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99487546343

    韓愈認為統治人才需要具備“德與藝”兩方面條件。從兩者的內在關係看,德是藝的思想基礎,藝是德的體現手段。德比藝是更為根本的條件。如文學寫作與道德修養的關係,道德修養是文學寫作的根本前提,“夫所謂文章者,必有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實。實之美惡,本深而末茂,形大而聲宏,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因此要像古代偉大作家一樣寫出流傳千古的文學作品,一定要特別重視道德修養,以道德修養為根底,才可能有光輝的文學作品。韓愈在教育實踐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韓愈認為道德根源於人性,基本內容是仁、義、禮、智、信五項道德準則。五項之中最主要的是仁義兩項。仁義是全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人有沒有道德,其區別就看他存仁義或棄仁義。仁義並非高不可攀的目標,只是實行對人類的博愛而已。道德教育以仁義為核心,有道德修養的人,必定是“內仁而外義,行高而德巨”。韓愈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吸收前人的道德修養理論,總結自己的修養經驗,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修養要則。“責己重以周,責人輕以約。”他主張要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對待別人,協調我與人的關係。要協調關係,對自己的要求應當全面而嚴格,以鞭策自己不懈地提高道德修養,對別人的要求應當寬鬆而簡單,別人也就樂意為善或改過從善。而現實的情形恰好相反,一般人對別人要求求全責備,對自己要求則很低很少。他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和危害作了分析,認為根源是怠和忌,怠者對自己沒有要求,不能提高品德修養,忌者害怕別人品德修養獲得高度評價,而對別人進行詆譭。韓愈關於責己和待人的思想,是孔丘“躬自厚而薄質於人”思想的繼承和發揮。“思省自勉”,道德修養的關鍵在於從主觀上提高認識,需要個人認真深入地反省思考。他在《進學解》中說:“行成於思,毀於隨”。德行的成就在於認真深思,毀壞就在於放任自棄。因此應當經常與道德規範進行對照而反省自己的行為,對不合仁義規範的行為,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也應當感到後悔,防止再犯。他認為在道德面前有君子與小人之別,不成為君子,便落為小人,一切都取決於自己。“賢不肖存乎己……存乎己者,吾將勉之”,要在主觀上保持一種上進心,勉勵自己成為道德修養高的人。“知過能改”,韓愈認為對待過錯也是一個道德修養問題。過錯不僅是已經表現出來的言或行,沒有表現出來的心思不正也是一種過錯。他說:“所謂過者,非謂發於行、彰於言,人皆謂之過,而後為過也。生於其心,則為過矣。故顏子之過,此類也。不貳者,蓋能止之於始萌,絕之於未形,不貳之於言行也。”有些人犯了過錯已有認識,對改正錯誤持什麼態度便成為重要問題。他說:“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較積極的態度應是勇於改過,改過是為了不再有過,應該受到讚許。

  • 2 # 竹之韻天東哥哥

    一說到韓愈,很多人馬上想到的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殊不知,韓愈的身份除了文學家還兼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貢獻就不得不提到他的“道統”論。

    首先,談一下道統論。何謂道統?就是指以儒家的仁義道德為系統理論的一種學說。在隋唐之際,儒釋道三者合流,但爭奪正統教派的鬥爭還在繼續。特別是當時寺院經濟的發展,使佛教勢力在全國範圍內佔據強有力的地位,相比於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霸道地位,此時的儒家勢力有點暗淡黯淡。基於此,韓愈攘斥佛老,以儒反佛,在國內掀起了重振儒學獨尊地位的大旗。事情源於唐憲宗的一項活動,這為皇帝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卻派宦官將陝西法門寺所藏的一塊佛骨迎入宮中供奉,還讓各寺廟輪流供奉。其實,這只是一個導火索,但韓愈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上書皇帝,說這是傷風敗俗,傳笑四方的醜事,建議皇帝趕緊燒了,以絕後患。這一說卻是撞槍口上了,皇帝那麼崇佛,韓愈卻和皇帝對著幹,當然是沒有好下場的。大概是出於韓愈的好人緣,皇帝本來是要賜死的,但群臣都幫著他說話,就免除一死,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於是遙想當年還背過這樣一首詩:一封朝奏就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豈將衰朽惜殘年?當時根本不懂當時的歷史背景,現在明白之後覺得韓愈真是一位英雄,這種與世界為敵的態度令人可敬。(與佛教勢不兩立)

    韓愈為什麼那麼跟佛教過不去呢?原因有三:其一,佛教(也包括道教)對國計民生傷害巨深。本來士農工商四民的物資就不怎麼夠,現在蹦出來和尚和道士,他們這些人還不幹活,坐享其成,給那些窮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對此,四民中的韓愈,看不慣這些人強盜行徑,於是就替百姓發聲了。其二,推崇佛教對於之前建立的聖人文化就是一種毀滅。韓愈是受儒家文化薰陶下長大的,而且受益於儒家文化,因此,他對儒家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佛老想鳩佔鵲巢,門兒都沒有。其三,佛教破壞五倫綱常。這個很好理解,本來一家幾代同堂好好的,結果歸入佛門之後呢,你懂得啦。這樣,他就以儒家的封建綱常倫理道德來批判佛教的出世倫理。說實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馬遜kindle voyage分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