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陽侯
-
2 # 幸福則安
先秦時為世官制,到了漢武帝時即公元前134年實行察舉制,由地方官推薦賢達之士給皇帝,透過考試錄用。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改為九品中正制,比起世官制也算一大進步,因為世官制由地方官推薦,受地方有勢力的人把持,窮人和沒勢力的人很難被推舉。察舉制改變了這單一舉薦做法,地方官推舉,朝廷和正一品下來考察發現人才,這種制度只存在四百年,由於官僚、大地主集團把持,官員嚴重腐敗,到了隨唐時期被科舉制所取代。
-
3 # 青年史學家
察舉制是兩漢主要的選舉制度。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 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 年)下詔求賢,選舉的標準是具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並要求登記品行、儀表和年齡。
惠帝、高後都曾詔舉“孝弟力田”。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 年)、十五年(公元前165 年)分別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
漢武帝時,察舉成為一種比較完備的選官制度。
察舉的標準
《續漢書·百官志一》注引應劭《漢官儀》記載有四條:一是德行出眾,二是學識淵博,三是通曉國家法令,四是性格剛毅多謀略。符合以上標準的,地方長官要向中央推薦。
察舉的科目主要有孝廉、秀(茂)才(以上兩種為常科或歲舉)、賢良方正、文學(通常指經學)、明經、明法、尤異、治劇、兵法、陰陽災異等(以上八種為特科)。
察舉制度有利於人才的選拔,但也存在弊端,尤其東漢中後期開始,在人才選舉領域存在的僅重虛名,不重實際才能,甚至弄虛作假,出現諸如《抱朴子》所載民諺所諷刺的“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等弊端。
曹操 為糾正此弊端,頒佈的求才令中,主要指導原則就是“唯才是舉”。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為魏王。出身潁川世族的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
其基本內容是:中央在各州、郡分別設大、小中正,由在朝廷任職的德才兼備的本地官員兼任該職;中正官依據當地士子的品行、才學、倫輩,定期寫出“品狀”,確定士子們的品級,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小中正品第的人才上報大中正,大中正核實後送司徒,司徒再核實後送吏部尚書,供其選用。
九品中正制的利弊
九品中正制實施初,還有“鄉論遺風”,選舉的標準也不是單純的依據門第世族高卑,以“論人才優劣”為目的。中正們定品第以德為主。九品中正制將人才的選拔、評選標準掌握在政府手中,較之察舉制系之於鄉舉裡選,顯然具有較大的公開性、公正性。
不過,九品中正制也存在嚴重的弊端:從魏末到西晉,九品中正制很快演變成一種拋棄才學、德行標準,僅按門第高低選官的仕進制度,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現象。中正們隨意評定品級的隨意性極大,收受賄賂,導致中正制存在諸多的弊端和不公。
回覆列表
沒有進步,完全是大踏步的倒退。
世家大族把持上欺皇帝,下壓黎庶。
世家子弟哪怕廢物一個也能官居高位,平民百姓再無出頭之日。政治局面一塌糊塗。
這才引出五胡亂華,中華民族的一場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