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為左史
據後世記載及相關研究,左丘明為齊國始封之君姜太公之後,為太公二十一世、太公少子印(穆公)二十世裔孫,楚左史倚相之孫,魯太史成之子。其說或有早期家譜傳承為據,未可全信,亦不宜輕易否定。然其稱左丘明為楚左史倚相之孫,按諸《左傳》,則絕無此可能。
至謂左氏世為左史,則合乎史實、事理,符合商周世官制度,其以左為氏,也當與此有關。左丘明襲為太史,博綜群籍,曾隨孔子“如周,觀書於周史”,並立志為孔子傳解《春秋》,說明其與孔子關係當在師友之間。正由於丘明有此學識、經歷與地位,故能從容勝任《春秋左氏傳》之作。
參政議政
左丘明曾與孔子同朝為官,關係當在師友之間。二人相互敬重,孔子稱與丘明同好惡,左丘明也曾鼎力支援孔子從政。
據記載,魯公打算任命孔子為司徒,將要召孟孫、季孫、叔孫三桓商議,並將此事告訴左丘明。左丘明直諫道:“孔子,那是聖人啊。聖人為政,有過之人就要失去權位。您即使想與三家謀劃,但三家的過失不正合乎這一情況嗎?”魯公仍不解其意。於是丘明作譬喻進一步解釋:“周朝有人喜歡毛皮大衣和美味肉食,但他想做毛皮大衣而與狐狸商量索其毛皮,想辦豐美牲祭而與羊兒商量索取其肉,於是狐狸、羊兒趕緊深深躲藏。因此,此人等待很長時間,卻無法完成毛皮大衣和豐美牲祭。為什麼呢?周朝這人的謀劃出了問題。現在,您打算同三桓商量任用孔子為司徒,這與同狐狸商量做皮大衣,同羊兒商量做牲祭是同一個道理。”於是,魯公便不與三桓商量,而直接任命孔子為司徒。
左丘明理解孔子,深明孔子“強公室,弱私家”的政治主張,其對魯公的諫言,正是對孔子從政的強力支援。
纂史作傳
魯為周公封國,儲存了完整的禮樂文化和大量的歷史文獻。左丘明作為魯太史,自然可以優遊其中,積累深厚學養,為日後著述打下堅實基礎。後來,他與孔子同乘至周,在周太史處查閱檔案,故進一步熟悉諸國史事、掌故,並與孔子進一步加深友誼和相互理解。正以左丘明學識、經歷及其與孔子的特殊關係,故能熟悉諸國史事、掌故,尤能理解孔子的學說、思想和主張,深明孔子《春秋》之道的內涵和意蘊。因此,由左丘明傳解《春秋》,自然最合其宜。
左丘明傳解《春秋》,並非如他人尋章摘句般的註釋、訓解,而重在結合春秋時期史事的敘述,來發明孔子《春秋》之道。由此旨趣,左丘明《春秋左氏傳》不僅是傳解《春秋》的要籍,也是關於春秋時期歷史文化的基本文獻。
《左傳》而外,左丘明又編撰《國語》。此書應系左氏失明後而作,其材料與《左傳》相表裡,又互為補充,同為關於古代歷史文化的經典要籍。
可能在《左傳》、《國語》完成不久,約於公元五世紀中期偏前,左丘明逝世。
世為左史
據後世記載及相關研究,左丘明為齊國始封之君姜太公之後,為太公二十一世、太公少子印(穆公)二十世裔孫,楚左史倚相之孫,魯太史成之子。其說或有早期家譜傳承為據,未可全信,亦不宜輕易否定。然其稱左丘明為楚左史倚相之孫,按諸《左傳》,則絕無此可能。
至謂左氏世為左史,則合乎史實、事理,符合商周世官制度,其以左為氏,也當與此有關。左丘明襲為太史,博綜群籍,曾隨孔子“如周,觀書於周史”,並立志為孔子傳解《春秋》,說明其與孔子關係當在師友之間。正由於丘明有此學識、經歷與地位,故能從容勝任《春秋左氏傳》之作。
參政議政
左丘明曾與孔子同朝為官,關係當在師友之間。二人相互敬重,孔子稱與丘明同好惡,左丘明也曾鼎力支援孔子從政。
據記載,魯公打算任命孔子為司徒,將要召孟孫、季孫、叔孫三桓商議,並將此事告訴左丘明。左丘明直諫道:“孔子,那是聖人啊。聖人為政,有過之人就要失去權位。您即使想與三家謀劃,但三家的過失不正合乎這一情況嗎?”魯公仍不解其意。於是丘明作譬喻進一步解釋:“周朝有人喜歡毛皮大衣和美味肉食,但他想做毛皮大衣而與狐狸商量索其毛皮,想辦豐美牲祭而與羊兒商量索取其肉,於是狐狸、羊兒趕緊深深躲藏。因此,此人等待很長時間,卻無法完成毛皮大衣和豐美牲祭。為什麼呢?周朝這人的謀劃出了問題。現在,您打算同三桓商量任用孔子為司徒,這與同狐狸商量做皮大衣,同羊兒商量做牲祭是同一個道理。”於是,魯公便不與三桓商量,而直接任命孔子為司徒。
左丘明理解孔子,深明孔子“強公室,弱私家”的政治主張,其對魯公的諫言,正是對孔子從政的強力支援。
纂史作傳
魯為周公封國,儲存了完整的禮樂文化和大量的歷史文獻。左丘明作為魯太史,自然可以優遊其中,積累深厚學養,為日後著述打下堅實基礎。後來,他與孔子同乘至周,在周太史處查閱檔案,故進一步熟悉諸國史事、掌故,並與孔子進一步加深友誼和相互理解。正以左丘明學識、經歷及其與孔子的特殊關係,故能熟悉諸國史事、掌故,尤能理解孔子的學說、思想和主張,深明孔子《春秋》之道的內涵和意蘊。因此,由左丘明傳解《春秋》,自然最合其宜。
左丘明傳解《春秋》,並非如他人尋章摘句般的註釋、訓解,而重在結合春秋時期史事的敘述,來發明孔子《春秋》之道。由此旨趣,左丘明《春秋左氏傳》不僅是傳解《春秋》的要籍,也是關於春秋時期歷史文化的基本文獻。
《左傳》而外,左丘明又編撰《國語》。此書應系左氏失明後而作,其材料與《左傳》相表裡,又互為補充,同為關於古代歷史文化的經典要籍。
可能在《左傳》、《國語》完成不久,約於公元五世紀中期偏前,左丘明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