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韋金揮

    二戰時期蘇聯度過初期大潰敗之後,只能勉強抵擋住德軍了,俄軍得到美國援助壓倒天平的稻草(美國到底援助了多少,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看了清單,嚇我一跳,這哪是稻草啊!直接往天平上摞磚!如果沒有美國俄軍下場會更慘。

    援助只靠飛機 坦克 槍支彈藥是遠遠不夠俄軍在戰場上消耗,其實原材料援助才是最主要的。

    炸藥: 132238噸

    鋼材: 2589765噸

    鋁:26111噸

    石油:2622358噸

    化學品:631016噸

    以上這原材料,蘇聯憑藉強大工業造出大量的飛機 坦克 大炮 槍支彈藥,這才扭轉戰局反敗為勝。

  • 2 # 東方山川bond

    二戰期間,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四個不僅地域相連,且有內聯絡的大戰場,分別是:蘇德戰場、中日戰場、中太平洋戰場和西南太平洋戰場(後兩個也往往被統稱為太平洋戰場)。至於被丘吉爾拚命抬舉的北非戰場,不過是次一等的翼側戰場罷了。清楚了這個概念,我們也就明瞭了在四個大戰場中,蘇德戰場的勝負對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而在蘇德戰爭中,對陣的雙方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可以說連壓箱底的老本兒都翻出來押上去了。其中,蘇聯做為被動的一方,在戰爭的早期與中期,所受到的損失遠大於對手。戰爭打了一年多,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前,蘇聯光是人員(兵員)的損失,已接近兩千萬了。至於說裝備方面的損失之大,就更毋庸置疑了。這樣的損失所帶來的正面效果,就是將蘇軍手中原有的效能落後的舊武器,全部淘汰進了歷史垃圾堆。地面裝甲裝置包括T26、T27坦克等全都退出了戰場,被T34、KV1、KV2和斯大林式等新裝備取代。從根本上說,是蘇軍以頑強的戰鬥保衛了自己。經過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戰場的戰略主動權已轉到了蘇軍手中。美國是在珍珠港遭襲後才正式加入到國際反法西斯陣營裡來,並以擴大租借法案為依據來大力援助蘇聯的。美國的實際幫助意義不容抹煞,但也沒有必要過分誇大。因為這時候的蘇聯,已經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不僅扼制了德國法西斯戰車的前行勢頭,自身在戰爭初期遭到嚴重打擊的國內生產也全部得到了恢復。美國的援助當然是雪中送炭,但對於大得幾乎難以想像的蘇德戰場來說,其實質影響也是在日後透過“能量積累”逐漸體現出來的。但在當時,並沒有收到立竿見影之效果——畢竟,蘇軍的戰爭需求不是透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滿足的——也不可能透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滿足。說明白點,就是美國透過租借法案對中蘇兩國的物資裝備支援,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起到了“輸血打氣”的作用。但在戰爭中,真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兩華人民的抗戰決心及由此產生的自身造血機制。沒有這一點,任何援助也就失去了意義。

  • 3 # 嗨侃電影

    高質量裝甲部隊的組建對金屬資源與石油資源的需求很高,日本就是由於缺乏石油與鋼鐵資源,才不得不以短小輕快的小坦克作為主力。透過租借法案,美國對蘇聯的援助是十分明智的,美國距離蘇聯很遙遠,直接給予軍事援助很困難,就只能援助物資了,美國援助了蘇聯巨量的鋼鐵與石油,以及其他金屬物資,而蘇聯的工業產能本來就非常強大,比如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機廠生產T34就非常快捷,美國給予蘇聯的援助,就好比一個本來就很壯的壯漢吃了一堆漢堡包,不開足馬力猛幹才怪。蘇德戰爭打到1942年,雙方拼的就是戰爭資源和生產力,蘇聯藉助美國的援助,迅速重建了在戰爭初期被打殘的裝甲部隊,海量的T34系列坦克迅速淹沒對方的豺狼虎豹,與日軍裝甲部隊的欠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德國和日本一樣,最終還是被盟軍的物質力量堆死的,美國全球第一的工業產值在保證自己能揍死日本的同時,給予了其他反法西斯國家喘氣反殺的機會,在最關鍵的時刻雪中送炭。同時,蘇聯人民對法西斯的仇恨與前赴後繼的犧牲精神也是至關重要的

  • 4 # 紅色手電筒

    對於蘇軍來說,沒有機械化步兵,只有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是要等到裝甲輸送車開始大量裝備部隊才能夠出現,二戰中出現的什麼裝甲擲彈兵只能算是摩托化步兵。

    對於蘇軍來說,坦克部隊是它的戰鬥力源泉。但是坦克部隊也是一隻要求均衡的部隊,它要求在部隊編成內各種兵種完整,而且運動速度一致。蘇軍的坦克部隊中蘇聯自制的坦克數量充足,效能不錯,但是其他的兵種建設就差的多了。

    對於坦克部隊內的其他兵種來說,包括步兵,炮兵,工兵,後勤補給部隊等部隊來說,最大的問題上要跟上坦克的速度。而蘇軍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坦克部隊中其他兵種的運輸工具問題,說的簡單一些就是卡車,特別是載重越野卡車。

    蘇聯的汽車工業並不發達,生產的卡車運載量偏小,越野效能不佳,而美國是汽車王國,生產的汽車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二戰中為什麼只有美軍實現了摩托化,英軍也差不多,但是英軍的車輛有相當部分是美國貨。

    對於,蘇軍來說,沒有中對於戰鬥力提升最好的物資就是各種載重卡車,斯大林曾經驕傲的說,我們現在已經可以把幾十萬的部隊快速的從戰線的一頭移動到另一頭。這裡邊美國的卡車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個人認為美援裡邊,對蘇聯最有用的是卡車,航空汽油,午餐肉這三樣。

    對於摩托化步兵來說,蘇軍的坦克騎兵廣為人知,但是如果沒有後邊的卡車隊跟著,坐在坦克上的步兵就是擺設,卡車解決了摩托化步兵的後勤問題,這一點是最重要的,而且坐在坦克上肯定不如坐在卡車上舒服。而蘇聯的卡車大約有三分之二來自於美國,而且本身蘇聯自己的卡車也是防止美國的卡車,蘇聯的幾個汽車廠很大程度是利用大蕭條,從美國整個工廠買過來的,通用,福特什麼的都賣給過蘇聯整個汽車廠。在零件上也有保證。

    沒有美國的載重卡車,蘇軍就無法組建那麼大的快速叢集,而以坦克集團軍為代表的快速叢集正是蘇軍的戰鬥力源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河肉餅的包餅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