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萍姐ai生活
-
2 # lgl林木木呀
首先是登山線路,北坡西藏定日,南坡尼泊爾昆布地區,東坡嘎瑪溝康雄壁
定日那邊,由於近幾年國家提倡環保,以及大批劃定國家公園/保護區的舉動,目前,珠峰核心保護區的範圍已經劃到了絨布寺,一般遊客就不能繼續往前走了,以後核心區還存在繼續擴大的可能性(答主曾作為顧問參與過這個專案的討論);登山方面,則是由聖山公司壟斷經營,這個公司的背景不便多說,現實就是同樣嚴控登山人數,有答主已經說了,一年16人
尼泊爾方面,屬於薩加瑪塔國家公園(薩加瑪塔是珠峰的尼語稱謂,意為天空女神),原則上完全對外開放,不會主動限制人數,一切交給市場決定,畢竟登山許可證/國家公園門票費用是尼方政府很大一筆外匯收入(今年發放了381張許可證),而昆布地區(俗稱EBC)十幾萬夏爾巴人(包括其他不少山地民族)基本上就是靠從事登山(也包括其他戶外專案)協作、接待工作養活的,筆者所知昆布地區最資深的夏爾巴嚮導登頂過17次珠峰(更新:目前最多的是23次),總體而言山地戶外活動在尼泊爾已經是一個巨大、成熟、而且非常重要的國民經濟產業鏈
具體登山線路有很多條,有常規線路和特殊線路之分,一般情況下,說的都是常規線路,南北各一條,北坡是絨布冰川-北坳-北山脊線路,南坡是昆布冰瀑-沉默之谷-南坳-陽臺-南峰-希拉里臺階線路
所謂常規線路,就是大多數人都會走的線路,因為走過的人太多,除天氣、地形變化、健康外所有的難點和風險大致都是固定的,目前環境下,在大部分商業隊上山前,會由夏爾巴修路隊把路繩一路掛到山頂,沿途的冰裂縫之間也都會鋪設金屬梯,基本上只需要登山者走到山頂就行
其次就是登山的人,要了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去,先得知道這麼多人到底是些什麼人
粗略分類的話,可以把這些登山者主要分為商業登山和非商業登山兩種
所謂商業登山,顧名思義,就是或多或少和商業活動有關,比如,為品牌/企業/機構代言、做廣告(就是爬到山頂拉旗子、橫幅的那種),這種登山者佔相當大的比例,而且通常都有實力雄厚的贊助商。不過這種形式目前已有被淘汰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是透過這種經歷,將登山活動包裝成產品繼而向大眾出售。參與這類商業登山的人,通常自身就具有一定實力,但在綜合實力上基本都有嚴重短板,基本無法自力完成
另一種商業登山活動,面向的是所謂成功人士的高淨值人群,因為在這些人群的交際圈中,登頂珠峰是一塊很響亮的招牌、甚至是擠進這個圈子的門票。這一類的參與者實力就良莠不齊了,通常只能沿著路繩走到山頂而已(業內稱之為保姆式登山),有個別人的能力、經驗甚至達不到入門要求,也是出事機率最大的一群人(可參考《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非商業登山,比較典型的是職業登山家,不過除了一些為了7+2或14刷資料的人之外,職業登山家已經很少走常規線路了,因為在職業登山領域你想要成為翹楚,就不能在常規季節走常規線路,也不能過多地依賴協作團隊的幫助以及使用氧氣,而且最好能自行開闢新線路,只要成功就是一戰成名繼而名留青史。
這些人的實力雖然是地表最強,但失敗同樣是死,因為他們通常只使用少量協作(或solo),不少人甚至還會挑戰無氧阿式,自己加難度,導致容錯率非常低,常在河邊走很難不溼鞋
由於高昂的登山費用,現在的職業登山家也或多或少會參與一些商業活動來籌集資金,或者開團帶隊之類的,可以說,這個時代純粹的非商業登山已經幾乎絕跡了
唯一一種純非商業登山的人,就是單純的理想主義者,為了圓一個夢,傾盡所有資源去搏這麼一下,這類人已經極其稀少了(西方人多一些)。畢竟登珠峰要花費的資源並不僅僅是一次性的登山費用,還有極其昂貴的裝備、以及5-10年準備期中循序漸進的歷次登山訓練費用,這基本就是一筆人民幣七位數以上的天文數字(還不算花去的時間精力),不是大多數普通人能負擔得起的
(比如,你是一個毫無戶外經驗的人,現在說想去登珠峰,你也支付得起登山費用,但是你不可能說走就走,那只是送死。登山是個系統性、科學性的活動,需要步步為營,先從5k米、然後6k米、再登7k米,對於各個海拔高度氣壓環境都有直觀認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大量登山技能、戶外知識、各種裝備工具的使用方法,甚至先去登一次難度更低的8k級卓奧友,才能說有資格去挑戰珠峰,雖然珠峰的難度在8k級裡也是最低一檔,這個過程至少也要5-10年)
其實還有第三種人,就是高山協作大隊,這類科學家/藏族/夏爾巴人/其他山地民族/犛牛騾子的數量通常是登山者的翻倍計算,分工也各有不同。有嚮導、協作、背夫、廚師、通訊專家、醫療專家、氣象專家等組成,各司其職,所以一個登山者背後可能有3-5人在為他提供各方面的後勤保障。而最終能與登山者一同登頂的,通常是嚮導和高山協作,總體上人數也通常要多於登山者
最後,每年常規季節(春季)的登頂視窗期,就是5月份的寥寥幾天,出現集中登頂是合情合理的事。以目前氣象預報的精確度,商業登山團隊都會選擇風險最小的時間點衝頂
另外,大量實力差強人意的商業登山人士,速度遠遠低於鋪路繩的協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就跟城市裡龜速車多了就出現擁堵的道理一樣
其實商業登山隊由於隊員實力不足而發生山難,本來就不是什麼新聞,自從有商業登山開始這一直就是常態。只不過由於近年來高科技裝備的大模運用,使得諸如天氣預報精度、裝備質量和輕量化大幅提升、包括登山線路的穩定成熟,使得後勤保障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從而大大提高了容錯率而已
所以你看,一座山,寄託了這麼多人的或夢想、或生計,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天空女神、憧憬之地,而是實實在在的名利場了,能不擁擠嘛
回覆列表
天氣晴朗,溫度升高,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戶外登山活動,尤其足以證明個人能力與體力的珠峰,加之費用不算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