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岱岱媽媽

    可以說隨時都可以給孩子陪讀,有的人胎教就開始了,孩子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生理髮展,所以在一歲多的時候搶書,玩書也是很正常的,可以選擇紙板書洞洞書讓孩子探索。

    閱讀重在堅持,不在乎那一刻開始的。我們寶寶六個月開始陪讀,現在她已經三歲半了,這幾年我們一直堅持,孩子已經有了讀書的習慣,自己也能專注看書較長時間。

    其實,說來,讀書對於小孩子從最開始的玩具,已經變成了瞭解更大世界的密碼,畢竟沒辦法帶她去看整個世界。同時呢,孩子在看書的時候能夠找到樂趣,找到自己的小世界,這是誰都給不了的。

    我喜歡看書,當初之所以堅定的帶娃讀書,完全是因為自己收益頗深,任何解決不了的問題,解不開的心緒,書裡都有答案。我想,這恐怕才是我最想帶給孩子的了!

  • 2 # 桐寶幼兒詩詞故事

    一歲內都可以進行繪本閱讀了。只是她不會給你反映,但孩子會吸收你給她讀的所有東西。月齡小的孩子,你可以用顏色形狀的立體書,月齡大一些,可以用不同材質的,軟的硬的來刺激孩子的觸控感覺。

    隨著時間越來越大,就可以慢慢看帶圖畫的繪本,一頁就一句話的那種。

    三歲以上可以看帶情節的帶圖小故事書。

  • 3 # 愛宥

    搶書是很正常的現象。擔心書被撕壞的話可以買一些布書或者那種小本的卡片書,布書撕不壞,卡片書比較便宜。

    一般七八個月大其實就可以給孩子看繪本,繪本的紙質一般也很硬,這個時候大多都是以你讀為主,孩子可能不會跟著你的節奏,你也可以在他一邊玩的時候一邊給他隨便讀點故事,記得我那會給他讀的是《給孩子讀詩》,再就是那些貼圖,卡片,可以讓他指認物品,小動物,汽車之類的。

    慢慢的,當他被你的情節吸引之後他會跟你一起看書聽。他也會表現出自己的喜愛,能走路了也可以帶去圖書館給他選書。而且,父母的聲音很迷人哦,孩子會很喜歡的。

    有個小提醒,我們給孩子讀繪本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知識性太強可能就不太適合,畢竟還在小的時候還是要尊重天性,不管孩子能接受多少,一次能有多少不同,堅持下去,就會有讓人驚喜的收穫的。

  • 4 # 山在鍋邊

    首先給孩子讀繪本沒有年齡的區分,有的孩子在襁褓中父母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了。

    第二,如果父母擔心孩子撕爛繪本,可以購買撕不爛的繪本給孩子閱讀把玩。孩子不認識字,可卻能記住記住父母讀繪本對應圖畫的章節。

    第三,讀繪本有利於孩子感官發展,語言發展。

    家長朋友堅持給孩子讀繪本吧!

  • 5 # 福鼎人

    給孩子讀繪本,最好滿月以後開始給他讀繪本。每天最少一則故事… 以下我的視訊回答:

  • 6 # 小王子養成系

    寶媽可以在帶娃的過程中觀察下,如果寶寶最近喜歡摸東西,比如喜歡有畫面的東西,或者摳摳撕撕,說明寶寶已經開始探索世界了,我們就可以試著讓寶寶嘗試觸控書或者翻翻書,根據寶寶每個階段的足球期適當配合會更好的激發寶寶大腦改變,讓寶寶慢慢喜歡上讀書。

    關於寶寶撕書,其實也是寶寶探索的一種表現,寶媽完全不用著急,因為我們給寶寶讀繪本的目的,除了讓寶寶熟悉繪本,為了以後讀書建立興趣之外,還可以鍛鍊寶寶的專注力,鍛鍊寶寶手指的精細動作,首腦協調。

    寶寶撕書並不代表不喜歡書,可能一歲多的寶寶剛接觸書,把書當了玩具,在慢慢探索,建議家長在這個時期選擇硬質的繪本,並生情並茂的在給寶寶翻書的時候發生講解,讓寶寶瞭解到原來書裡有更多的可以探索的東西,慢慢寶寶就會從撕書過度到翻書了。

  • 7 # 果汁育兒

    一歲孩子,你拿什麼新鮮東西他肯定想先看看,買回來的繪本儘量先用合適方法消毒,然後拿給孩子讓他自己去看看摸摸,同時你也可以自己拿一本讀,慢慢做引導

  • 8 # 享受育兒藝術

    不足一歲的寶寶便可以給他讀繪本了。給寶寶讀繪本不是說一定要到幾個月才可以,前期是需要慢慢引導的,有情節的繪本也是隨著孩子進入狀態後慢慢開始進行的。

    剛開始是可以給他看些識物的卡片書或者布書的。當孩子可以自己盯著書上的內容看一會的時候就可以給他讀繪本了。

    剛開始孩子肯定會搶書的,先不要著急,他在搶書的時候你可以給他講書中的故事。或者你可以給寶寶讀或者講他翻到的那頁內容,你覺得他沒聽,他其實都記在心裡了。

    搶書就讓他搶吧。你可以接著說的,只要他沒有把書扔出去。但剛開始每次不要堅持太久,孩子看書也是要看心情的,他想玩的時候就讓他玩吧!

  • 9 # 愛分享的曉媽

    我家寶寶是1歲左右正式開始讀繪本得,1歲之前我們有接觸過早教卡片之類,偶爾會拿給他看,上面得圖案和顏色搭配能夠吸引他的注意力,後來就入手了繪本,每天晚上陪他一起看。

    如果孩子剛開始接觸,搶書自己看,不要制止他,讓他自己去翻閱就可以,可能裡面的一些圖畫非常吸引她,那我們就可以把圖畫上得事物告訴他畫的是什麼,如果是動物我們就可以發出一些聲音來激發他得好奇心,讓他對閱讀更有興趣,剛開始寶寶可能不太配合,也不會看很長時間,這些都不要擔心,耐心堅持幾天就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哦!

  • 10 # 隨心育兒說

    個人覺得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甚至可以追溯到孃胎裡,就可以給孩子讀書,讀繪本了。這個時期不是要孩子一定要安安靜靜地讀看聽,而是為了給建設這樣的一個環境和習慣薰陶。

    在我們家,親子閱讀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有時候是我在讀,孩子在玩,這種情況別看孩子好像不專心,但是孩子真的有在聽,比如我有些地方讀得和之前不一樣了,他會糾正我;或者是某個地方比較有趣,孩子也會評論下,說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我覺得親子閱讀種要的是輕鬆愉快自在,而不是強迫,不是循規蹈矩地要求。所以,孩子在父母給他讀書的時候總是搶書那就給他拿著吧,玩書的興趣會慢慢變成閱讀的興趣的,關鍵是家長的保護和引導。

  • 11 # 童童講繪本故事

    給孩子開始閱讀繪本,越早越好,你越早開始,做起來越容易,效果越好。

    當給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朗讀繪本時,這時候的嬰兒行動力有限,不會翻書、撕書,也沒有能力把書搶走,更不能跑得遠遠的,只能老老實實地躺在那兒聽你朗讀。所以給這個年齡階段的嬰兒朗讀繪本會容易得多。

    而隨著嬰兒逐漸長大,精細動作和大動作能力也在不斷髮展,嬰兒開始逐漸有能力撕書、翻書、搶書,甚至可以到處爬、跑,想讓這個時候的嬰兒老老實實坐著聽你朗讀繪本肯定要困難得多。你家孩子一歲多了,這個時候給他讀書,出現搶書也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很正常的行為。所以越早開始給孩子朗讀,會越容易。

    如果,已經起步比較晚了,那又該怎麼辦呢?

    要逐步教導,培養孩子聆聽不會在一夕之間學會。

    給孩子閱讀時,孩子出現的撕書、翻書、搶書等行為都可以歸根於寶寶的注意力不夠專注上。幾乎所有此類研究都發現,嬰兒看書時的注意力平均只能維持3分鐘,然而每天數次的閱讀,通常可以使一天的閱讀時間積累到30分鐘。雖然有些一歲大的孩子可以一次聽30分鐘的故事,但那只是個別的情況。

    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在一夜之間就可以建立的,而是通過一分鐘一分鐘、一頁一頁,一天一天的努力逐漸建立起來的。如果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做為父母一定要有付出巨大投入和精力的覺悟。

    另外在閱讀中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讓孩子更容易愛上繪本

    一、選擇各種好玩的機關書。

    什麼是機關書?

    機關書是指有翻頁、立體、轉盤、挖洞、觸控等各種互動機關的繪本。這些花樣百出的小機關能吸引寶寶的眼球,從而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

    寶寶閱讀這種機關書時,設計巧妙的各種機關會吸引寶寶用自己的小手進行探索、猜測、觸控等,鍛鍊了寶寶運用大腦、手和眼的協調能力,同時還能發展和提升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與判斷力。爸爸媽媽在與寶寶共讀這類機關書時,可以一邊帶著懸疑的口氣講述,一邊引導寶寶尋找機關、發現答案。

    二、選擇貼近寶寶生活的繪本。

    嬰幼兒的認知、理解能力有限,只有最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的內容,才最能引起他們的共鳴,產生閱讀興趣。當寶寶看到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現在繪本上時,不僅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和親和力,還能更易於理解。所以要給寶寶選擇最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的繪本。

    認知類繪本

    一開始給寶寶看的繪本,主要是幫助寶寶用自己的眼睛掌握、確認“事物”的本質,通過繪本上的圖畫,寶寶可以清楚地認識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是用真實的事物,來確認在繪本中所看到的。

    每天我們幫她穿衣服時,都會告訴她,現在穿褲子……再穿上襪子……,所以,當她看到《衣服衣服捉迷藏》這本書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拿繪本中的內容與自己之前的經驗相比較。比如翻到褲子這一頁,我會告訴她這個小哥哥在穿褲子,然後指指她的褲子,她就明白了。

    很快她還能舉一反三了,每次一看到這頁,她不僅會指自己的褲子,還會再指指我的褲子。爸爸媽媽在給寶寶選擇這類繪本時,要選擇能表現事物真實面貌的繪本,不要因為個人喜好選擇那些有不自然的鮮豔色彩、畫得像玩具一樣可愛,完全感覺不到事物本來特性的繪本。

    三、角色扮演,神奇的親子閱讀魔法。

    對於一歲以上可以和父母對話的較大些的寶寶,可以試試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讀繪本。

    只要用了這個方法,即使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繪本,也會讓寶寶立馬對它愛不釋手。

    在雪球不太想讀繪本的時候,我會更多地使用這種方法。

    什麼是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孩子通過想象、模仿等方式再現現實生活的一種遊戲。孩子們最愛玩的“過家家”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角色扮演遊戲。

    對於孩子來說,事實與想像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角色扮演遊戲,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現人與人關係的機會,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

    通過這面鏡子,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大有好處。

    角色扮演遊戲的最大魅力在於它能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不斷去探索去創造,從而獲得更多經驗和學習的熱情。

    也因此,角色扮演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們最樂此不疲玩的遊戲。而且,他們天生就會這類遊戲。

  • 12 # Sunday媽媽暢所育言

    當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我們都會放一些輕音樂、故事來進行胎教,有的爸爸媽媽甚至會每晚隔著肚子和寶寶說說話,讀讀書。

    孩子出生以後,想和寶寶進行親子閱讀,會發現寶寶會有搶書、蹬腿、甚至啃書、撕書等行為,這不是寶寶不乖,其實這也是寶寶用他們現階段掌握的能力在和我們互動。

    每天的親子閱讀時間,是家裡最嗨的時刻,各種有趣的畫面出現在眼前,怎麼讓孩子不興奮?從陪孩子看書以來,搶書、撕書我都經歷過,現在已經過渡到了喜歡的書翻著翻著破了,然後自己拿膠帶粘好。

    什麼時候開始進行親子閱讀?

    0-6個月:這時候寶寶睡覺的時間比較多,眼部肌肉還在發育中,儘管可以看見,卻只能看見離他們很近的東西。

    6-12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運動能力發展迅速,坐、爬、站、走走,慢慢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眼前的世界,這個階段我選擇了一些撕不爛的布書,可以定期清洗消毒,就算看到畫面突然把書塞嘴裡了也不用太緊張,當然在這個階段看書的時候可以逐步建立規則,寶寶撕書、扯書的時候可以讓他停下來,告訴他不可以,慢慢的就能聽懂,

    12個月以上的繪本可以由簡到難,字數由少到多,2歲以內繪本選擇最好以互動性強的為主,這個階段不在乎學到多少顏色、多少形狀,而是教他如何使用身體的各項技能,例如:《點點點》這本書在2歲左右是我家每日必打卡書籍,當繪本可以和孩子產生互動,興趣就產生了,點一點,搖一搖,摸一摸,吹一吹,通過簡單的指令就能讓大大小小的點產生神奇的變化。

    24個月以後:這個時候慢慢的會形成自己的愛好,比如:挖掘機、恐龍等,這時候我會根據他的愛好選擇一些書籍,家裡三個書櫃,有一個書櫃已經塞滿了各種恐龍繪本。

    當孩子對書不感興趣怎麼辦?其實初期看書還是挺考驗家長演技的,誇張的語調和聲音可以快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讀到開心的地方可以跟著書中一起蹦蹦跳跳,讀到傷心的地方,可以一起委屈的擦擦眼睛,孩子可以感受到書中傳遞的喜怒哀樂。當他在翻書時,儘量不要去打擾他,也許他動作大大的比較粗魯,相信他一定很想變溫柔,他的手部精細動作在慢慢的發育完成。保持耐心,一本書讀20遍,30遍,100遍,這是常有的事情,因為這本書引起了他的思考,或者我們讀書時的某個動作讓他感覺十分有趣,所以耐心的配合。靜待花開,不用急著過早的強迫孩子讀唐詩、兒歌、認字等,一切以興趣為主,也許在看好玩的恐龍讀物時,他已經在慢慢的識字了。

    孩子多大可以開始給他讀繪本?試圖給1歲多的孩子親子閱讀總是被搶書怎麼辦?

  • 13 # 修行小魔女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嬰兒與繪本的關係,定位在促進親子關係和加強心靈溝通等嬰兒成長過程中必需的助力,或者是將繪本視為增加嬰兒語言的視覺素材。父母在陪讀繪本的過程中,特別是母親,用最自然,發自內心的愛和溫暖生動的語音語調來來和嬰兒期及幼兒期的孩子溝通交流是最最重要的。

    其次,讀繪本的姿勢也很重要。母親可以懷抱著孩子,念圖畫書給孩子聽,這個時候,大人與孩子有肌膚的接觸,有需要的交流,有心靈的溝通,這種感覺是幸福的。另外,在親子共讀時,孩子不僅在繪本中獲得了語言體驗,而且通過繪本中不斷重複的動態“遊戲”,還可以產生更好的效果。

    其三,繪本的選擇。父母最好選擇那種形狀真實,畫面優美,而且插畫色彩調和的圖畫書。例如迪克-布魯納的《米菲》系列,小熊寶寶繪本系列,幼幼成長圖畫書-考拉寶寶系列,巴巴爸爸經典系列還有《噗噗噗》《好餓的小蛇》《猜猜我有多愛你》《動物的媽媽》《點點點》《小藍和小黃》《從頭動到腳》等等,這是我在故事媽媽學院學習時,老師推薦的,在這裡也分享給你。

    最後,也是每位爸爸媽媽應該知道,讀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以輕鬆自由的姿態,把繪本或者書看成有趣的東西,把讀書當成快樂的事情。不要讓孩子配合繪本,或者強迫孩子接受繪本,而是自然引導孩子進入繪本,讓孩子用活力和好奇心,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從繪本中暢遊收穫。

    你說1歲多的孩子在親子閱讀時總是搶書,你可以從親子閱讀時間地點點是否選擇的合適,繪本選擇是否是你家寶貝喜歡的繪本,你和寶貝親子閱讀時姿勢如何還有親子閱讀時是否繪聲繪色有吸引力等等方面改善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收穫了親子閱讀,收穫了幸福和愛,收穫了成長。

  • 14 # 屹童 EnableKids

    1. 閱讀興趣的培養越早開始越好

    從孩子大約6個月大時,我就開時陪他們閱讀一些經典的低幼繪本,也利用一些翻翻書、洞洞書等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

    孩子小時候,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這書看起來很漂亮啊?能吃嗎?味道如何?香不香?能撕一撕嗎?”這些都可能是寶寶的想法哦。所以媽媽要儘可能引導孩子,告訴他們,書是用來看用來讀的,不能吃也不能撕。當孩子要吃書、撕書、搶書的時候,溫柔而堅定的制止,很快孩子就會懂的。

    2. 儘量給孩子讀優秀的繪本

    繪本市場良莠不齊,如果給孩子讀到一些盜版的、製作粗糙、質量低下的繪本,不僅是時間金錢的浪費,也會破壞孩子的興趣。

    國際童書大獎得獎繪本(如凱迪克、凱特·格林納威、安徒生、博洛尼亞等獎項)

    關注一些童書推廣人的推薦(比如楊政、粲然、三川鈴等)

    口耳相傳的優秀繪本(比如經常出現在各大書單的書)

    孩子感興趣的領域(比如有孩子喜歡交通工具、公主、探險、動物主題等等)

    3. 持之以恆

    陪孩子讀繪本不應是心血來潮,而應該作為一個習慣來培養,這需要家長持之以恆。其實每天陪孩子讀3-5本繪本,只需15-30分鐘時間,一年下來孩子就能閱讀一千本以上的繪本了。

    4. 0-3歲低幼書單

    0-3歲的寶寶,選擇合適的內容,是他們能否專注讀書的關鍵,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低幼書單的,這裡就大致羅列一下:

    幼幼成長圖畫書(林明子)

    宮西達也嬰兒圖畫書系列 (宮西達也)

    我爸爸、我媽媽 (安東尼·布朗)

    蹦!(松岡達英)

    噗~噗~噗~(谷川俊太郎)

    大衛不可以(大衛·夏農)

    誰藏起來了 (大西悟)

    天亮了,開啟窗子吧

  • 15 # 有個盒子育兒記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我家寶寶四個月開始,我就開始嘗試給他讀繪本了。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是能和小嬰兒互動的活動太少,讀繪本比較能消磨時間,另一方面從嬰幼兒早期教育來看,讀繪本對寶寶大腦發育、視覺聽覺發育都有好處。

    剛開始,寶寶只能看5分鐘,吃書啃書是常有的事。七、八個月的時候,可以坐得久一些,開始撕扯書,但偶爾會吱吱呀呀,對感興趣的有明顯反應。到現在十一個月,每天一次可以看十五分鐘繪本,會自己翻頁、推拉書裡的機關,會模仿書裡的叫聲,會聽著聽著咯咯笑。老母親表示,堅持了七個月,每天都讀繪本,也算頗有成效了。

    我自己的在實踐親子閱讀時,有幾點認為比較重要。一是和孩子面對面的讀繪本,而不是讓孩子坐在懷裡看不到大人的臉,這樣更有助於和孩子交流以及觀察孩子的反應。二是在讀繪本時,表情要誇張,聲音要有起伏變化,必要時還可以加入動作,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三是在讀繪本前,要做好功課,比如可以引入什麼合適的兒歌,對每一個畫面有哪些延伸,試想自己都講得沒意思孩子怎麼會願意聽。

    最後,我還想強調的是,親子閱讀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選擇孩子喜歡的繪本,比如發聲書比較能讓孩子靜下來看,那就從發聲書入手,不必非強迫選擇所謂的網紅啟蒙繪本。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切勿操之過急。

  • 16 # 蒙多奇科學養育

    經常有媽媽有疑惑,孩子從多大開始可以讀繪本呢?

    答案很簡單,從出生開始孩子就可以讀繪本了。如果你家的孩子還沒有開始,那麼現在也是開始讀繪本的好時機

    讀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有效擴充孩子的詞彙量,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可能媽媽看到這很激動,躍躍欲試,但實際情形相當打擊人

    我們往往會發現,對於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當我們抱著孩子翻開書,孩子要麼一臉呆滯,沒有興趣,要麼把書當成一件玩具,試圖把書搶過來玩。

    一歲多的孩子,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都沒有發育成熟,媽媽是沒法指望孩子正常閱讀繪本的。

    這個階段,孩子讀繪本主要是看上面的圖片,擺弄繪本,習慣繪本,為之後的自己閱讀繪本打下基礎。

    下面,我就分享一些幫助孩子建立讀繪本習慣的方法,以及一些實用的讀繪本技巧。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讀繪本習慣呢?

    孩子愛搶書、撕書,不是問題

    就像題目裡描述的那樣,孩子讀繪本時候愛搶書,這個很正常,孩子這時候心裡沒有書和玩具的區別。

    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布制的繪本,或是紙板做的繪本,這種繪本足夠結實,孩子就是搶過去玩也沒事。

    而且,用手去感受不同繪本的材質,未嘗不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另一種方法,如果媽媽擔心孩子損壞書籍,可以選擇給孩子購買一些平價繪本。

    循序漸進,從玩開始

    媽媽一開始帶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孩子大概率是坐不住的。

    這時,媽媽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目標,這個階段給孩子讀繪本的目的是讓孩子適應繪本,對繪本產生好奇心。

    讀繪本時間不用太長,幾分鐘即可,讓孩子看看圖片,翻幾頁書,或是讓媽媽給孩子讀一段故事。

    在孩子出現焦躁的情緒後,就及時拿走繪本,切莫讓孩子對繪本產生牴觸,否則對於下一階段任務的進行是極為不利的。

    孩子讀繪本,媽媽讀孩子

    一歲多的孩子還小,沒法自己翻書,也比較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媽媽可以在帶孩子讀繪本的時候,觀察孩子的表現。

    孩子可能在看某一頁繪本的時候,會特別興奮,拿手拍打書頁,這時媽媽可以記錄下來這頁書,讓孩子多看一會,或是仔細給孩子講解一番。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現,媽媽多觀察多思考,總能找到孩子的喜好,在孩子讀繪本的前期,順著孩子的喜好來,總沒錯。

    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

    讀繪本乃至以後的閱讀書籍,都是水滴石穿的功夫。

    媽媽要想讓孩子愛上讀繪本,最好讓讀繪本變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就比如帶孩子散步的時候,可以坐在樹蔭下讀幾分鐘;在醫院排隊打針,就帶孩子讀幾分鐘。

    積少成多,水滴石穿。孩子終究有一天會習慣讀繪本,喜歡讀繪本,因為繪本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生活的樂趣之一。

    讀繪本時候多互動,吸引孩子注意力

    孩子最開始接觸繪本的時候,可能搞不懂這是什麼,媽媽可以用豐富的表情,誇張的聲音吸引孩子。

    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繪本上時,媽媽就可以誘導孩子讀繪本,用故事情節吸引孩子。

    媽媽讀到哪,就用指頭指著繪本上的圖畫和文字,讓孩子有更多參與感,孩子的注意力也更容易長時間集中。

    定製屬於孩子的繪本

    別人家的東西,再好也未必適合自家孩子,媽媽們為何不帶著孩子定製一本自己的繪本呢?

    製作屬於自己的繪本,聽起來有點難度,實際並不難。爸爸媽媽技術好的,可以找一個空白結實的本子,拿筆畫下來日常的點點滴滴,然後再加以裝飾。

    就比如帶孩子去了公園,撿到幾片紅色的楓葉,就可以把楓葉擦乾淨沾在繪本上,孩子最喜歡的衣服小了,就可以取衣服的扣子沾在繪本上。

    如果媽媽不會畫畫,也無妨,可以直接用文字簡單記錄,然後把照片貼上去。

    這樣,孩子讀著自己做的繪本,興趣油然而生。而且這樣的繪本,在孩子長大後,也是一種美好的紀念,非常有意義。

    看完這些,螢幕前的你是否對帶孩子讀繪本更有信心了?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讀繪本都不早,每天抽個幾分鐘,讓孩子跟著媽媽參與進來,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更優秀的孩子。

  • 17 # Ellen媽媽育兒說

    我家老大從三四個月開始就沒每天給她讀兒歌,那時買了好多撕不爛的小書,最開始是我拿著把書上的小狗小貓變成童謠給她說,到半歲以後可以坐的時候就會拿著這些小書,啃一啃、咬一咬,有時也會學著我的樣子,看著書啊啊啊的叫。那時候也不懂什麼繪本,就知道別人說多給孩子讀書,對孩子以後長大比較好。就這樣陪著孩子一讀就讀了8年,到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以後,她的識字量再增加,開始自主閱讀,再加上家裡有了老二,和老大的親子共讀時光也就越來越少了。

    老二開始閱讀的就比老大晚,因為兩個孩子時間和精力還是有限的,老二是一歲多開始閱讀的,剛開始就是你還沒講完他就把書搶走了,搶走了自己翻翻或者玩別的,因為姐姐閱讀啟蒙開始的早,就是在她不會走路的時候,身邊就經常會有一堆書,書和玩具是一樣的,拿起來玩一玩看一看,所以到了一歲多以後,她已經過了那個最開始對書探索和好奇的哪個階段,而是很認真的聽我講故事。

    但是妹妹開始的晚,所以剛開始可能就沒辦法坐在那裡乖乖的聽我講故事,可能剛講個開頭或者兩三頁她就去幹別的了,或者把書搶走,沒關係搶走搶走吧,跟著孩子的節奏,可能她這會是對書的封面感興趣,或者對書裡某個畫面等比較喜歡。家長跟著孩子的節奏,不要強迫孩子跟著你的節奏,那樣會適得其反。

    父母要做的就是她感興趣時就給她讀,每天每天堅持用你的耐心和愛心堅持做這件事,你會看到孩子從一開始的搶書、撕書,到慢慢的聽你讀書,可能開始只有3分鐘,只要你堅持,最後等你把孩子培養的愛上讀書這件事時,她會每天纏著你講,喜歡的一本書一晚上有可能會讓你講十幾遍,她都已經會背了,還是讓你講。

    你前期的堅持和付出,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你會輕鬆很多,而且孩子每天都會給你不一樣的驚喜,因為讀書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特別好,經常會金句頻出。你每天給她讀書,不說多,一天一本書,365天就是365本書,況且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後,每天不只讀一本,最後會變成你給她講條件,可不可以少讀兩本,因為媽媽太累了。

    我家老二也是從最開始的搶書,到現在三歲多,每天晚上都要講個四五本,而且很多知識和道理他都是從故事書裡學到的,而且在講故事時,它會不停的問你為什麼?孩子在你給他講故事時,不停的問為什麼?說明他很好奇、他在思考,一個有著好奇心和思考能力的孩子,以後上學他也會思考,而不是直接接受收老師的灌輸的答案,而會去思考為什麼會是這個答案?其實每個孩子生來智力差別並不大,可是為什麼後期上學,有的學習成績不錯,有的卻什麼都學不會呢?就是因為有的學生在老師講課的時候,他一直在思考。

    而且孩子在讀書時,他也會想像,會想象自己是書裡的主角,這個時候他的想象力越來越豐富,你給她講關於聖誕的主題時,他會想像聖誕老人給她送禮物的情景。每天讀不一樣的書,他就會想不一樣的畫面,思考不一樣的問題,同時他的大腦也會建立不一樣的連結。

    在給孩子讀故事時,要觀察孩子對那些東西感興趣,找他感興趣的哪些型別的書講,因為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都不一樣,我家老二最開始就是對所有有類似爸爸媽媽圖案的書感興趣,只要有爸爸、媽媽這樣人物形象的書,或者是一家人的書,他都喜歡。就像我們常說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既然是給孩子講故事,就要根據孩子的需求,找她感興趣和他喜歡的書來講。

    父母要做的就像種莊稼一樣,默默地耕耘,最後一定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堅持每天根據孩子的節奏,給她讀書,陪她遊戲。既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又能有一段美好的親子時光。

  • 18 # 幼師焦焦

    先回答您第二個問題,您指望1歲的孩子安穩的坐在你面前聽你讀繪本嗎,不可能的,因為繪本在他眼睛裡面和其他東西差不多,都是能摸能扔,能撕的“東西”而已,和玩具沒什麼區別。

    然後再回答您第一個問題,孩子1歲左右正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年齡。這個時候的孩子運動能力還不是很強,你要是等到他2歲已經會跑了,那就不是搶的問題了,就是追的問題了哈哈哈。

    作為老師經常會被問道為什麼2-3歲的孩子沒法看書,坐不住。那是因為那些坐的住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閱讀了,比如1歲,到了2-3歲,孩子已經訓練了1-2年了,所以變成習慣了,這就是原因。

    那1歲的孩子怎麼去培養呢?

    同樣讀書,合適的時間很重要。每天晚上孩子睡覺前最佳(美國的電影都是這麼拍的)哈哈。其實孩子在入睡前聽讀繪本非常好,理由有3個

    孩子的啟蒙閱讀一定是依靠父母的,所以我們自己先要養成習慣,每天堅持去做,時間久了,你一定可以看到變化,聚沙成塔。

    3.循序漸進

    因為他是孩子,所以我們要理解他,在1歲的時候孩子能看1分鐘已經很厲害了。1分鐘後孩子雖然走了,但是我們父母要有始有終,堅持讀完這本繪本(5-10分鐘)為佳,說不定孩子一會就被你吸引回來了對嗎?

    今天孩子1分鐘,明天我們就試試1分10秒,1年後我們可以看下成果。

  • 19 # He姐姐

    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讀繪本?答案是“現在”。

    說說我家經驗,我們是從孕期,正確來說是孕中晚期開始給寶寶讀繪本、講故事、聊天、聽歌做胎教。我不知道有沒有用,反正寶寶出生以後,聽到熟悉的音樂和聲音,很明顯地他會安靜下來,集中精神去聽。

    寶寶出生以後,在月子裡我就會給他講故事,讀繪本,從很短的故事和繪本開始。直到一歲左右,我會拿著繪本跟他一起看,讀給他聽。有的時候他也會搶,我就會給他另外拿一本跟他交換,如果他不願意交換,我就會給他,然後換一本來講,或者憑記憶繼續講,甚至編。

    現在孩子快滿8週歲了,他在家裡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書,每天起來第一時間就是看書,經常一個人看書看好久,看到我們不得不打斷他,讓他休息;看到我們不得不讓他停止看書去睡覺。

    所以,什麼時候開始培養閱讀習慣都不晚,現在就開始吧。

  • 20 # 橙子安安

    我家二寶一週半,之前我在給大寶讀繪本時,二寶不是自顧自的玩,就是在睡覺,不然就扯著繪本搗亂,一點都沒有愛讀書的潛質。我給二寶買了一些小本的洞洞書,開始時他也是翻一翻就丟了,現在我發現他有時候起床後看到床頭的洞洞書,便會拿起來很認真的看,還有一些小本的實物書,他也會經常翻看。於是我便有意識的教他繪本上的圖畫,比如水果,動物,日常用品這些。他也會很有耐心的跟著我念,剛好是學說話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算冷啟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