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居北斗
-
2 # 蠻夷豈敢犯邊
原因不可能有且只有一個,據在下猜測,第一個原因是西漢末年經歷王莽的新朝以及赤眉綠林等武裝集團的起義之後,王朝人口銳減,原有的單個封縣的利益不足以犒賞功臣。
第二個原因是,東漢建武時期,也就是漢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的功臣規模遠不如西漢王朝龐大,因此有地可封。
第三個原因,封食數縣可以以示皇帝的恩寵,理論上,各縣人口的增加也會增加封侯的待遇,因此,功臣會力保太平而不作亂。
-
3 # 穿越再現彼岸
西漢和東漢建國封侯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臣侯、王子侯、外戚恩澤侯、宗室侯,功臣侯主要是王朝建立功勳的異姓侯;王子侯主要是封王的後代封侯,是劉姓;外戚候就是依靠裙帶關係而封侯的,其中一部分外戚侯也有功勳;宗室侯則是指皇帝的同宗親屬較遠的封侯。
列侯可以分為縣侯、鄉侯、亭侯、都鄉侯、都亭侯,縣侯最多六縣、四縣、三縣、二縣、萬戶以上大縣、萬戶以下小縣地等。(西漢封侯第一,曹參劇照)
建武是漢光武帝劉秀用的第一個年號,公元25年-公元56年,在這個年號期間大封功臣。
西漢和東漢封侯食邑對比。西漢排在前十位的封侯人員是:曹參10630戶、蕭何10000戶(後增加2000,達到這個數)、張良10000戶、周勃8100戶、夏侯嬰6900戶、靳歙5300戶、樊噲5000戶、灌嬰5000戶、陳平5000戶、酈商4800戶,只有三個萬戶侯,異姓王除外,食邑最多的也就1-2兩個縣(富縣一個,窮縣兩個),絕大部分沒有達到一個縣的封侯。蕭何家族的封侯到東漢中期才消失。
東漢時期劉秀封賞的列侯365人,封侯數量和封賞的數量都遠遠超過西漢,其中列侯第一鄧禹封食邑四縣,其他雲臺二十八將的封地食邑都比西漢封侯食邑要多。(東漢封侯第一鄧禹劇照)
為什麼東漢封侯的數量和封縣這麼多?西漢劉邦建國,封地少還殺了一批功臣,導致後世的詬病,呂后外戚政權差點滅了劉邦的子嗣,最後是外戚王莽篡奪了西漢的政權。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恢復漢室,自然要對以前的政策進行調整,避免重蹈覆轍。
劉秀用豐厚的封侯食邑作為籌碼,讓很多封侯(功勳侯)帶軍隊的將領離開軍隊,從事行政的離開行政隊伍,享受勝利的成果,在食邑居住,奉召才能覲見,好吃好喝供養著,軍隊和行政方面就不用他們操心了。地方每年進貢中央的珍貴物品優先賞賜給這些功臣,待遇相當的優厚。這樣功勳侯爵沒有實際權利,避免了殺身之禍,比劉邦做的聰明。宋朝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就是效仿的漢光武帝劉秀的做法。(劉秀和陰麗華劇照)
對待外戚封侯者,劉秀也非常小心處理,經常試探外戚,加封他們的封地,很多聰明的外戚侯爵都拒絕加封,皇后陰麗華的哥哥陰識、弟弟陰興都曾被劉秀加封爵位,他們兩個屢次都拒絕了,陰麗華的兒子之所以能繼承帝位,劉秀還是經過一番考量的。原來第一個皇后郭皇后的外戚表現比較差,劉秀害怕外戚掌權禍亂朝堂,從而廢了郭皇后,但是劉秀給他們加封食邑補償。
漢光武帝是2000多年封建歷史上真正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第一位皇帝,無出其右! -
4 # 飄零列車T
漢代自建立之後,大多分封諸侯為王,格局與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比較相似。初期諸侯王勢力惡性發展,已成為對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勢力。
從漢文帝開始,就想法削弱各諸侯勢力,但即位之初正用心於穩定政局,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形勢不允許他採用激烈的方法,所以只有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直到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文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於是文帝採取賈誼的《治安策》,趁機將最大的齊國分為六國,又將淮南國一分為三。但皇權和王權的矛盾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分權和集權的問題依然存在。
到了漢景帝時期,文帝留下的諸侯王權矛盾得到惡化,發生了七國之亂。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繼續文帝的策略,推行“削藩策”。使絕大多數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其實際地位已經降為郡級,國與郡基本上趨於一致。諸侯王國領郡由漢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漢高祖時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漢郡總數大大超過諸侯王國郡數。雖然抑貶諸侯王的地位,剝奪和削弱諸侯國的權力,但是諸侯王勢力並未徹底解決。
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實施了“推恩令”。即允許諸王將自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內容主要是: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廣佈恩惠,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特權)的形式把其他的兒子在本侯國內分封。新的侯國就脫離原來王國的限制,地域獨立,而且政治權力也基本被剝奪,受當地郡縣官吏的管轄。這樣,就使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自動地將權力上交給了國家。此後,地方的王與侯僅僅享受物質上的特權,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稅,但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
經過文帝的“治安策”、景帝的“削藩策”,到武帝的“推恩令”,逐漸使諸侯封地由大變小,不斷分裂為很多小諸侯,所以封地也從之前的數縣甚至更大,逐漸縮減為一個諸侯一縣。
回覆列表
建武是東漢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一個年號,也是東漢的第一個年號。戰亂剛平定,手下臣子功勞太大,而且劉秀奪天下後貴族門閥勢力比西漢更強大,不大封不足籠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