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遊聞

    《春江花月夜》真能擔得起“孤篇壓全唐”的美譽嗎?

    回答是啃定的:能、絕對能。為什麼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再好好的來回味一下詩詞,再瞭解一下作者。

    《春江花月夜》作者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公元(約660……約720),江蘇揚州人。與張旭、賀之章、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此詩共三十六句,每一句換一韻,音節和諧,韻調優美流暢,詞清語麗。膾炙人口。春、江、花、月、夜。每一個字都有深切內容。以月為陪襯,從月開始寫月下之江流、花木、芳甸、沙汀、還有月下之思婦,且反覆抒寫,最後是月落收結。主從巧妙配合,從而構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形成了完美的藝術境界。聞一多先生曾稱讚:“這是詩中之詩,頂峰上的頂峰”!真乃千古之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美譽也!

    本人一介草民,才疏學淺,不到之處,敬請諒解。見笑了。

  • 2 # 天南和海北

    透過評價看本質“孤篇壓全唐”的美譽是相對性的,並不是絕對,很多人覺得這首詩當不起這樣的美譽,其實是陷入了絕對化的思想之中,認為任何事物都有第一第二,哪怕詩歌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同樣詩歌也沒有絕對的頂尖和平庸之分,對詩歌的評判是需要從多方面進行的,如作者的思想境界,用詞,詩歌承載的意義等等。

    讀詩歌,在於體會其意境,領會其思想,讓自己有所感有所悟。表面上看,“孤篇壓全唐”似乎是要爭當第一,但是我們為何不脫離表象,去關注一下為什麼有一部分人要發出這樣的慨嘆?為何不是王勃的《滕王閣序》,不是李白的《將進酒》,不是白居易的《長恨歌》等等一大堆我們能夠脫口而出的名人名篇?在發出這樣的疑問之後,我們不妨對這首詩的來龍去脈瞭解一下。

    時代造就詩歌地位

    張若虛是初唐詩人,比李白,王勃等人出生早的多。而初唐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前承隋,後開啟唐盛世,這個時期的唐朝詩歌很大部分還在保持著前朝風格,受六朝影響很大,詩詞辭藻華麗,脂粉氣濃厚,多是些淫詞豔曲。隋煬帝弒父殺兄奪得帝位後,為了滿足荒淫生活的慾望,帶頭製作充滿色情的宮體詩,在楊廣的推崇下,當時很多本來就熱衷於宮體詩的作者,更加沉醉於這種淫豔的吟唱中,形成一股詩壇上的濁浪。

    境界深遠,在人世,觀宇宙

    在這樣的一種背景和傳承下,張若虛的詩歌就是一股清流,遺世獨立,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不關注男女之間的情事,不糾結個人喜怒哀樂和得失,不傷春悲秋,也沒有壯志未酬的憤懣和哀怨,它脫離前幾百年和後幾千年個人和家國的各種情懷,直接上升到自然和道的境界,有一種宇宙的宏闊之感。

    春江花月夜,五個字,每一個字都是一個獨立的景色和景象,是神奇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寫照,他用一種宏大的宇宙觀和變化發展觀看待這個世界,發出了“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的感慨,我們每個人都極其渺小,生命何其短暫,然而月亮永遠是這個月亮,照耀的人每一分一秒都不一樣,也許這一秒你還在,下一秒你就消失,再下一秒又有新人出生,唯我們不斷變化,大自然和月亮卻年年如此,不曾變過。

    我們拿這首詩歌和李白的蜀道難,王勃的滕王閣序來比,蜀道難說盡了蜀道的奇、險峻、難以攀登,但緊扣“難”這一字眼,我們很容易把握其思想,王勃的滕王閣序述說了個人的報國和建功立業的壯志,境界也比較高遠,然而終究脫離不出個人的情感和得失,立足於“小我”之上,相比之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更像一種哲理的表述,是一種放之天下皆準皆可用的哲理,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質——變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哲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甚至是所有學科之母的原因,因為所有學科都建立在對事情本質的把握和思考之上。

    這種純粹哲學觀的表達,在古代是極其少見的,大多數詩歌是在個人情感的基礎上,進行一點哲理式的昇華,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這種淺顯的昇華難以具有系統的哲理意義,更多的是為個人情感做鋪墊罷了。可以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更靠近老子的樸素唯物主義,更接近老子所說的“道”,這是其境界蓋全唐最重要原因之一,這麼分析,我覺得不僅蓋全唐,甚至在古代所有詩歌排名都可以位居前列,或者可以完全剝離出詩歌範疇,單獨作為一種特殊現象來對待,因為其境界之高之深遠,完全超出平常詩歌的作用和意境,不屑與凡夫俗子的詩歌為伍了。(個人意見)

    分析完意境,還有其音律,用詞等方面也拍案叫絕,在這裡不做分析,網上亦能夠查到,感興趣的可自行了解。

    另外,這首詩歌是真正需要鑑賞者具備一定的歷史學識和哲學理論,從這兩個角度來把握這首詩歌,方能瞭解其精妙之處,也就不難理解聞一多先生為何稱讚其“孤篇蓋全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足球隊的9號、10號、11號,哪個在球隊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