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鶴鳴於旦

    戒尺,是形式,懲罰,是表象,唯有深入心靈的教育才是本質。孔子弟子三千,儒家傳統數千年,可誰又聽聞過聖人身邊有戒尺?我並不贊同戒尺迴歸學校,也不贊同戒尺到了老師手裡就是歷史倒退的言論。任何事都有前因,現代教育關乎每個家庭的重要生活基石,大家積極參與探討,本就是巨大進步。

    當文字文明出現的時候,接受教育者,僅僅限於權貴階層,嚴格意義上說屬於特殊教育。即便到了封建制度後期,讀書依然是窮苦百姓的奢望,所以寒門學子一登龍門後身價百倍是目不識丁的低層人民的期待。私塾先生的戒尺並非是個人意願,而是產生於家長的期望,家庭奉上了先生束脩,自然期待子女學有所獲。然而學子良莠不齊,學生有被退學的風險,為了警戒學生在受教時的行為,授予先生戒尺應運而生。戒尺應用的後果是:省掉了先生和家長的精力與麻煩,在戒尺的隨意侍候下,學生倒是循規了,可卻成了老師、家長所要的教育理念下的複製品。學生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創新,也失去了社會科技發展。現在我們科技落後於發達國家數十年,戒尺教育模式,實在不無罪過。新中國成立後,普通百姓的子女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戒尺廢除了,但僅是全民掃文盲式,實行的基本上是百分之十一的精英教育。那時候經濟欠發達,家庭孩子多,父母的要求與責任相對低階粗放,家校矛盾糾紛少之又少。改革開放並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後,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百分之十一的精英教育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普及教育。分歧終於在獨生子女時代暴發,隨著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更助推了此種分歧的升級,如何化解教育發展方向的問題成了國家、學校、家長的雞肋,直至今天,也沒有一部令各方都能接受能滿意的教育大法典。

    然而牽扯雖多,畢竟萬事得有規矩。何為規矩?方池圓塘是也。池塘蓄魚蝦,岸邊生草木;深山育大樹,儲國之棟樑,此是萬物生長之規律,亦是方圓成規矩的原理。老師教育學生,本著"有心為善,雖善不獎;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理念,尊師重道之風必然昌順,若悖此義,則世風必日下!

    作為家長,以身作則的責任不能一推六二五,也不能對學校老師要求過苛,孔門弟子三千,有名有姓的,亦只留下七十二。時代不同了,潮流也在改變,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日子巳經作古,我們的孩子們已經可以成材於許多新的領域。放棄墨守成規的戒尺形式,著眼於孩子的個性魅力,因材施教,培育學子胸懷大局的良好精神才是國家和家庭的根本。

  • 2 # 朶朶媽媽成長記

    現在的孩子不僅難管,還屢屢出事,有的玻璃心,有的頑劣殘暴,總之,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

    管嚴重了,怕孩子玻璃心,想不開;管鬆了,孩子們天不怕地不怕,事故頻出,有些孩子竟然敢剝奪別人的生命。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職責,可是如果父母缺席或忽略、縱然孩子的成長,就會出現孩子難管的問題。

    離開家庭,學校就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孩子在學校的日常行為和習慣的養成都有老師來監督,是孩子的第二任家長。可是,隨著法律對教師行為的約束,教師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只好採取保守的方式,遠離法律的底線,對某些孩子的約束和震懾力大打折扣,起不到約束和指引的作用。

    把戒尺還給老師,但是家長不能推卸掉自己的主要職責,應該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動,共同約束規範孩子行為,減少孩子誤入歧途的機會。

  • 3 # 當代師說

    必須把戒尺還給老師,同時,家長也必須有一把戒尺,沒有懲戒,包括學校和家庭教育,都將失敗,而且,越來越多的事件和悲劇,都已經證明了,這就是真理!

    在沒有懲戒教育下的孩子是社麼樣的呢?是無法無天,是玻璃心一不小心就碎。現在,不但是家庭裡驕縱溺愛,還要求學校也跟驕縱溺愛。有的家長為此還頗為冤屈:我沒有驕縱沒有溺愛啊,你可知道,不敢管,不讓老師管,這些,本身都是一種驕縱。

    這樣的結果,孩子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方向是無法無天,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規則,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逆我者,父母親人也一樣殺戮戕害,這樣的例子隨手可拾。

    另一個方向是玻璃心,禁不起一點點挫折,動不動就是要死要活的,離家出走,跳樓跳江,不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現在有一種很時尚卻是十分錯誤的做法,以保護隱私為藉口,對孩子什麼都不能問,連成績都不能公開。

    學生學習成績本來就不是什麼隱私,現在隱私越來越多,溫室裡能培養出什麼參天大樹,見到稍微強烈一點的Sunny,就是蔫了,遭遇一點風雨就掛了!這些,並非孩子的錯,而是我們規則、成人的問題,而且,這問題,很嚴重!

    保護和縱容,愛和溺愛,是應該有明確的界限的,一些所謂的專家,搖唇鼓舌,真不知道要把孩子們推向何方!

  • 4 # 我是杜佩玉

    所有試圖把戒尺還給老師的人,都是在出一個餿主意。

    教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有著時代的特點,這個時代就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就是一個臉皮厚才能生存下的時代,所以說我們在用以前的思維方式來解決現在孩子的課堂教學秩序的話,肯定行不通。

    另一方面社會發展也督促了老師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形式,改變著老師的課堂教學語言風格。

    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也應當是平等的,所以當我們把握住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就會放棄一些所謂的體罰思想,畢竟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和家庭共同責任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承擔的責任非常有限,完成了知識的傳授,完成了孩子基本的道德培養,一些更復雜更嚴重的問題,留給家庭,留給社會,也許是更好的一種方案。

    拿到手中的戒尺肯定會用上去,結果用的時候會遭來各種不利的影響。

    所以老師千萬不要拿回不應當屬於自己的東西,守住自己的品德,守住自己的職業道德,守住自己手中的權力。

    任何一個時期孩子上學都非常難管,不僅僅是現在社會的孩子,所以使用先進或者與時俱進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加強家校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象主義源於哪種藝術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