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西玉人

    “你真行”這句話有兩個層面。

    一個是肯定的口氣,在讚揚你,說“你真行”。

    一個是抱怨你,埋怨你的口氣,說“你真行”

    兩個層面雖然是同樣的三個字,意思卻大相徑庭,如果是表揚,讚賞的你真行,我還真聽到過不少,對我說這話的人也挺多的。

    如果事情做壞了,沒辦法補救了,才讓別人埋怨,你真行,這種情況下的“你真行”我沒聽到過,我做事一向特別小心,沒把握的事基本不做,所以很少有人,可以說沒人,會對我發出這樣感慨,“你真行”來抱怨,或埋怨我。

  • 2 # 大慄樹傳播

      在我的成長中,有個老師對我幫助很大,因為他總是以行動與語言說明我真行。他就是我高一的語文老師蔡君平先生。

      我還是在當記者的時候,有一次去君山採訪,採訪單位問我君山有何朋友,我說,蔡君平是我的老師。君山房產局葉局長馬上問我:“不會吧?蔡主任似乎比你還小!”我真誠地說:“蔡老師真的是我的老師,我的恩師。”葉局長告訴我,蔡老師在君山口碑特好,平和、謙遜、有才華、有能力,也重情重義。

      聽別人說蔡老師的好話,我心裡很是興奮。能當蔡老師的學生是我這輩子修來的緣分。蔡老師其實只大我兩歲多,在君山中學教我高一語文課的時候,他還不到二十歲,是一個非常帥氣的小夥,一口標準的華容話,讓我一生都對華容口音充滿親切的味道。  我顯老,乍看似乎是蔡老師的“老師”。別人的疑慮我非常理解,這也沒有什麼好糾結的,相反我為蔡老師而自豪,因為蔡老師永遠年輕帥氣,是我們學生一生崇尚的榜樣,尊敬的恩師。學生看起來比老師老不是錯,我們班上還有學生跟蔡老師同年呢,但我們都是他的學生,無論走到哪裡,這種師生關係是永遠改變不了的呢。

      話還得從二十四年前說起。

      大概是一九八七年吧,我隨鐵山水庫移民大軍從岳陽縣月田鄉的山旮旯裡遷往君山,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出遠門,一個人前往君山定居與求學。我在君山中學高一四十七班就讀,班主任姓李,名字不大記得了,其他任課老師也只留下模糊印象,唯獨蔡老師銘刻於我的記憶深處。

      蔡老師教四十七、四十八班的語文課。我對蔡老師的第一印象是長得帥,讓我對他充滿了好感,但他的華容口音初聽起來很不習慣,聽起課來有些費神。不過不到一個星期,我就能聽懂他的口音了,並特別喜歡上他的課來。蔡老師講課很Sunny,他的語音很粘,很煽情。生硬的課文硬是讓他講得栩栩如生,像在講述傳奇似的。

      會講課,是所有同學對蔡老師的評價,蔡老師另一種特色是不會批評學生,我們班上不分好生差生都得到過他的表揚與鼓勵,他表揚你都發自他的內心,沒有一點虛偽的成分。我的成績不是很好,因為我家庭背景較為複雜,一個人在君山求學有著諸多不便。蔡老師從來沒有認為我是個差生。相反,我得到過他無數次表揚。第一次是我的作文被蔡老師打了九十五分,拿到班上朗讀。他知道我家境貧困,求學快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他一而再鼓勵我堅持學習,並在我的作文字上寫下一段很長的評語,最後幾句我到現在還記得:你是一個很有文學天份的人,堅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會登上鮮花朵朵的文壇!

      段考之後,我便離開了君山,回到了月田的老家,提早走上了我坷坎的人生之路。蔡老師的鼓勵讓我更加堅定了作家夢的追求。無論我是修腳踏車,做油漆工,還是在養路工班修馬路,我都堅持自學。雖然遠離了蔡老師,但蔡老師師愛的光芒依然為我照耀。他常給我寫信,問我的情況,鼓勵我自學,還給我寄書。我也常將自己的習作寄給蔡老師,蔡老師看完後,給我打上評語,提出修改意見後再寄給我,這種書信來住,一晃就是五年。這五年,我沒有發表過任何一篇作品,每次寄出的稿子不是泥牛入海,就是退稿。我有幾次喪失信心,放棄算了。蔡老師知道後,每次都給我寫長信,給我鼓勵,給我希望。

      好事多磨,終於在一九九三年,我的處女作散文《故鄉的炊煙》在《岳陽晚報》副刊發表,我第一件事就是把報紙寄給蔡老師。其實蔡老師比我還先看到文章,在我給他寄信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他寄給我的特快,他把報紙樣也寄來了。蔡老師的信不長,但字字句句都是對我的讚許與鼓勵,讓我淚流滿面!

      一九九四年冬天,我帶著妻子去君山看望六年未見的蔡老師,那時我已離開月田老家,在岳陽縣國稅局謀了一份秘書的差事。我們在蔡老師家住了一晚,第二天臨走的時候,蔡老師跟師母陳慧君老師說,把他最新做的中山裝送給我。上車的時候蔡老師叮囑我:忠應,你已在國家單位上班了,不要穿得太寒酸!我接過這溫暖的中山裝,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又一次哽咽了。

      再後來,我來到岳陽的一家報社工作,蔡老師就住在報社的對面,市委大院裡,我們見面的機會就多了,但蔡老師依然關愛著我的生活,有同學請他吃飯,他把我也喊過去,去了君山,只要給他打個電話,無論他多忙,他都會招待我。

      蔡老師是我的恩師,可以說恩重如山,情濃如姜。

      人生離不開姜。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姜的習慣,在《論語·鄉黨》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說。南宋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幫不撤。”蘇東坡作詩記家鄉風俗道:“後春蓴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勝肉。”

      在我的記憶裡,當我感冒的時候,一直是母親端著粗瓷碗,一條腿跨在床沿上,把冒著熱氣的瓷碗端到我鼻尖下面,告訴我:捏著鼻子,一口氣喝下去。我會很順從地將碗中的薑湯一口氣喝下去。薑湯喝到肚裡,熱辣辣的一股暖氣,順肚腹驟然升起,直通四肢百脈,全身倏然汗出,整個人輕飄飄的眩暈,那感覺,我至今難忘。  我覺得蔡老師給我的師愛,就如母親端過來的薑湯,讓我一輩子溫暖,感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哲學是現實變革的觀念基礎”這一功用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