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康熙王朝裡講了大阿哥和太子的爭鬥,為什麼沒講九龍奪嫡?
6
回覆列表
  • 1 # 王斌兔斯基

    因為即使是以演義歷史為主的電視劇,也是有其現實的中心思想的。康熙王朝的中心意義就是兩個字:統一。

    大家看康熙王朝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整部康熙王朝都是在將康熙如何滅三藩,收臺灣,平準噶爾部。至於其他,都是這三個統一大事裡的插曲而已。

    特別是在真實歷史上,九子奪嫡也只是一個名號,真正的皇位爭奪是發生於四阿哥和八阿哥兩個集團之間的,其他阿哥要麼做壁上觀,要麼投靠了這兩個主要競爭者的集團裡。所以真實歷史上,是二虎相爭,不是九子奪嫡。

    再者,需要注意的是,雍正王朝這個電視劇是1999年就上映的。康熙王朝是2001年上映的。要知道,在雍正王朝的前幾集裡,已經把九子奪嫡的事情講過一遍了。實際生活中,剛過兩年,導演肯定會對觀眾的感受做考慮,肯定就不會再重複一遍九子奪嫡的事情了。

    而且,即便是雍正王朝,也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就像康熙王朝是表達統一的中心思想一樣,雍正王朝是要表達整頓吏治的中心思想。

    所以,大家雖然被現在的清宮劇給養的眼刁了,喜歡看各種宮廷鬥爭,女人之間爭風吃醋。但是在小二十年前,人們更喜歡看的還是關乎國家民族大事的電視劇的。因此,九子奪嫡不會成為康熙王朝電視劇裡的主要內容。這是考慮過當時人們觀賞品味的。

  • 2 # 漂亮鎖骨

    《康熙王朝》為什麼沒講九龍奪嫡呢?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經典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已經重點描述了九龍奪嫡事件,並且刻畫得深入人心、難以超越。

    《康熙王朝》重在凸顯“千古一帝”豐功偉績

    電視劇《康熙王朝》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的傳奇一生,透過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雅克薩自衛反擊戰、親征葛爾丹等大事,凸顯了康熙“千古一帝“的光輝形象,重點在於強調和肯定康熙為國家統一做出的貢獻。

    至於大阿哥與太子的奪嫡之爭,表面上是兩個阿哥的爭鬥,實際上背後是索額圖與明珠的黨爭,歸根到底是康熙對於不同政見、路線的取捨,重點仍是康熙。

    盛世之下,積弊叢生,阿哥們覬覦皇位,已經是康熙晚年的光景。在這樣一部以康熙為大主角的正劇中,九子奪嫡作為廣受關注的歷史事件,不可能完全忽略,那就點到為止。這也是影視劇有詳有略的表現手法。

    經典一般難以超越,不如另創一個經典

    相信熟悉《康熙王朝》的觀眾,不少應該也都看過《雍正王朝》。兩部電視連續劇都是根據二月河的長篇歷史小說改編。二月河創作了“帝王系列”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

    從二月河的小說來看,《康熙大帝》最後一卷《亂起蕭牆》講述的故事,與《雍正皇帝》第一卷《九王奪嫡》異曲同工,都圍繞康熙兒子們明爭暗鬥爭儲之事展開。但就寫作而言,《九王奪嫡》更勝一籌。

    這三部歷史小說中,最受歡迎的是《雍正皇帝》,最早被拍成電視劇的也是“雍正”。由胡玫導演,焦晃老爺子、唐國強等人主演的《雍正王朝》,已然成為經典,如今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這部號稱看了十幾遍都不會膩的《雍正王朝》是1998年出品,1999年上映。而《康熙大帝》是2001年出品、首播。

    顯而易見,《雍正王朝》從時間上早於《康熙大帝》。既然雍劇已經先聲奪人,詮釋演繹了精彩紛呈的九龍奪嫡事件,觀眾們容易先入為主,康劇自然要另闢新徑。

    相比於雍劇,康劇的感情戲明顯增多,不管是玄燁與孝莊的祖孫情深,還是與蘇麻喇姑的情感糾葛,想必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觀眾的需要。

  • 3 # 林林200817226

    康熙王朝,主要是肯定康熙在位61年文治武功,對內鞏固統治,發現經濟,對外平三藩,收臺灣,征討準格爾,對國家統一作出了傑出貢獻,此劇重點歌頌的就是康熙對中國的領土完整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但裡面並不是完全沒有涉及九龍奪嫡,明索兩人的明爭暗鬥就是九龍奪嫡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 4 # 殿前司都點檢

    九龍奪嫡主要也就是老大和老二斗,老大技術太低,老八和老二斗,幹掉了康熙欣賞的老二,老八也傷了康熙的心失了資格最後讓老四撿了一個便宜。(勢力最大的是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是一夥的,老十四可能還有點想法。老大自己,老三自己。老四老十三一直表現是跟著老二的最後還是看命呀)

  • 5 # 史味人生

    看一下二月河原著小說《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的分卷,就很清楚了;

    畢竟《康熙王朝》是根據《康熙大帝》改編的電視劇,只不過這個編劇的水準有點尷尬。

    原著小說分為4卷,根據電視劇劇情分別是“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徵繳葛爾丹--奪嫡之爭”,可以看出原著小說著力描繪的本就是康熙一朝的“圍繞康熙”發生的一系列大事。

    而九龍奪嫡雖然發生在康熙一朝,但是卻並非圍繞康熙展開,因此在《康熙王朝》電視劇中也僅是略微提一下太子和老大的“些許不合”,其他就避而不談了。面面俱到就是“處處泛泛”。

    再看一下《雍正王朝》的原著小說,分為三卷,按照電視劇劇情分別是“九龍奪嫡--三條新政&年羹堯--八王議政&弒子”。

    其中最著力刻畫的就是九龍奪嫡,因此《雍正王朝》第一集從康熙46年開始,到第20集繼位,用了幾乎半數劇集來描繪“奪嫡之爭”,圍繞5.6個事件,將各人物性格描繪的淋漓盡致。隱忍的老四、俠王老十三、假“賢”八阿哥、小聰明老九、糊塗老十、萌萌噠大阿哥、無法無天老十四等,甚至每一個配角都有始有終,很多眼神戲,頗有年代感。

    因此《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側重點。既然是根據小說改編,則整體框架也是不便大動的。只不過“劉和平大師”和“朱蘇進大師”兩個編劇的水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兩部劇的細節真功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賽爾號荒獸現在一共出來多少個?哪個值得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