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韭韭
-
2 # 飛媽叨劇
小孩子在二歲之後,自尊心會明顯的加強,如果不小心讓孩子在眾目睽睽下丟了面子,媽媽可以回家後和孩子道歉啊,告訴孩子媽媽不是有意的,下次一定注意。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那樣自己會很累。
孩子的“面子”平時要怎樣維護呢?
第一,不要與別的孩子比較。相信很多80後的孩子都是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下長大的,甚至一度“恨”透了別人家的孩子。所以請不要再讓自己的孩子再承受這樣的不公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是獨一無二的。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時,你的“你看,人家XXX已經早就會了,你怎麼還沒會呢?”“看看人家XX,怎麼就不如人家呢?”這些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孩子需要鼓勵,家長的肯定和支援才是孩子前進的動力。
第二,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揭孩子的短”。家長碰到熟人聊天時,總是習慣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在家的一些行為,比如“出來就蔫了,家裡橫著呢”“在家就老是XXX”。有些行為孩子自己也知道做的不好,父母又在外面這樣一說,就容易給孩子“貼標籤”,潛移默化的讓孩子覺得“你說我這樣,我就這樣了”,孩子就更有了逆反心理。
第三,不要在公眾場合大聲教訓孩子。每當帶著孩子在外面玩,孩子不聽話時,有時甚至哭鬧,家長往往覺得沒面子,就會大聲指責孩子甚至動手,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感覺很難堪,也會加劇孩子的不聽話行為。父母可以把孩子抱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就看著他哭,哭一會累了自己就平靜下來了,再和他講道理。(在孩子哭鬧時父母啥都不要說,因為這時他聽不進你說的話。)
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很多時候思想也和大人一樣,所以對待孩子有時也需要像對待成人一樣,給與支援與尊重。
-
3 # 心燈與人
哈哈哈!這問題五花八門腦洞大開呀!身邊一堆事,還得維護小屁孩的面子!
言歸正傳。小孩太要面子我感覺並不好!死要面子活受罪。面子要靠實力來維護,否則都是虛榮心做怪。從小適當打擊一下孩子好面子思想不是壞事。只要不讓他產生自卑心理就行。只有在一次次的打擊他面子後,才能自我反思實力的重要性。否則將來別人也會讓他沒面子。
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
-
4 # 艾萊豆丁
估計又是一個當著眾人的面,揭孩子的短、提孩子痛處了。
從孩子三歲開始就已經有了自己的自尊,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長就應該重視在眾人面前,對孩子的言行了。不注重言行的後果我們就不提了。有人會辯證的寫篇文章出來的。
我們只提一下供大家參考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才是最主要的!
人總會有失言的時候,無法避免,但是事情發生了怎麼辦呢?
我對於我的失言我會這麼處理首先請家長牢記失言的“事件”!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請立即觀察孩子的表情變化,自己的孩子總是會很瞭解,透過行為來判斷出來他的心理狀態。(不要說看不出來。我只想問問是不是親生的?)
請立即放下手頭的一切的事情,把孩子拉到一個安靜的地方,最好是無外人在場、尤其是無熟人在場的情況下,問一下孩子的心情,請孩子把剛剛的事情描述一下(明確事件),聲音一定要柔和!此刻孩子的心像玻璃一樣脆!
問孩子,爸媽說這些話對不對?(除了難受,此刻孩子肯定還是不知道問題所在)
問孩子心情是怎樣的?如果孩子真的感覺到了傷害到了自尊的情況下,通常這個時候會表現出來很委屈的眼神。請接著問:委屈嗎?如果覺得難受就說出來吧、或者哭出來也可以!
如果孩子哭了或者開始說話甚至大吵大鬧,只要安靜的抱著孩子,讓他們盡情的發洩出來。時間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輕聲的告訴孩子,現在我想對你說:“孩子,剛剛我真的說錯話了!對不起!”
千萬不要吝惜你的道歉,這個時候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爸媽同樣會犯錯誤,從而弱化內心的恐懼!這個時候不妨和孩子好好的交流一下自己內心,談論一下“傷孩子話”的最初的想法是什麼!
並且以後家長該怎麼做、同時也可以談談孩子未來怎麼做比較好!
這樣的整個過程,可以重新構築孩子強大的內心。有的人說:可以採用弱化的方式,不提這個問題,避開這個問題,孩子會忘記!
很愚蠢的想法:孩子對於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記一輩子!想弱化?白日做夢一般!
出了問題立即解決,別等到孩子心頭傷痕累累在補救,那個時候就太晚了!
+關注,更多寶貝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
5 # 小豆芽麻麻Mary
損害孩子的面子,尤其是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或眾目睽睽之下,指責孩子的缺點,會讓孩子羞愧,想逃離這個世界。過分的話語讓孩子的面子受到傷害時,更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很受傷!孩子會開始害怕父母,並且喪失信心,或者破罐破摔,或者變成沒有自信、無法坦蕩的人。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比任何事都還重要,因為自尊心是孩子未來克服任何困難的關鍵!
回覆列表
面對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家長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孩子丟了面子,怎樣讓孩子不惱自己呢?
首先,孩子有多大?如果孩子是在八歲以前,還處在無論你怎麼兇他,他都不和你計較的年紀,小小的丟了一個面子,孩子必定會小人不計大人過,即使惱你也惱不久的。
如果孩子小學三年級以上到少年時期,你丟了他的面子,就得謹慎處理,否則影響親子關係。
如果孩子處於青春期,那更加得小心翼翼了,搞不好會和家長反目。
其次,無論何年齡段的孩子,請家長都要平等坦誠地與孩子溝通,該道歉道歉,該補償該補償。讓父(母)子父(母)女沒有隔夜仇(愁)。
最後,也要讓孩子明白,面子確實重要,但也只是面子而已。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內心的強大,要有一顆幽默與自黑的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