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下孤
-
2 # 西堤君
“故宮內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首先,皇帝皇后關係重大,吃水是頭等大事,萬一中毒了,那豈不是要一命嗚呼,所以不能馬虎,因此,明清兩代皇帝皇后的飲用水,全都是從宮外玉泉山運進來的。在北京的西北,有個玉泉山,離頤和園五六裡地,跟香山相望,是西山的餘脈,這裡盛產泉水,“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故此稱為“玉泉”。
其次,除了皇帝和皇后,皇宮裡的其他人,包括一般的妃嬪、侍衛、宮女、太監、閒雜人等,喝水全都依靠水井。紫禁城裡,除了三大殿以外,所有的其他建築群,包括三宮六院,每個地方都有兩三口水井,就是給那裡的妃嬪和宮女太監飲水用的。
一些皇宮裡的關鍵地方,比如有值班崗哨的,或者侍衛把手的,為了飲水方便,設定的水井更加密集,因為這些人不能離開崗位,所以必須在崗位旁邊設定很多水井,方便他們就地喝水。
因此,那個老太監說,“故宮內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說的肯定不是前清,可能是清朝滅亡以後,人員少了,有的院落裡沒人住,沒人管理某些水井導致水源髒了,才沒人去喝了。
故宮內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最多也只能說是某些井,而不是全部。比如珍妃井,裡面死了人,誰還敢喝?故宮裡大部分的水井,大都是飲用水井,所以喝裡面的水是沒問題的。
也有一部分井,是裝飾水井,就是故宮裡有些小亭子,有些樓閣,為了創造一種樓臺亭榭的意境,往往也會打造一些井,這些井,沒人打理,沒人管,最多有人打了水澆澆花什麼的,所以,沒人喝裡面的水。
最後多句嘴,說點故宮裡關於水的事。比如有人問,故宮裡,皇帝妃子宮女太監洗澡,用什麼水?主要不是井水,而是河水,故宮有河流,叫御河,也叫金水河,也叫筒子河,這條河,分內河和外河,外河就是圍繞著故宮一圈的那條,一般稱作外金水河或外筒子河。
還有就是內河,叫內金水河或內筒子河,是自故宮的西北角,從外金水河開一道口子,沿著故宮的西牆邊,往南流,一直到太和殿那,向東橫穿過太和殿前面,然後向南,從故宮西南角穿出,再次流進外金水河。
這條河還有洩洪的作用,故宮有很多下水道和地下排水道,都通到這條河裡,由於這條河是活的,既能當水庫能洩洪,據史學家說,故宮遭遇的最大的一次降水,都沒被淹,都是靠這條河,那次大雨,最多也只是讓這條河水位上漲了一米而已。
-
3 # 藍風破曉
水,萬物之源,誰都離不開,即使尊貴如皇帝,也一樣不能缺了它。
但,故宮裡有70多口井,卻沒有人喝裡面的水,是不能喝,還是不敢喝?據說,有個老太監,曾經說“無人敢喝”。
實際上,不是不敢喝,而是不能喝,也無人願意喝。
故宮裡水井頗多,而且底下互相連通。
當初設計的時候,這井水就不是讓人喝的。一是,水質不好,硬度偏高;二是,這水是用來急用的,急用什麼?救火用;三是,當生活水用。
說白了,故宮深井的水,其實就是消防水+生活水。
古代宮殿材料,大多木製居多,一個火災,就會燒個差不多。為了防止出現救火不利的情況,故宮深井裡的水,就是要當“消防水”用的。
除了當“消防水”用,洗菜,澆花,澆樹等,用水量也不少,這些也都可以用井水。當然,下人們的洗澡水,也是來自這井水。
所以說,故宮的水,本來就不是拿來給人喝的。
故宮很大,人也很多,雖然這裡的水質偏硬,味道也不咋的,但是,萬一哪天缺了水怎麼辦?能不能打水上來,燒開了喝?
放心,沒人願意喝,不說口感的問題,關鍵是故宮深井裡死過不少人,這水還怎麼喝?小心,吐的比喝的還要多。
從朱棣開始,到清朝宣統撤出,故宮的王座上先後迎來了二十多位皇帝。在這二十多位皇帝先後執政期間,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有“情感”故事,有“武打”故事,還有“恐怖”故事。
我告。。告。。告。。。你,這幾百年間,有不少人投了故宮的深井,這些人裡面有太監,有宮女,還有妃子,最出名的莫過於“珍妃”,她是被迫死的。八國聯軍進城前,慈禧太后就讓那個珍妃沉了井,現在還有“珍妃井”。
因為,這些井下互相連通,而且又死過不少人。於是,這水沒有人願意喝。就算有可能喝出個金銀首飾,還是沒人願意喝,因為太膈應了。
水,還是要喝的,否則撐不了幾天,就得蹬腿了。
皇宮裡的飲用水,主要來自玉泉山,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有專門的車隊負責調遣,每天去拉水下來,天天如此。這些水拉下來之後,要進行分配的,地位越高,分的越多。分配給皇帝和眾妃子的水,連喝帶洗澡都夠了。而太監、丫鬟的水,夠喝就不錯了。
為什麼要喝玉泉山的水,難道不能在故宮外圍多打一些井嗎?不能。因為北京城的水,比上玉泉山的水差了很多。
玉泉山的水,那是正宗的泉水,山上泉眼很多,水量穩定,彷彿它天生就是伴隨故宮而生。光是水量穩定沒有用,關鍵是水好喝,那是天然的礦泉水,口感柔甜,回味悠長。因此,故宮萬八千人,就靠那水養著。
(玉泉山)
綜合來說,故宮裡的水,是用來作消防用的,同時也當生活水用。這水不是沒人敢喝,是沒人願意喝,水質不好,還死過人,這誰願意喝呢?
-
4 # 替鯨照顧海
更有在皇宮裡面受欺負,受壓迫的人受不了了,怎麼辦呢。往井裡跳啊,一躍解千愁。
久而久之,井水變得越來越髒,沒有人敢喝,並且這些井在當時是非常不吉利的。想想裡面泡著人,誰敢喝呢?
那麼宮裡的人,想喝水都怎麼辦呢?據清代著名筆記《清稗類鈔》裡記載:
而在明清時,皇帝們也不傻,他們也知道井裡的水不能喝,但是在那個沒有淨水機的年代,想喝水怎麼辦呢?
他們就只能去別的地方運水過來。但是好水難找,只有玉泉。在明清時,皇帝們就發現了玉泉山的泉水非常優質,特別是在乾隆時期,這位最文藝的皇帝親自找人檢測,得出了玉泉山水為天下第一好水,
所以他們就會命太監提前在那裡等候,等到太陽出來的時候裝水,因為取水耗費人力物力比較多,所以不能無限量的供應,
皇宮裡這樣髒的水,換誰都不敢喝。大家覺得呢?
-
5 # 抽菸侃歷史
看過宮廷劇的都知道皇宮的水井都是用來浸泡屍體的。後宮妃嬪爭鬥,爭權奪利,殘酷異常,不僅在水井中投毒,還會投入墮胎藥等各種毒藥,久而久之井水就變成毒水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候,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前夕,就把珍妃扔入井中,這一泡就是一年多,浸泡屍體的井水是肯定不能引用的。
當然以上都是順著宮廷劇說的。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這個老太監所說的,這是一個杜撰的事情。故宮至少有上百口水井,經過時代變遷,現在能看到的只有70多口。清朝剛剛入關的時候,故宮內的水井確實是用來飲用的,只是後邊發現這些水井中井水的水質非常差,於是便有專門的車隊從玉泉山運水到宮中供飲用。
北京城原來很小,也就是到現在二環左右。北京的井大都是淺井,而且水質不好。“京師水井多苦,而居人飲之,茗具三日不拭,則滿積水鹹”。以前北京的住戶都是預備三種水,苦水洗衣服、二性子水做飯、喝茶才用甜水。當時如果打出一口甜水井,被視為寶物,北京有一處“蜜罐衚衕”,就是由於一口甜水井而命名。
以前北京被稱為苦海也是指井水難吃。很多外地人,尤其是山東人到北京做起了送水服務,舊稱“水三兒”。直到清朝末年,北京才出現了自來水,但這也僅是那些豪紳富戶才能享受的起,普通百姓只能繼續以井水來活命。
建國之後出現了水屋子,就是在甜水井旁邊圍一個大水槽,水屋子主人用軲轆把水打到水槽中,附近居民都到水屋子購買水食用,也可以送水上門,就像現在的水站一樣。雨水季節大家接雨水儲存在水缸中,放入白礬加速雨水漂浮物的沉澱,之後就可以用來洗衣物。
慢慢的後來有了壓水機,水屋子就消失了。五十年代街道安裝了自來水,附近的居民都可以到那裡去接水然後挑回家,儲存在水缸中。七十年代時候,自來水入戶。
北京的水並非不可以飲用,只是淺水井,鹼性太強,水質太差,而甜水井又非常少。故宮也是同樣的道理,井水除了不食用之外,其他的都是正常使用的。
-
6 # 寧靜致遠11804
那年去故宮遊玩,導遊介紹故宮有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七十二口水井,還一個勁地叮囑遊客,這井水一定不能喝,我當時就疑竇叢生,古代人打井不就是為了解決飲水問題嗎?我們一行裡有個包打聽,打破砂鍋問到底,問導遊其中的緣由,我也認真傾聽,有所收穫。
據導遊介紹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故宮裡的地下水是硬水,含有硫酸鈣和硫酸鎂,燒開產生大量水垢,宮人以為喝了會得大病。
故宮是明朝時打了七十二口老井,這井裡打上來的水燒開之後產生大量水垢,水垢灰白色,而水井喝起來有股苦澀味,宮裡人雖然不懂化學,不知這地下水是硬水,含有硫酸鈣和硫酸鎂,但肉眼看到水垢這麼嚴重,認為喝了這樣的水會生病,所以都不敢喝這井水。
二、故宮井水髒,沒法喝。
故宮的每口水井裡都有冤魂,明朝277年,清朝268年,五百多年的皇宮,多少冤魂野鬼給投進了井裡,誰也說不清。
想想都直起雞皮疙瘩,這水被死屍汙染過,發出陣陣惡臭,即便被清理過,誰想到驚悚的那一幕幕,還敢下口喝水?
例如珍妃井便是慈禧太后把珍妃扔進井裡還蓋上東西,直至一個月後才收屍,你說這水還有誰喝?
故宮水髒除了有死屍,當然還有可能有其他物質,比如後宮爭鬥,知道某一主子喝這井裡的水,為了不讓她生孩子,丟點麝香,放點慢性毒藥也有可能,那主子為了生存,為了能生下皇嗣,當然不敢喝這井裡的水了。
三、故宮井水年代久遠,水質差,沒人敢取來喝。
故宮建成後,幾十口井便打好了,歷經幾百年,井水裡的水質差,井底深又沒人清理淤泥,枯枝敗葉年年落進井裡,毒蛇死鼠等常有在井裡,水源被汙染,也讓宮裡人不敢喝。
四、故宮之人找到了更好的水源,不用喝井裡的水。
皇帝享受最優質的水源,在玉山找的了泉水,每天一大早,就有太監早早地把水運進宮,按等級制度,皇上供水50桶,皇子公主嬪妃25桶,按等級劃分,其他人便有飲用水就不錯了。
導遊還告訴我們一個祕密,這七十二口井是互通的,一口井投了屍體,投了毒,投了藥,所有井水都汙染了,沒人敢用生命開玩笑,就都不喝這井裡的水了。
所以一位老太監說,故宮內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確實是真有其事。
-
7 # 吾與吾國
紫禁城裡的井水,真的無人敢喝?
1900年6月21日,慈禧倉促之間“意氣風發”地向十一國宣戰,可是,沒過兩個月,她便匆匆忙忙地逃離了清王朝的中樞所在——北京。
不過,她在逃出北京之前,卻幹了一件事。
1900年8月13日,慈禧和崔玉貴去了頤和軒,且讓唐冠卿在頤和園的迴廊上守著,對他說:“你在這兒守著,如有人來窺探,儘管開槍打死他!”
當時,唐冠卿以為慈禧是見洋人打進來了,所以想要自盡殉國,可沒過多久,他便聽說慈禧讓人將珍妃叫了過來,然後他聽到了慈禧對珍妃說:“現在可怎麼辦呀,拳民搗亂來了,洋人也打入京城了,怎麼辦呢?”
唐冠卿聽到慈禧的聲音時高時低,忽然卻又聽她高聲說道:“我們娘兒們跳井吧!”
他頓時一驚,慈禧真要殉國?繼而卻聽珍妃哭著求慈禧:“老佛爺饒了我吧,放過我吧,我又沒有犯過什麼不可饒恕的罪!”
可是,慈禧卻沒有理會珍妃的求饒,仍然冷冷地說:“不管有罪無罪,難道留下來遭洋人毒手羞辱?你先下去,我也下去!”
珍妃繼續求饒,慈禧見珍妃不從,只好向崔玉貴使了個眼色,崔玉貴便過去對珍妃說:“請主兒遵旨吧。”
珍妃則對斥問了崔玉貴一句:“你也逼我不成?”
崔玉貴則說:“主兒先下去,我也要下去呢!”
珍妃又罵了一句:“你不配!”
崔玉貴被罵了這麼一句,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慈禧便對他說:“把她扔下去吧!”於是,經過了一番折騰之後,珍妃雖不想死,可還是被崔玉貴給扔到了井中。
後來,慈禧回到了北京之後,這才讓人將珍妃的屍體打撈了上來,此時珍妃的屍體已經在井中浸泡了一年有餘。
清朝光緒皇帝的寵妃珍妃被投入井中,也只是紫禁城裡幾十口水井的一個縮影,或者說這樣的事可能也只是紫禁城自建立之後幾百年來的一個小小縮影罷了。
試想一想,宮中宮女太監這麼多,總會有人發生爭執和衝突,“宮鬥”絕不僅僅存在於影視作品當中,這幾百年中,究竟有多少人冤死在井中,又有誰知道?
所以,宮裡的人實際上不怎麼敢喝井水,這恐怕也是宮裡的太監宮女不敢怎麼喝井水的主要原因。
此外,紫禁城的水井用途並不單單只是飲用。
水井雖然能夠解決生活用水,可是,水井的作用卻不僅僅只是飲用。
紫禁城規模巨集偉,宮殿樓閣不知凡幾,更重用的是多數是木質結構結構,這意味著它們很容易著火,所以,紫禁城的設計師必須還得為紫禁城配備一套完善的消防系統。
這個消防系統怎麼設計呢?
開挖護城河,也即金水河,不論是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河,還是太和門前的內金水河,實際上都能在火災發生後用於取水滅火。
可是,設計師又考慮到如果是後宮發生了火災,再到金水河取水的話,或許來不及,所以挖好了金水河之後,又開始在宮中挖井,最開始挖了72口井,後來數量有所增加。除了井水之外,則又在宮殿門前放置所謂的“門海”,也即一口容量頗大的水缸,再在水缸中灌滿水以便隨時用於滅火。
所以,紫禁城中的水井有的實際上並不是用於生活,而是用於消防。
可是,紫禁城中的水井存在的目的說到底還是用於供應生活用水,說所有的井的井水無人敢喝,顯然有點言過其實了。
當然,皇帝、皇后、妃嬪這些宮中的主要人物的飲用水確實不是井水,而是每日讓人從玉泉山運回皇宮。
他們之所以能夠喝水都喝得這麼奢侈,是因為他們的身份擺在那兒。
宮女什麼身份?
太監什麼身份?
明朝時期的紫禁城中住了幾萬人,晚清再衰落恐怕也會接近一萬人,近一萬人每日得消耗多少飲用水?宮女太監們不喝井水,難道他們還想和皇帝一樣喝從玉泉山運回來的泉水?這顯然不可能。
難道喝護城河的水?顯然也不可能,且不說護城河的水比不比井水乾淨,單說從護城河裡打水便需要耗費很多人力財力和物力,皇帝哪管這麼多呀,水井那麼多,你們愛喝不喝。
宮女和太監哪有那麼嬌貴?想嬌貴也成呀,但是得得到皇帝或者寵妃的寵信才行。
所以,宮裡的人的飲用水主要還是井水,不論他們敢不敢喝,他們都得喝,或許他們不敢喝的只是偏僻處的水井中的水罷。
-
8 # 史論縱橫
想起一個系列的短視訊叫“我有一位朋友”,被很多人說,其實你沒那麼多朋友,你說的一位朋友,就是你自己!
關於故宮,因為不了解,自己說出來沒有多少可信度,於是就說“有一位太監”,“有一位宮女說”,更有甚者,為了增加可信度,還言之鑿鑿地說,我太爺爺曾經是太監,從小就帶到宮裡,後來出了皇宮,跟我爺爺說出了紫禁城中的祕密,“故宮裡面有70多口井,竟然無人敢喝裡面的水,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故弄玄虛大概也就這樣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多人根據這個腦洞了電視劇裡面的宮鬥內容,比如在井裡面下毒,或者往井裡面投屍,噁心的不要不要的,要相信皇宮裡面的保衛措施,如果有把毒藥拿到皇宮裡的本事,那也得用馬車一車一車的裝,這樣倒入井中才能毒死人。至於投屍,更是無稽之談,古代皇宮裡面的人數不是鬧哈哈的,哪一個是怎麼來的,做什麼工作,幹了多長時間,都是一清二楚的,如果有一個宮女和太監神祕失蹤,那就是大事件,別拿古代丫環太監的命不當回事,那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宮女咱就不說,光是一個太監,培養起來是相當困難的。
要知道,就閹割這門技術,只有中國統治者才能熟練的掌握,太平天國運動時,洪秀全曾經也想整一些太監到宮裡面,無奈沒有這門技術,把閹割的人都搞死了,所以只能用女人當衛兵了。
關於故宮裡面的人為什麼不喝故宮井裡面的水,其實是因為故宮裡面的井壓根就不是為了打水喝的。
首先,看這70口井這個資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70口井對故宮裡面的人來說,壓根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明清時期的皇宮,常駐平均人口應該在一萬人以上,一萬多人,用70口井,平均142人用一口水井,想想都可怕,估計按照這個用法,皇宮裡得渴死不少人。
這麼說吧,我們現在農村的老式水井,也就是叫洋井的東西,基本上每家人都有一口,一村200多戶,700多人,就是200口井,農村家裡都有一個儲水的大缸,三兩天打一回,這有的人家井打淺了,用時間長了還斷水,我不相信古代打井技術比現代還先進,打得更深。
可以說,古代皇宮裡面的這70口井壓根就不是為了日常用水的,很明顯,如果要用皇宮裡面的井滿足日常用水需要,那就絕對不止70口井這麼少的數量就能解決的。
那麼,皇宮裡面為什麼不多打一些井呢?在我們農村,打井是發展的重要前提,沒有井是生活不了的,總之多一口水井,即使平時不喝,到時候用來救火什麼的也有很大幫助的。
縱橫大膽推測一下,古代人都比較封建迷信,水井也是風水的一種,我記得我小時候過年的時候,都會貼上紅色的條紙(想不起叫啥了),我估計當時的統治者都認為打的井多了,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以下內容純屬瞎掰,猜測,不代表歷史觀點)皇帝是真龍天子,龍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如果大家都在故宮裡面打井,會不會洩露“真氣”呢?另一方面,水用多了,會不會塌陷呢?地下水抽多了,底層必然會下陷,古代科學家自然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防患於未然的話,也不能打太多的井。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北京的地下水可能味道不咋地,這才是皇宮裡面的人不吃井水的原因,要說這個井水,還真的一個地方一個味,我家以前住農村,井水還算可以,有一天我到同學家去玩,然後喝了一口水,那味道才叫酸爽,一股淤泥味,原來他家後面就是一個大水坑。
什麼樣的水最好喝呢?當然是山泉水了,在很多有山的地方,村民其實都是喝山泉水的,清朝皇宮也有指定取水地點,根據資料顯示,清朝皇宮取水都會到頤和園西邊的玉泉山去取水,甚至有專門的人就負責皇宮的供水,從玉泉山取回來的水,按照用量,每個宮女也有兩罐,由此可見,住在皇在皇宮的人,都是用外來的水。
回覆列表
至於這個老太監是誰,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他說的這個問題,確實是存在的。
很多人回答是因為水井淹死過大量的人,因為水髒,所以不喝,其實並不全對。楊角風有幸小時候生活在離北京較近的農村,喝水是要到村北頭的一口水井打來喝,後來因為汙染問題,那口井的水已經不能喝了。
但是要知道,圍繞村子的水井不止這一口,為什麼人們都去這一口井打水喝呢?
這個問題小時候的楊角風也問過別人,甚至也拿著水桶在別的水井打過水,可是一喝,就明白為什麼了……
實際上,我們平常見到的水井大部分都不能喝,因為是鹹水,北京更是如此。我們村幾乎家家都打有壓井子,實際上能喝的只有灣邊楊三家的壓井子,有時候出現鄰里矛盾,楊三家還鎖門或拿走壓井子。
村子周邊的水井,只能用來澆地,我印象中,只有兩口井的水可以喝,除了剛才提到的村北頭,還有一口村西頭的水井可以喝。打上來的水冬暖夏涼,尤其是夏天打點井水喝起來很爽,麥收的時候,我都是負責給大人打水的,我們叫它“京白涼”。
回到故宮,一開始建立皇宮的時候,必然是需要水井的,一方面有喝的需求,另一方面還有救火啊,洗洗涮涮的功能。
不要覺得故宮沒有失過火,實際上故宮著火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比如逢年過節放爆竹啊,做飯不小心引燃啊,甚至有人故意放火,這都有可能發生。單就明朝萬曆皇帝來講,短短几十年,就著了二十次之多,顯然再去河裡打水救火來不及,只能依靠這七十多口水井。
可以想象的到,一開始故宮的水井肯定有幾口井水是可以喝的,不可能都是鹹水井,如果北京城怎麼打井都是鹹水井,那麼皇宮外面的老百姓怎麼過日子?難道他們也跟皇宮搶玉泉山的水?
實際上老百姓還是喝井水的,比如北京城著名的一條大街,叫王府井大街,為什麼是這個名字?
就是因為當初明成祖的時候,有十座王府坐落在這裡,後來命名的時候,這裡的南端最有名的就是一口甜水井,於是叫了王府井大街。
也就是說北京城不缺甜水井,故宮自然也有甜水井,實際上在紫禁城之內,傳心殿院內的大庖井的水就是甜的。
只不過故宮到了清朝一代,再到這個老太監說這話的時候,已經過去幾百年了,故宮的地下水也被汙染的差不多了。實際上明朝還好,清朝的衛生狀況十分讓人堪憂,很多人的糞便或垃圾出門就丟,這些汙水自然流入地下水,況且北京城人口密度又大,汙染可想而知。
除了這方面原因,還包括一些冤魂,比如一些想不開的妃子、宮女、太監,不小心就投井了。比如最著名的珍妃,在《清宮太監回憶錄》中,一個叫王祥的太監親口說,他看到珍妃攔著倉皇出逃的慈禧和光緒帝,建議皇帝留守京城抗擊八國聯軍,結果慈禧一怒要處死她:
“你死在眼前,還胡主張什麼?”
珍妃才開始求饒:
“皇爸爸,皇爸爸,饒恕奴才吧,以後不再做錯事了……”
後來珍妃喊“李安達”救她,其實就是喊李蓮英救她,但是最終還是被扔進了井裡,扔她的崔玉貴後來還升為了二總管。
至今皇宮還有一口井命名為“珍妃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