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田不忘錄
-
2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每年到夏天都會發生小孩子弱水死亡現象,這個問題我們國家要日事日程工作來抓,教育部門要定下條例每年到夏天的到來還沒有放假,教師們開家長會籤協議保證小孩子在家中不出任何事故造成傷亡,小孩子和父母親同時籤協議,只有這樣敲響警鐘,到放假了人們不敲警鐘大人和小孩子都會忘記,只有這樣做會堵住安全漏洞,其他沒有什麼好辦法。
-
3 # 祕密21409
關於未成年人溺水,學校一直都在做安全教育,但溺水事件還是接二連三的發生,真的很痛心。
從未成年人的角度來說,老師雖然說了很多遍不要單獨去水邊玩,並且舉了一些例子,也看了一些宣傳片。但是可能還是存在僥倖心理。
認為老師在危言聳聽,自己又不是老師講的誰誰,自己小心一點肯定不會掉進水中。
又或者覺得自己會游泳,學習壓力那麼大,天氣熱了到水邊去遊一圈放鬆放鬆,肯定不會溺水。
約了小夥伴一起去水邊玩,小夥伴掉進水中了遊不上來,認為如果不救那就是不講義氣,於是下意識採取了措施,但是方法可能用錯了。
作為家長,學校在做安全教育,自己一定也要全力配合,不要做甩手掌櫃,認為教育是老師做的事情。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去水邊,如果去了發生溺水事件要採取哪些正確的自救互救方法。比如小夥伴落水了遊不上來,不要驚慌,要第一時間大聲呼救,找大人幫忙,同時報警電話報警,告訴孩子這才是真正的義氣。
同時,家長也要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需求,不能一句不能去水邊玩了事。一味的禁止,孩子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越不讓去,越想去,越要去,於是偷偷去,這個時候,可能意外就會發生。
如果孩子想要去,家長可以抽出時間帶孩子去遊玩一兩次,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理,並且根據周邊環境教孩子一些溺水相關知識。
-
4 # 鑫旭線上
東方今報
隨著夏季氣溫不斷升高,一些群眾尤其是未成年人圖一時開心、涼快,到人工湖、河道里游泳、戲水,致使溺亡事故頻發。看著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難免令人惋惜。要防止這些悲劇的發生,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同時,每個人都可能偶遇落水,無論是自身落水或者見義勇為,都必須掌握足夠的急救知識,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東方今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向讀者講解如何防止溺水、如何自救、如何施救等,僅希望類似悲劇不再發生。
【痛惜】入夏以來,溺亡事件頻發6月1日兒童節當天,14歲的平頂山女孩與三個夥伴在武陟縣城西老沁河橋附近玩耍時,一不小心滑入河中,同學連聲呼救。這時,在附近遊玩的三名青少年聽到呼救聲後,趕忙跳入河中營救。不幸地是,4人全部溺水身亡。第二天屍體才全部被打撈上岸。(6月3日東方今報曾詳細報道)6月2日中午1時許,漯河源匯區幹河陳鄉南關村沙河段,三名小學生在游泳時發生溺水事件,不幸全部身亡。6月16日上午,南陽市宛城區瓦店鎮發生一起學生溺水死亡事件,4名兒童在村莊附近的白河洗澡時,滑入深水區,4人全部死亡。…… ……記者調查發現, 將近90%的溺亡事故都發生在每年的6月和7月,這段時間是名副其實的溺水“高峰”期。在溺亡的人群中,多數人為意外溺亡。市民出現意外的原因無非到河中游泳、戲水、摸魚等。【警惕】溺亡時間、地點、人群有特點從這些溺水事件發生地來看,除了水庫設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外,“溺亡”事件存在一定的共性。節假日、暑期是溺水事件發生的重要節點。武陟縣6月1日四人溺亡正值兒童節當天,14歲的女孩因放假與夥伴結伴到河邊玩耍。而從更多的溺水事件中可以看出,越是在暑期,越是在放假時間,這類事件發生的概率就越大。事件發生地多在農村、城鄉接合部及城市邊緣的水庫、水渠。而這些水域恰恰存在防護措施不到位、無人監管等安全隱患,這為事件的發生增加了危險係數。6月2日發生在漯河源匯區幹河陳鄉南關村沙河段溺水事件和6月16日發生南陽市宛城區瓦店鎮的學生溺水死亡事件均符合這一特點。外來務工人員、農村留守兒童及農村學生成為事件發生的“主角”。6月1日,武陟縣14歲淹死的小女孩正因為她的父親當天回老家平頂山收割小麥,自己成了無人看管的“流浪孩”。
【質疑】安全教育工作方式有待改進
溺亡事故的頻頻發生,早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為了警示人們不要到河邊、渠邊游泳和戲水,最大限度地減少溺亡悲劇,河務管理部門每年都採取很多措施,最常用的方式有三種。一是設定警示標誌,在河邊、渠邊的醒目位置,以橫幅、花崗岩石碑等形式設定警示標誌,寫上“戲水如戲命 人人當珍重”、“水深危險 請勿下河”、“珍愛生命 請勿戲水”等字樣;二是安排巡視員每天巡視河岸,遇到下水市民立即勸阻;三是在危險水域附近放置長竹竿、救生圈等救生設施。一旦發現有人要下水,巡視員會立刻喊話阻止,一旦出現意外,能夠及時救援。同時,每年暑假來臨時,各中小學也會對學生及家長展開宣傳教育。有的學校開展安全教育課,老師在課堂上講消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內容,甚至安排進行安全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但由於受到場地、專業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學校在開展安全教育時主要是靠書本、報紙的相關報道作為教案,警示學生。在發生的“溺亡”事件中,多數家長都表示自己忙,沒有時間看著孩子,或者只以為孩子出去玩一會兒,並沒有料想到這樣的結果。對安全教育,他們大多采取嚇唬警告為主,很少有家長能細心地為孩子講解為什麼不遵守安全規則,會出現有生命危險的嚴重後果。 而事實證明,叮囑管教、嚇唬管教都綁不住孩子好奇的內心,當危險真正發生時,孩子們缺乏自我保護,也是讓這類事件頻頻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
【呼籲】各級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共同配合
據瞭解,今年5月14日,河南省教育廳召開了關於預防學生夏季溺水事件的工作新聞釋出會。省教育廳基教處相關人員表示,未雨綢繆,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學生溺水事故發生需要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配合。6月中旬,焦作市教育局為有效防範並杜絕中小學生溺水事件發生,及時啟動防溺水工作預警機制,採取多項防控措施,杜絕學生溺水事件發生。“安全無小事,責任大於天。對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一定要克服厭戰情緒,杜絕麻痺思想,做到時時講,天天講,週週講,不厭其煩,警鐘長鳴,時刻監管學生的動向,嚴防死守確保學生生命安全。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做好學生防溺水監管工作,努力打贏學生防溺水工作這場戰役。”焦作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認為,學生的安全教育不能流於形式,對於未成年人的安全保護措施,光“傳達”是不夠的,要提出針對性措施,堵上安全教育的漏洞。要想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首先要改變安全教育的方式,要把安全教育當成常規教育,想辦法讓學生聽進去,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危險性。該教授指出,忙不是家長疏於監管的藉口,家長在假期應該將監護和教育結合起來,合理安排孩子的活動。而針對外來務工人員、農村留守兒童,各村委會、社群應該發揮作用,開展一些宣傳教育活動。從根本上說,安全教育要回歸“育人”的本質,使學生具備安全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自救】應保持頭腦清醒為了確保游泳的安全,如何才能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一旦遇到溺水事故,又該如何自救和施救呢?為此,記者諮詢了焦作市某健身機構游泳培訓班的資深教練劉先生。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2.必須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一鍵分享到【網路編輯:李鵬勳】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老田,這個問題我來答。
每個孩子都是不可複製的唯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整個世界,如春似晨般的生命,不該就這樣消逝……”每年的這個時候,中小學暑假期間,全國各地的未成年溺水事件頻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悲劇呢?
據不完全統計,溺水是兒童意外致死的第一位原因。愛水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讓孩子遠離危險放心嬉戲,提醒廣大家長和孩子如何預防溺水、發生溺水如何自救等。
下面我來支支招。
一.“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下水游泳、不在無家長監護的情況下下水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和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對全校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在各自班級觀看《防溺水宣傳片》,舉行“預防溺水、珍愛生命”主題班會及簽字儀式。同時,召開“預防溺水、珍愛生命”線上學生安全教育家長會,介紹防溺水常識、溺水救護方法等各類安全知識……
二.珍愛生命科學防溺 家長學生共同參與
暑期天氣炎熱,游泳戲水是孩子們喜歡的水上運動。但是,游泳給未成年人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潛伏著安全危機。
目前,溺水死亡已經是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家長或監護人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管,而未成年人則要主動提高自我防範溺水事故的意識。
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大多發生在週末、節假日或放學後;多發生在無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發生在農村地區;多發生在學生自行結伴遊玩的過程中,有的是結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多發生在小學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
三.預防溺水要牢記“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下水游泳;不在無家長監護的情況下下水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和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不到河邊嬉戲玩耍,到河灘邊洗涮或做家務必須有大人的陪護;不盲目、擅自下水施救。
四.一旦發生溺水時,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放鬆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及時甩掉鞋子和口袋裡的重物,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五.加強兒童監護,隔離兒童和危險水體,教授兒童游泳和水上安全技巧,培訓公眾安全救援知識和心肺復甦技巧等,這些都能有效“阻斷”“隔離”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發生。
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希望大家隨時留意一下,如果您發現有未成年人在沒有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私自在池塘、河邊、水庫等地方游泳、戲水、玩耍,請您一定要及時制止,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