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海影片
-
2 # 全峰山
孔子不但提出″有教無類″的原則,而且還創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一"因材施教″、重視啟發式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
子曰:“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的這些主張,既是教育方法,又是讀書方法。
還有《大學》中倡導的″致知在格物″。一方面是儒家提倡的人格道德修為的″政治哲學″,另一方面也是讀書學習的最好方法。
格物一一就是指讀書要結合自然外界進行研究,並獲得對萬事萬物執行發展的理性認識,這不正是致知的內在含義嗎?這就告訴人們,"格物、致知″是聯絡緊密、層層遞進的兩個步聚。
當然,古人的讀書法實在很多很優秀,以上之方法已延續了兩千多年,至今天的資訊萬變數字化時代,我們仍在沿用。甚至有的被裱為"校訓″,如北京"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校門口的石雕上就是″格物致知“四個大字。
❤
-
3 # 禪悟淨慧
開卷有益,一本好書,有可能是你一生的良伴。唐代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有一首【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古人讀書的環境條件,不同當今我們的時代。給我們的印象好像是古人讀了很多書,實際上只有達官貴人,和土豪商紳們的子弟讀書才會有條件。物質上經濟資源都有保證,窮人家的孩子們不是沒有,而是不多罷了。
出身寒門的名人謀士,經歷了聞雞起讀,終日不綴手不釋卷的苦讀,才能出人頭第。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等,是古人學習的一種精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常聽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說的是讀書的高尚,讀書的未來。那麼古人的讀書有那些方法呢?大約如下幾種。
精讀法。
看一本書,從頭到尾一字一句慢慢品讀,邊看邊思考章節的意義,歸納書中的中心思想。熟記裡面的黃金句子,作者的寫作手法。
瀏覽法。
諸葛亮讀書,就是快速瀏覽。大概齊知道書中要表達的意思,以後慢慢精讀,這樣節省時間。
三餘法。
利用農閒,雨天,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空餘時間去讀書。這樣讀書記憶力紮實,效果好,學習勞動兩不耽誤。
八面受敵法。
蘇軾讀書講八面受敵法,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物件分為,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計字法。
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他曾經精選【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五萬字,然後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讀完。
入書出書法。
陳善有一部【捫蝨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是要讀進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七焚法。
張溥的七焚讀書法,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心理默讀,然後高聲朗讀一遍。朗讀後的文章立即投入火中燒掉。這樣反覆七八次,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讀書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古人的方法是值得借鑑學習的。我們還得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來讀書更有益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回覆列表
在古代,孩子長到7歲,就可以送到學堂唸書了。 最開始都是從《千字文》開始。《千字文》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叫周興嗣的人編寫的,一般用於孩子的啟蒙教育,這本書從“天地玄黃”開始,包含了1000個常用漢字,都以4個字為一個斷句,古時候的孩子們會像唱歌一樣去背誦《千字文》。
學完《千字文》以後,就可以學習《童蒙先習》。這應該是南韓最早的教科書,它是由北韓時代一個樸世茂的學者編寫的,收入了很多南韓歷史故事。按照不同的階段,包括《銘心寶鑑》、《史略》、《統監切要》、《小學》、《孝經》等。
古時候的學校,每天早上,都要一個人一個人地背誦前一天學過的文章。背得好,就可以學習新文章,否則就要不停地背,一直到全記住為止。 用現在的話說,這就相當於必須先複習好舊知識,才能學習新知識。因此,當時的學生學的書都不一樣,學習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這種每天都進行的考試就叫做“日考”,十天一次的考試叫做“旬考”,半個月進行的考試叫做“半月考”,每個月的考試就是“月考”。
擴充套件資料:
唐代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地方官學繁盛。自天寶安史之亂後,即告衰廢。地方官學除由長史管轄的“儒學”外,還有直屬太醫署的“醫學”,直轄中央禮部下的祠部的府州“崇玄學”府州縣學的學生一般系下級官吏及庶民子弟,所以內容雖以《九經》(三禮三傳易書詩)為主,但要求較低,只要達到通一經或“未通經,精神聰悟,有文詞史學者”,即可畢業,
長入中央官學之四門學。宋遼金時期,除遼金亦設有地方學校之外宋代地方官學在學校經管方面有如下特點:首先設定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員,各路置提舉學事司,掌管路州縣學政;第二,實行三舍制度(上舍、內舍、外舍);第三,劃撥學田,保障經費;第四,教學內容以“經術衍義訓導諸生,掌其課式之事,而糾正不為規者,”與漢唐以來的地方儒學別無二致。
元代地方官學制度比較完備,在各路府州縣內,均有相應學校,但是事實上有名無實,並未普遍設立。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既在全國諸府州縣設立府州縣學,又在邊防區衛學,鄉村設立社學。最盛時期,全國共計有學校1700餘所。清代基本上沿習明代學校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