有點作死,劉邦就算不殺他們,也會廢了他們然後換成劉家人。不理解那些總是說劉邦濫殺功臣的人是怎麼想的。漢初劉邦分封了七個異姓王,一百四十多個列候,只是殺了幾個意圖造反的異姓王,被現代人說成濫殺功臣,邦哥實在很冤枉呀…

  • 5 # 陸棄

    劉邦打下江山,靠的是什麼?靠的是用人,靠的是團結的力量。劉邦自己是沒有力量打下天下的,所以他要統一戰線,充分運用原來六國的遺老遺少,指揮他們共同打。秦國消滅了六國,又失於六國,這正是因果迴圈。劉邦是一名謀略家,他懂得如何利用這些力量,消滅自己的敵人。他更懂得,誰是最先應該消滅的敵人,誰是最後應該消滅的敵人。當強秦被消滅後,與他競爭的項羽便是最大的敵人;當項羽被消滅後,原來六國的遺留將帥便是他的敵人。只有將這些敵人都消滅了,才能建立穩固的大漢江山。

    所以,當強秦與項羽都被消滅後,如何處理異性王便擺上了他的議事日程。他拉了一個名單:梁王彭越、楚王韓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韓王信。對付這些人,不能一塊殺了,那會天下大亂,將他們逼反,所以要各個擊破,而且理由不同。雖然有兔死狗烹之嫌,但這樣做對於穩固漢室江山也是必要的。如要不消滅這些異性王,那很有可能,郡縣制實行不成,歷史會退回戰國時代,這與劉邦的理想目標是不一致的。於是,劉邦揮起了他的屠刀。在劉邦與呂后的努力下,除長沙王吳芮外,其他七個異姓王都遭到了屠殺。殺他們,並不是逼不得已,而是為了漢室的江山穩固。因為只有殺了他們,才能保證萬無一失。事實證明,劉邦做對了。漢朝能保住四百年江山,與劉邦痛下殺手,剪除異己,有很大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後開始反清,左宗棠會站在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