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海仁愛

    滿清多懸案,不知是祖傳就有皇帝死得叵測的優良傳統還是風水氣運問題,自皇太極無端盛京暴斃始滿清皇室懸案的多米諾骨牌便從順治、雍正、嘉慶、一直推倒到了咸豐。

    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後宮宮闈,類似於同治年慈安之死這種事實在是滿清奇事之冰山一角。

    話題轉正,今天我們說到慈禧與慈安,當然,諸如兩人關係與慈安之死類似於《清朝野史大觀》、《清稗類鈔》、《清宮瑣聞》等野史記載的已經夠多了,但均是唯恐天下不亂主觀臆測之作,只消茶餘飯後的談資娛樂即可,不可作正史觀之,而滿清之懸事,無正史記載,今只可憑時人三言兩語客觀記載與我們主觀科學理性分析得之。

    那麼,慈禧與慈安關係到底如何?

    眾所周知,慈安出生高貴,按照滿清朝臣之女十四歲可選秀入宮的規矩,慈安於十五歲還在道光年間便入選為咸豐側妃,雖然其小慈禧兩歲,但自咸豐登基後,短短不到一年時間便一躍母儀天下,封為後宮皇后,足見其姿容之豔麗,心性之機敏。

    而後是慈禧粉墨登場,她的出生歷史多含糊其辭,想來必是不如慈安,但按入宮選秀規矩必也是四品以上官宦之家出身。慈禧比慈安晚了幾年十七歲入宮,此時咸豐寵慈安良久,慈禧一直於宮闈之中封為蘭貴人,不溫不火。但慈禧有慈安所不具有的心機與魄力,抓住了時機便為咸豐生下皇嗣,而咸豐無後,母憑子貴,咸豐封其為貴妃。顯而易見,慈禧於咸豐年並不受寵,他在蘭貴人的位置上屈居多年而不晉封,而自生下同治帝咸豐也才象徵性封其為貴妃。可見,無論是從身份還是地位上,其與慈禧都遠非一個數量級。

    今又有慈安心性柔弱、思慮愚昧唯諾於慈禧一說,怕是得對提此說之人智商進行重估。

    慈安出身自然比慈禧好,宮闈紛爭之事受家教耳濡目染自不會差,而其竟在短短六月間一躍而為皇后,說她心性柔弱、思慮愚昧,怕是連慈禧都不信。慈禧固然能忍,待機蟄伏,一如蝮蛇陰鷙,一旦時機到來便躍身而出,抓住時機誕下皇嗣成其出路。如慈禧這般人物又如何,長達十數年僅貴人而已,而慈安只用了六個月,便母儀天下執掌後宮三十六院。

    (咸豐)

    而據史料記載,咸豐雖重色,慈安慈禧卻均生得豔麗無二而兩人地位判若雲泥,慈安憑藉的不是無雙的心計與智慮又是什麼

    因此,慈安、慈禧水火不容一說概不存在。

    何謂水火不容?乃敵對雙方旗鼓相當,針鋒相對。我們且不論是咸豐年,即便是同治年,慈禧為同治母又如何?按滿清規矩,慈安仍為正統皇太后,而慈禧僅母憑子貴為側妃後名為太后而已。後又有咸豐曾以祖上努爾哈赤曾命後人不得納葉赫那拉氏為後之制,密留防慈禧母憑子貴,紊亂宮廷可罪之密旨於慈安,雖不敢斷其真假,但足見慈安地位、身份高於慈禧乃民之所向。

    慈安貴為皇后多年,其外戚寵榮多年,其實力必定顯赫至極,又怎是屈居蘭貴人多年且出身不甚明瞭慈禧所能比擬?故而,不論是從個人智計、心性、能力,亦或地位、身份乃至家族勢力而言,慈安都遠非慈禧所能比擬。既非旗鼓相當,更無法針鋒相對,又何來水火不容一說?

    其次,我們參照清史零散記載,慈安或在同治年與慈禧殺顧命八大臣兩後垂簾聽政時將朝政瑣事交與慈禧處理,但或僅慈安心性善良,不喜朝政權謀之事而已。但有朝廷舉足輕重之事需要決策,慈禧還是要問策於慈安。兩人一直相安無事,最起碼錶面和睦。

    以至於後慈安暴斃而死,多猜乃慈禧投毒殺之。於此我們再作分析。

    據史記載,兩人垂簾聽政後,慈安對朝政之事,事無鉅細,多委慈禧掌管,對慈禧自己雖為正後卻更以姐姐事之,姐妹兩於後宮相互扶持,一起撐著後清這艘破船,平日裡又無半點矛盾仇怨,乃至半點紛爭都沒有。他們之間唯一存在紛爭的地方無非朝政,而此事後期慈安全賴慈禧做主,信任之至。

    慈安如此至情至性,要說她們兩人在相濡以沫的那麼多年裡沒有姐妹感情,鬼都不信。慈安對慈禧,既信任,又沒有威脅,而且慈安在,自己還可以有知冷知熱、噓寒問暖之人,實在沒有殺慈安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理由?對於慈禧來說,名分都是虛的,她握在手裡的權力才是真真切切的,有什麼必要?她不會不瞭解慈安的機智,當時滿清不少中興大臣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莫不是慈安舉薦重用,萬一自己謀事不周豈不是給自己挖坑?

    而關於慈安的死因,學者徐徹引《翁同和日記》為據,經過他大量社會考證得慈安26歲曾患有肝厥疾病長達24天之多,達到不能說話的程度,在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又舊疾復發,一度假死過去。在她死前一天又有復發身體不適的跡象,只是不那麼嚴重沒有重視,等到第二天便死了

    徐徹為學比較紮實實事求是,他經常實地考察求證。我們統籌以上分析,顯然,比上那些氾濫野史,他的話還是比較令人信服的。

    慈安應該是死於心血管或者中風和腦溢血之類的疾病,畢竟她有舊疾,慈禧也沒有害她的理由。至於歷史上不論正史還是野史,均無慈安有女兒一說,概為誤傳,不可偏聽偏信。

  • 2 # 歷史課課代表

    咸豐駕崩後,慈禧太后母憑子貴晉升為聖母皇太后,與母后皇太后慈安並尊,雖然慈禧成為了和慈安一樣的皇太后,但是畢竟曾為嬪妃的慈禧從未做過皇后,只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成為了皇帝,自己才得以被尊為皇太后,因此慈禧太后從法理上來講,地位是無法與作為咸豐皇帝正室出身的慈安比肩的,整個同、光年間,雖然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共同聽政,到那時實際上慈禧太后只是負責一些具體的朝政事務的處理,而所有重大問題的最終裁決,則必須經過慈安太后的首肯方能實行,這一點從同治皇帝大婚的皇后人選的最終確定上和光緒皇帝的選立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從同治元年到光緒七年,兩位皇太后共同聽政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這期間慈禧太后對於慈安太后是非常尊重的,而慈安太后由於對權力並不感興趣,所以很多事情都放手讓慈禧去做,這一期間,兩人的關係總體上也是相安無事的。歷史上從未有過兩位皇太后發生爭執乃至水火不容的記載。

    榮安固倫公主是咸豐帝的庶長女,也是咸豐皇帝唯一的女兒,亦是清王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真正的公主。榮安固倫公主生於咸豐五年,其母為麗嬪,因為是第一個為咸豐皇帝生兒育女的嬪妃,因此被咸豐皇帝以“誕育大公主有功”為由晉封為麗妃。麗妃在咸豐皇帝死後也深受兩宮皇太后的照顧,被晉為麗皇貴妃,成為了當時地位僅次於兩位太后的人。由於慈禧太后、慈安太后都沒有生下女兒,所以麗妃所生下的榮安固倫公主深受兩宮太后之寵,兩位太后都將其視為親生女兒。同治五年九月,奉兩宮太后懿旨,公主被指配給世襲一等雄勇公符珍為妻。同治九年九月,本是庶出身份的公主又被破格封為皇后所出的嫡女等級——榮安固倫公主。到那時這位公主似乎繼承了其父咸豐帝的羸弱體質,因此在婚後三年便去世了,年僅二十歲。公主去世前不久,19歲的同治皇帝也剛剛病逝。

  • 3 # 實夢閣

    1.沒有水火不容,表面上關係很融洽,雖然後期底下有暗流湧動。她們之間的關係有一點像明朝萬曆的生母和嫡母一樣。慈安身份尊貴,慈禧是母以子貴。其實咸豐在的時候,慈禧並不得寵。所以咸豐才會立無之的慈安為繼後。慈禧其實一直有一點討好慈安的意味。

    2.慈安沒有女兒。咸豐唯一的女兒大公主是麗妃生的。當時麗妃和慈禧差不多時間懷孕,麗妃先生,可惜是女兒。如果是兒子,天下就不是慈禧的了。

    於是很多電視劇就寫麗妃得到咸豐的寵幸,慈禧最後把麗妃做成人彘,都是假的。

    慈禧對麗妃也不錯,對大公主也不錯。這是慈禧的聰明之處,跟自己沒利益相爭的人,不會去得罪。

    3.咸豐臨死前,其實是想玩平衡。慈安和慈禧相互制衡,外面又有朝臣制衡,這樣才能保障他幼子的江山,不會出現一邊獨大的情況。但是可惜,他剛死,情況就變了。這叫人算不如天算。

    咸豐剛死的時候,慈禧和慈安關係肯定很好,她們一起合謀搞掉了肅順等輔政大臣。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慈安的幫助,慈禧根本做不成這件事,所以慈安也有私心。

    但是後人因為特別憎恨慈禧,所以把一切都推到慈禧頭上。

    4.隨著臨朝聽政時間越來越長,慈禧羽翼豐滿,就比較霸道起來。慈安看不過去,所以藉機殺死了慈禧寵愛的宦官安德海,這其實是慈安給慈禧敲警鐘。慈禧表面上沒意見,矇騙了慈安。然後慈安暴斃了。

    二人水火不容也是因為這些事情,民間百姓猜測而流傳起來的說法。

  • 4 # 金錢學者

    首先可以指出題目中的一個錯誤之處。慈安是沒有女兒的。再來看慈禧和慈安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慈禧和慈安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這是由她們之間的性格以及彼此之間利益格局所決定的。

    第一她們的性格是比較相合的,慈禧剛強,慈安就比較柔和,這樣一剛一柔,就導致她們性格上不會發生太大沖突,延伸到她們的政局上,慈禧擅長制定各項政策,慈安就決定大臣們的賞罰進退。政治上的分工減少了她們之間權利的爭奪。

    再者,清朝兩宮太后並尊的制度也維護了她們之間的關係,她們不會為了爭奪後位而產生矛盾。而且她們還面臨共同的政敵顧命八大臣。

    但是慈禧慈安之間也不是完全沒有矛盾的,比如慈安誅殺了慈禧的親信安德海,她兩在同治皇帝皇后的人選上也有分歧。還有就是她們可能在丈夫活著時也爭過寵,丈夫死後彼此也暗地裡爭過地位高低之類的,這從兩宮太后的陵寢上也可看出。

    不過總體而言,她們還是比較和諧的,並且野史傳的慈禧害死慈安應該也是沒有依據的,慈安應該是病死的,這個可以推薦看百家講壇隋麗娟教授關於慈禧的講座,感覺講得挺好的。

  • 5 # 曉寒深處63714441

    慈安並沒有女兒。榮壽固倫公主是恭親王奕訢的長女,慈禧慈安垂簾聽政後,恭親王奕訢成了總攬外朝內廷大權的重臣,慈禧太后為體現對其恩寵有加,以兩宮皇太后的名義宣其女進宮生活,並收為兩宮皇太后養女。

  • 6 # 鳶飛九天2018

    再說到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關係。慈禧太后自發動辛酉政變掌握清廷大權以來,她以高超的權謀和政治手段,統治了晚清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在慈禧太后掌握大權期間,有兩個關鍵的人物,死的都比較蹊蹺。

    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同時入宮,但是在宮中的發展,慈安太后遠好於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入宮沒多久即被升為貴妃,一年後,年僅16歲的慈安太后,已經成為咸豐皇帝的正宮皇后了。

    據說,曾經咸豐皇帝在慈禧太后處耽於享樂,被慈安太后發現,她將慈禧太后叫到宮中懲戒,還是咸豐皇帝以慈禧太后懷有身孕為由,方才被慈安太后放過。

    而兩宮皇太后同時垂簾聽政時,據《清宮遺聞》記載:

    雖然表面上,憚於封建禮教的“嫡庶之分”,慈禧太后不得不對慈安太后恭恭敬敬,但作為典型的政治人物慈禧太后,權勢才是她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對面和心不和的慈安太后下手,慈禧太后既有動機,也有能力。

  • 7 # 西宮太后說

    慈安一生並沒有女兒,所以第二個問題是不成立的。現在來說說第一個問題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的關係,可以說得上是水火不容。

    慈禧

    首先,慈禧和慈安是情敵

    咸豐二年的時候,慈安入宮,不久就被冊封為了皇后,而這個時候慈禧只是一名剛被選入宮裡的貴人,之後慈禧因為生下皇子載淳(也就是同治皇帝)而被晉封為貴妃,地位在皇后之下,其他嬪妃之上,面對著地位與自己相差不多的皇后,慈禧暗中憎恨慈安,並且咸豐帝喜歡慈安多一點,慈安是一個出生於世家的女子,知書達理,善解人意,有著母儀天下的風範,而慈禧就是另外一種風格了,慈禧喜愛權勢地位,喜歡干涉朝政,咸豐帝自然不喜歡她。

    當時慈禧最大的情敵就是慈安,地位高於自己,皇帝的寵愛也多於自己,慈禧和慈安怎麼會相處的融洽。

    慈禧和慈安劇照

    其次,慈安殺掉了慈禧的寵侍安德海

    咸豐帝死後,同治帝登基,一個是當朝的皇后慈安,自然而然成為了正統的皇太后,而慈禧是皇帝的生母,也在要求下成為皇太后,之後兩宮共同垂簾聽政。慈禧當時身邊有一個太監安德海,他是一個十分會阿諛逢迎的人,十分受慈禧的喜歡,但是也正是因為慈禧的喜歡和寵愛,他禍亂朝政、違法亂紀,最終被其他朝臣告知給了太后,當時由於慈禧病了,沒有上朝,此事便交給了慈安太后處置,慈安在大臣們的建議下,選擇對安德海就地正法。慈禧得知後十分悲痛、十分憤恨,安德海在世的時候幫助慈禧做了許多事情,可以說是慈禧的心腹了,而安德海的死卻又是有苦難言,慈禧之後在心中更是厭惡慈安了。

    慈安

    最後,慈禧的親兒子向著慈安

    當時慈禧和慈安在商量著為同治帝選妃,慈安與同治帝都看好阿魯特氏,而慈禧卻並不看好她,在這件事中最令慈禧生氣的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居然向著慈安太后,而不是自己這個親生母親。當時慈安與慈禧在選後上產生了分歧,同治帝得知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慈安太后,與她站在了一隊,而這對嗜權如命、好面子的慈禧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打擊,她十分嫉妒慈安在同治帝心中的地位,因為慈安的地位高於慈禧,同治帝更加尊崇、尊敬、孝順慈安,並且更加聽慈安的話,這件事情使得慈禧十分不滿,對慈安也更加怨恨,並且兩人的關係越發惡劣。

    慈禧劇照

    綜上所述,慈安和慈禧的關係可以看的出來並不融洽。兩人的身份就奠定了兩人不和的基礎,兩人是情敵,慈禧又是一位十分好權勢地位的女子,自然看不慣慈安,對慈安的敵意也使得慈安發覺,兩人關係開始不和,而之後的事情,慈安明知道安德海是慈禧的寵侍卻還殺害了他,這也就表明慈安對慈禧的一種示威,最後再加之慈禧的親兒子不站在自己的一邊,慈禧與慈安的矛盾就更加激化了。

  • 8 # 冰月一二

    我記得之前看書,說她兩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至少在旁人看來,他們是融洽的。但實際上慈禧卻是心狠手辣的主。據說皇帝死亡留下遺詔,如果慈禧不安分就把他的權利奪走。這份遺囑留給了慈安皇后,慈禧的知,然後瞅準機會,在慈安生病的時候,慈禧拿刀子將腿上的肉割下來為了給慈安治病,這可把慈安感動壞了,當即把遺詔拿出來撕了。人人都唾棄慈禧,就從這件事不難看出,手段惡劣,真是心狠手辣

  • 9 # 小龍兒說生活

    所謂的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關係水火不容,其實都是後世的文人墨客因為痛恨慈禧太后而添油加醋杜撰出來的。慈禧和慈安太后最起碼前期的關係還是比較不錯的,兩個人在工作上剛好又是互補的關係。

    掌權初期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剛掌權的時候,兩個人在工作上打配合很好。慈禧喜歡批摺子和大臣在朝堂吵架,慈安太后不喜歡朝政瑣事,不過她那個人善於權謀,雖然表面上不大管朝政的事,但慈禧做的每件事都要過她的眼,做的對她就批准,做的不對她就不批。

    在慈禧還熱衷於批摺子和那些外官鬥嘴的時候,慈安則和王爺以及一些重要大臣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從這點來看,慈安也不是省油的燈,她還是很有頭腦的。

    也正因這兩個人在工作上的互補關係,兩宮太后在位時,清朝出現了同治中興的局面。

    產生嫌隙

    慈禧太后在慈安太后給她劃定的大框架下,幹活其實還是很順手的,不過到了後期後她開始膨脹了,就覺得這個框架不好,所以總想幹一些出格的事情。但她每次想做出格的事,慈安太后都不動聲色地用手段將她給彈壓下去了。

    其中,她的太監安德海因為私自出宮被處置的事對她的影響很大。從那以後,她就覺得她不應該只是在朝堂上吵架回來批摺子了,她還得有自己的實力。

    慈安太后之死

    對很多人來說,慈安太后的死就是個謎,很多人都覺得她是被慈禧太后給毒殺的。然而史料的記載卻並非如此。

    慈安太后死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慈禧太后處於撂挑子的狀態。可能那時候慈禧覺得委屈,就乾脆不管朝政的事了,不和大臣鬥嘴,回來也不批摺子了。如此一來,她便將堆積如山的工作全部丟給慈安太后一個人。

    慈安雖然擅長權謀,但她本質上只是後宮一個不喜歡管朝政瑣事的女人,而且她自己本來就有一些心臟上的疾病。這麼多工作推給她,她縱然再不喜歡,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梳理這些亂雜無章的事情了。一段時間下來,她硬是把自己活活累的心病發作去世了。

    也正因如此,慈安太后去世後,慈禧太后並沒有第一個衝進去毀屍滅跡什麼,而是按流程讓仵作去檢查到底是怎麼回事,安排發喪什麼的。所以從這些記載來看,慈禧太后對慈安太后的死並沒有責任。

    綜上所述,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其實還沒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她和慈安太后的矛盾其實是慈安對她管得太嚴而帶給她的不滿。也正因如此,慈禧太后對慈安太后的女兒才不會虧待的,畢竟在慈安太后的死上,她最起碼能做到表面上的問心無愧。

  • 10 # 閒雲去處

    史料裡記載中的慈安太后端莊持重、為人溫和,也不熱衷權力,但是在政治上的作為記載的很少,反觀慈禧太后卻是工於心機,手段毒辣,直至以後的乾綱獨斷,獨攬大權。其實慈安太后的權術和籠絡人心的手段很高明,只是被她賢淑大方的假象遮掩了起來。

    作為咸豐的皇后,慈安並沒有生過一男半女,可是古代“母憑子貴”的傳統在她的身上絲毫沒有顯現。而且慈安的皇后晉升之路異常順利,作為和慈禧一起被選秀入宮的慈安,從嬪妃到皇后的位置,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堪稱是清代歷史上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從咸豐駕崩以後,慈安卻能一直在中宮正位,一點都沒有看出來被生育了咸豐獨子同治皇帝的慈禧壓制過。兩宮垂簾聽政期間,策劃並誅殺顧命八大臣的過程,慈安太后絕對是參與其中,而且作為東宮太后,她所起到作用十分重要。

    慈安與慈禧之間的關係有矛盾和分歧,從慈安借同治皇帝的喜好,暗示恭親王奕訢誅殺安德海,以及為同治選皇后兩件事可以看出來,她們是有分歧的。但是在兩宮垂簾聽政的時候,慈安基本上把事情多交給慈禧來處理。但是慈安的權力依然在那裡擺著,慈禧也相當有分寸,重大事情也不自作主張,仍然由兩宮共同做主。

    所以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從來沒公開撕破臉,也不存在水火不容的宮廷鬥爭。兩宮垂簾一直到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去世,慈禧才正式開始獨掌大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女生,馬上滿30歲,還沒有找到男朋友,我又不想將就,是不是要考慮單身一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