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曉軍29

    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人類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古人總結出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李清照是個才女,她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多糟粕對婦女的傷害,她的詩詞中除了傾訴愛情相思之苦外,還在訴求著平等的渴望,社會的參與以及對集權制的輕蔑,所以被統治者視為社會的叛逆。

  • 2 # 唐俊龍55398571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曲海棠依舊,綠肥紅瘦讓京城的文人雅士擊節叫好,此時此刻京城裡禮部員外郎李恪非的女兒成為了網紅,李清照火了。這首如夢令把自然的風雨與人心的陰晴融為一體,讓花仙子甘霖中重生,彷彿愛麗絲夢遊仙境一般,一位理想的貴族少女,品了佳釀遊走在百花園中,夢裡看到與酒醒時分竟然如此的有緣。

    皇帝趙佶是一個著名的書法家,他此時此刻正在舞文弄墨,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內憂外患都不能打擾他的雅興,或許京城裡如夢令會成為皇帝陛下妙筆生花的佳品。皇帝不理朝政,權臣蔡京就開始權力尋租了,國家的子民不僅要養活冗官冗員的朝廷還要承擔向遼國及西夏進貢的歲幣,可以說是民不聊生,老百姓沒有了生路就不得不接杆而起了,遼國及新興的金國也虎視眈眈,皇帝趙佶把頭埋在了墨海之中需要得到安全感。

    李清照沒有停下成長的腳步,她開始研究唐朝及五代十國的字帖碑文,李清照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後,當即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兩首。此詩筆勢縱橫地評議興廢,總結了唐代“安史之亂” 前後興敗盛衰的歷史教訓,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鑑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對國家社稷能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關注和憂慮,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雜誌》認為,這兩首和詩“以婦人而廁眾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陳宏緒的《寒夜錄》評此兩詩:“奇氣橫溢,嘗鼎一臠,已知為駝峰、麟脯矣。

    皇帝趙佶仍然在研讀書法,朝堂上蔡京和童貫等權臣繼續作威作福,朝政陷入進一步混亂之中,禮部員外郎李恪非與吏部侍郎張挺之走到了一起,他們的目標與朝堂上的清流一樣形成倒蔡京的力量,志同道合的兩位宋朝高階官員,生活中也多有走動,於是張挺之的公子張明舉與李恪非的千金李清照走到了一起。

    好日子到了頭,壞日子就來了,愛麗絲歷險記開始了,書法家皇帝趙佶並沒有殺伐決斷明辨忠奸的能力,趙佶心中裝著的是大宋的山山水水而不是金戈鐵馬的祖宗江山,於是權臣們輕而易舉了發動了黨爭陰謀,李恪非被化為反對黨的核心人物遭到罷黜出京,此時此刻成立獨立家庭的李清照沒有哭哭啼啼的小兒女情狀,而是上書身為吏部尚書的公公張挺之及父親的同僚叔父們求助,官場雪中送炭的少,錦上添花的多,李清照的上書求援書信一封封石沉大海,自己的丈夫趙明舉只是一個微不足道沒有給皇帝上書權力的小官吏。

    唇亡齒寒,黨爭沒有勝利者,明哲保身的公公張挺之很快也被翻身的蔡京給擠兌失去了官位,蔡京說我又回來了,所以反對過我的佑嘉黨的官員及其姻親都必須離開京師。李清照不得不與自己

    丈夫趙明舉分家了回到自己孃家,兩人開始了鴻雁傳書的日子。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詩情畫意的鴻雁傳書,字帖碑文,古人文章,文化夫妻用文化為愛情保鮮,趙明舉繼續自己報國壯舉,李清照則協助丈夫整理金石錄作品,為國家文化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金石錄的價值有多重要呢?抗戰時期,北京的故宮博物院搬遷到大後方重慶,目的是避免日本的掠奪和毀壞,為了故宮博物院文物安全需要登記造冊,李清照和趙明舉的金石錄就相當於這個登記冊。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恩愛的夫妻又遭遇坎坷,趙明舉憂國憂民的工作造成身體的透支,不幸早逝。李清照攜帶者與丈夫一起收集的古籍詩稿及文物藏品,一路逃亡南宋小朝廷所在地臨安,可憐的是南宋小朝廷的康王趙構被金軍逼到長江江面上靠不了岸,零丁洋裡嘆零丁,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個弱女子攜帶典籍古玩遭遇戰亂,被金軍搶劫一部分,盜賊盜取一部分,還沒有到臨安已經身無長物了。

    神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一路流亡,看到了大宋帝國鎮江,泰州,揚州的行政長官一槍不發就丟城失地,南宋小朝廷趙構自毀長城十二道金牌收拾了岳飛,接著不聽老臣宗澤勸告死不過江,自己恨不得是男兒身可以投身疆場。

    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代女俠,在自己天堂中得到永生!

  • 3 # 井夫子

    在封建社會中,女詞人少,一流女詞人,更少!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個。可是她還有一個出名的地方,就是她叛逆的性格。

    但是,李清照真的是叛逆嗎?又或者,她有的是挑戰封建禮教、堅持自我的勇氣與自信呢?

    李清照幼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長自由。甚至於她的父親李格對於理學推行的 “滅私慾則天理明”極為反感。不論如何,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的性格本就有著不遵從當時所謂的禮教的一面。

    甚至從她的《如夢令》就可以窺見:“長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在當時的社會,一個女子沉醉不知歸,且興盡才回,這本就是難以想象的‘叛逆’舉動,而他的家庭並不以此在意,才會繼續延伸她的‘放縱’。

    不只是她的父親,還有她的丈夫

    李清照和她的第一任丈夫趙明誠意趣相投,婚後以收集金石古玩、讀書為樂,可謂是琴瑟和鳴。

    有了這般呵護,她就更加自強、自立、自信。甚至會‘放浪’的在詩中抒發對丈夫的思念和愛慾,

    其實,如果放在現在,李清照絕不是一個叛逆的人,他只是一個率真的姑娘,但或許,也正是在當時的那樣環境之中,才會讓李清照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想法,沒有淪落為平庸,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首屈一指的女詞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段感情中特別迷茫,經常心累,是不是應該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