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源深潤廣

    清明節不僅寄託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應該說更多的是感恩的節日。春秋時期介子推的故事,泣血丹心,忠誠為君。“寒食節”因這個歷史事實而來,寒食節的後兩天即為清明節。在這個日子裡失去至親的人在哀思。

  • 2 # 高山流水szw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飢困交迫,再也站不起來了。隨臣介子推暗之從自己大腿上割肉煮,讓公子喝了,救了重耳。

    十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文公重賞了當初伴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悄悄隱居到了綿山。

    火熄後,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燒死在一棵柳樹下,在樹洞裡發現一封點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文公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文公率臣上山祭奠介子推,發現燒死的那棵柳樹又復活了,就封它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歷,一個感人的故事。

  • 3 # 安說生死

    清明本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之所以成為華人的祭祀先人的節日是因為它的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節源於春秋時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本是晉國公子重耳的家臣,在重耳沒吃的時候介子推割自己腿上的肉做湯給他吃,後來重耳革命成功了,成了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介子推不願再繼續伺候(肯定有他的原因),和母親躲到了山裡。晉文公為了逼他出來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和老母燒死也沒出來。有權任性的晉文公居然也良心發現,於是下令全國將該日定為禁火日,俗稱寒食節。碰巧和後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碰在一起(只差一天),於是倆節就一起過,統治者藉此宣傳忠(君),老百姓藉此表達孝(先人),表面上看忠孝兩全,實際上是各取所需。我一直覺得很納悶,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明明是一個典型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忘恩負義的故事,而且情節極其惡劣,血淋淋的慘不忍想! 不知為何後來居然被當成一個忠君愛國的典型,沒人去追究暴君重耳的殺人放火的罪行!看來這個族群自兩千多年前開始就患有健忘症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身為受害者卻積極主動配合加害者的病症),難怪久治不愈!

  • 4 # 馮可新30607504

    火熄後,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燒死在一棵柳樹下,在樹洞裡發現一封點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文公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文公率臣上山祭奠介子推,發現燒死的那棵柳樹又復活了,就封它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5 # 浩然文史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春季節氣第五,一般在農曆三月初。這個時候地氣進一步回暖,草長鶯飛。

    農曆節氣本來是方便農耕和生活而形成的,清明一開始並不是一個專門的祭祖節日,因為春天適宜戶外活動,才與其他節令形成一個祭祖、踏青的節日包。

    清明這個節日包最早一共有六個節日,覆蓋農曆二月底到三月上旬,都和祭祀、戶外踏青有關。

    1、社日

    據《荊楚歲時記》,結束冬季室內生活,走出戶外活動第一個節令是“社日”,也就是祭拜土地神的日子。

    土地給予人類食物,生活在農業社會的古人對土地十分敬畏。一年有兩次重要的祭拜土地神的活動,分別是春社和秋社。

    春社

    春社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天干記時十天一輪,戊日排第五。第五個戊日,也就是立春後四十五天。差不多就是公曆三月二十日左右,春分節氣的前後。

    到社日這天,鄉鄰宗族到土地廟聚會,在社樹下面擺放供品,祭祀完畢後,大家一起享用。

    2、春分

    驚蟄後半個月是春分,大約公曆三月二十一日左右,皇家、貴族都要祭祖。

    成書於1900年的《燕京歲時記》記載北京城:“春分前後,官中祠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大族亦於是日致祭宗祠”。

    3、寒食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的前兩天,大約在公曆四月三日。介子推遇難日子是農曆三月初五(一般在公曆四月十日左右),民間紀念介子推,每年春暮禁菸,只能吃冷的東西,所以叫寒食。

    4、清明

    杜甫的《清明》詩句:“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說明早在唐朝就形成了清明祭祖的習俗。

    清明祭祖

    清朝早期的《帝京歲時紀勝》明確記載清明成為祭祖的節日,“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擔酌挈盒,輪轂相望”。成書於1899年的《京都風俗志》記載:“是日,傾城上冢”。乾隆七年《延慶州志》記載,清明日,“先添土冢間。增其高廣華,然後雞豕設祭,合族共享餕餘而返。”

    可見清明祭祖確實是歷史悠久的習俗了。

    5、禊祓[xì fú]

    三月三,上巳節。自先秦起,人們在上巳節去水邊沐浴禊祓。

    禊祓也叫修禊,春禊。古人修禊本來在二月上旬,魏以後改為三月三日禊祓,齋戒祈福。

    沐浴之後,面對春季美麗的山水風光,自然是要去走一走的,於是踏青也就成為了修禊的標配。《荊楚歲時記》記載,三月三,百姓“為流杯曲水之飲”。就是在水的上游把酒杯放在水中,下游取酒乾杯。

    歷史上著名的修禊踏青有兩次,一次記載於《論語·先進》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另一次發生在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有42名文人雅士在山陰(現在叫紹興)的一個水邊,賦詩、宴遊。事後,30餘首詩匯成一集,其中一人寫的序成為國寶,沒錯,這就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區域性

    6、蟠桃會

    三月三,相傳為西王母蟠桃會。京城人們到東便門內太平宮,俗稱蟠桃宮,參加法事。《京都風俗志》記載這天“士女拈香,遊人甚眾。”

    這六個節日到後來相互融合,形成了清明節單獨的祭祀踏青節日和蟠桃會道教法事活動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的生活習慣,愛好,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