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湖火鳳凰

    “千秋好名字,萬古好名聲”,一個獨特、響亮、富有內涵的名字,寄託著人們的各種美好希望。所以人們常常很看重名字的寓意、文化內涵。特別是在中國古代,文人通常崇尚儒道思想,對知識、財富、權貴、神秘的事物充滿嚮往,並且相信帶有這些名字含義的字眼能夠給人帶來幸福吉祥,所以名字中出現生僻晦澀的“專用字”也就在所難免了。

    1、關於生僻字。據瞭解,收入漢字最多的為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共收漢字8701 9個,其中現代常用字僅有2500個,僅佔這部字典的3%。生僻字又稱冷僻字,指不常見的或人們不熟悉的漢字。生僻字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很多大學中文專業畢業也不認識的字,也有不少電腦裡拼不出來的“麻煩字”。因不常見、不常用,所以就顯得晦澀難懂了。

    古代文化代表著古代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是數千年來華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就算放到現代,也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和思想價值。就算生僻字、晦澀難懂的漢字,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2、古人的文化代表的是一種特權,即古代精英階層的思想意識訴求。簡單想一下,在農耕時代、階級社會,一個普通百姓是不大可能有機會接觸知識的,就算能學到一些,也常常是點到為止,高深的文化對他們來說太過遙遠,對他們而言,一日三餐的基本需求勝過一切。所以只有權貴、“有閒階級”掌握著複雜的文化,生僻晦澀難懂但寓意深刻的名字,只有社會金字塔頂部的人們才會運用;而認識、理解更多的生僻字,常常會被認為有高深的文化水平。我們今天看到的古人留下的名字,大多是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出現,更遠古一些時候,沒有紙張,只有碑文,制碑者非富即貴,普通百姓,是沒有機會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如王二、李三之類)。

    3、儒道思想是幾千年來中國的文化精髓。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思想實際上吸納相容了儒道佛等名家流派的思想,所以,語言文字中除“詩書禮樂”外,還包含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圖騰崇拜等複雜的意識形態。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氏族社會末期,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東南沿海一帶,部落多以鳥為圖騰,如少昊部落以“鳳鳥”為圖騰,殷商先祖以玄鳥(燕子)為圖騰;中原的蚩尤族以泥鰍為圖騰;西北多以野獸為圖騰。儒家傳統思想、美妙多彩的神話傳說、豐富複雜的圖騰崇拜,在中國各領域的文化中分別起著重要的作用。

    4、什麼是“12呂律”。“呂律”為古代樂律的標準,有陽律、陰律各六,合為十二律。陽六曰律,陰六曰呂;《國語 周語》中將十二律名稱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其中單數各律稱律,雙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也常稱“十二律呂”。用於名字,表示溫文爾雅,知書達禮、聰明好學的謙謙君子的形象。這些名稱是古代音樂的專業名詞,文字表現得晦澀難懂,非音樂專業的人士難以理解。

    5、什麼是28宿: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廣泛應用於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及星佔、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人們更以“文曲星下凡”、“武曲星下凡”來表示在文、武方面有天賦而取得成就的人,所以取名字帶上星宿,就有了“星宿下凡”的寄寓。這些文字生僻的居多,又是古人的天文學專業術語,故而生僻、晦澀難懂。

    6、關於龍生9子,分別是指以下九種具有不同屬性的神物:

    (1)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2)睚眥,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3)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4)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樑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5)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6)霸下,又名贔屓,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7)狴犴,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8)負屓,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9)螭吻,又名鴟尾或鴟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龍的九子各代表不同的性格特徵,這些名稱晦澀、文字生僻,寓意深遠,要精通國學的人方能充分把握和運用。把它們的名字用來命名,主要取其向高貴神秘,不同凡俗之物的意思。

    7、《周易》的地位。《周易》即《易經》,為群經之首,據說是周文王姬昌被商紂王關押在牢中所作而成,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辯證哲學思想的代表之作。孔子親自為《周易》作註解,大儒朱熹、程頤等人也紛紛以註解《周易》為榮。當然,《周易》最早是來用占卜算命的,但現代研究表明,《周易》是一部充滿辯證主義思想的“奇書”,書中充滿“否極泰來”、“禍福相依”等樸素的哲學觀念。我們且看第一卦和第 二卦,對《周易》高深的哲學思想有個認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所以,懂不懂《周易》,一時競成為知識分子互相衡量才華、能力的一個標準。相應地,能用《周易》當中的特有文字命名,表示命名者懂得《周易》,也就是有著極高的文化修養和內涵。

    8、綜上所述,要解釋古人為何喜歡使用如此複雜的“名字文化”,必定要先理解古人博大精深的文學思想。古人所取的名字中的生僻字、晦澀難懂的字,實際上換個說法,是我們對這些文字的生疏,如果我們學習古人文化、理解古人思想,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生僻字”、“晦澀難懂”的字了。

  • 2 # 熊娃運動

    我覺得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漢字是象形字,我們現在的簡體字是新中國成立後後而改過的。

    所以那些看上去複雜的字可能就象徵著古人想象中那些生物的樣子的象形。一起封建社會,大家接觸那些字的機會很多,而現在機會少了就回覺得難。

  • 3 # 自名秦羅敷

    我們今天所認為的生僻字,大多是因為筆畫太多。這就涉及到簡體和繁體的問題。

    漢字先後經過了四次簡化,我們常用的漢字,有些和它本來的寫法已經大不相同了。我們今天覺得簡單的很多漢字,其實它本來也很難寫。例如“一”寫做“壹”,“龍”寫做“龍”,筆畫多了多少倍。

    像“”龍的兒子”“12律呂”等這些專有名詞,平時生活中不大用,多為學者研究時使用,因此最大限度保留了它本來的字型。

    另外,我們覺得晦澀難懂的,在當初那個時代或許就是通俗易懂的。

    每個時代的名字都會打上時代的特徵。像“建國”“紅衛”這樣的名字,今天看起來好土,在當時就是時髦。

  • 4 # 一夫82

    以今溯古,歷史久遠,既使依文獻和考古所據,也是眾說紛紜。能將這一問題說得準確的,恐怕只有古文字學專家了。本人嘗試著回答,聊作拋磚引玉吧。

    一、漢語言文字衍生於象形的緣故。

    中國的文字產生的早期,對於實體事物,皆以圖畫的形式作象形描述。比如鳥、魚等,就畫成"鳥"和"魚"的樣子;那麼雞、鴨等,似鳥而非鳥,為以示區別,就寫成"雞"和"鴨"。這就是文字發明過程不斷衍生擴充套件的結果。古代的金文和甲骨文,最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然而,對於抽象性的事物,無法用象形來表達,因此在象形的基礎上,便抽象出一些特殊的符號。比如傳說中的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九子都是怪獸,既與人們常見之獸有關,又不是人們常見的,於是抽象出一些古怪字眼:

    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負屓、螭吻。

    易經用於占卜,更是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早先只有卦畫,並沒有文字,文字是後來人們為了表達卦畫的意義而加上去的。因此,易經中的卦名,就很生僻。如八個三爻經卦的卦名分別是:

    乾、坤、坎、離、艮、兌、震、巽。

    二、文化為上層社會的"專利"的緣故。

    古代社會,文化仍處於初步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而且不很普及,享有文化只是少數上層社會的精英。因此,文字作為文化的載體,也就成了這少數人的"專利",享有這種"專利",便有了統治和馭使大眾的權力。於是文化階層的人就存在一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心理,總是將他們掌握的文化神密化和神聖化,以求自己專有。

    比如,十二律,本是為調整二十四節氣所用。黃帝時伶倫制樂,用律呂以調陰陽,就是將十二根長短不同的竹笛,按一定次序排列於土中。其中最長的九寸,冬至一陽生的時候,這根竹笛裡面的蘆灰,因為最長而入土最深,被地底裡面的地氣吹出來,發出"嗡"的聲音。這種聲音就叫黃鐘,這個時間就是農曆十一月(子月),節氣就是冬至。對應於古代的音階,稱為宮;對應於現代音階就是C調,簡譜的1(見配圖)。

    這些很專門的學問,只能由少數人掌握,越神密越好。於是用字就很生僻,而且晦澀難懂。

    十二律呂的名稱分別是:

    黃鐘、大呂、太簇、夾鍾、估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古代的五音名稱分別是:

    宮、商、角、徵、羽。

    又比如,二十八宿是古人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對天上恆星的劃分,類似於西方的星座。它按照古代的座標方位,與東、南、西、北四宮和動物命名的四象相配,每組七宿,共二十八宿,有口決如下: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這一法則,可以與易經八卦相配,也可以與干支和陰陽五行相配,總稱為"納甲"。如今有風水先生用來看建築物的風水。其實並不神密,但為了作為個人的"專利",風水先生總是弄得很神密,很玄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番茄的作用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