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一個看問題敏銳,處事有膽識、有謀略的人,他對蜀國的建立與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這並不能掩蓋他本身最大的一個缺點——獨斷專行。這主要表現在“錦囊計”和“斬馬謖”中。
“錦囊計”是書中一再提到的。每逢重大事件,諸葛亮總要把裝有“妙計”的錦囊交給執行任務的人,吩咐“到時開看”。不僅根本不與人商量,而且不讓人事先知道事情該如何去做,一切似乎都只是他那種能夠“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他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驅策的、被動的工具。這裡暫且不論作者的寫作目的如何,單就諸葛亮的行為來看,未免是失之偏頗的。這也就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馬謖之死。
雖然劉備在臨終前曾告誡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未可大用。”雖然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得很好:“……誠宜開張聖聽……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然而在街亭這場關鍵戰役時,他還是任用了馬謖擔當主將。結果由於馬謖的畏首畏尾和紙上談兵的空談理論,導致了慘敗,使得蜀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基業又付諸東流了。諸葛亮在“揮淚斬馬謖”之後,也自貶三級以此謝罪。
諸葛亮在軍事指揮上也出現過差錯。初次伐魏時,魏延曾提出一項作戰計劃:“可賜(我)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十日之中,可到長安。……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若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而可定矣。”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條完全可行的作戰計劃。可是諸葛亮“生平謹慎,不曾弄險”,他認為這條計劃不是萬全之策,於是採取了“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的穩妥方案伐魏。結果六出祁山均無建樹,自己也累死在五丈原,讓後人哀嘆。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他也是人,一個同樣會犯錯誤的人。畢竟,只有群眾的聰明才智才是無與倫比的。諸葛亮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實正是群眾的智慧和才能的統一體。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的“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也正從反面說明了這個道理。
諸葛亮是一個看問題敏銳,處事有膽識、有謀略的人,他對蜀國的建立與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這並不能掩蓋他本身最大的一個缺點——獨斷專行。這主要表現在“錦囊計”和“斬馬謖”中。
“錦囊計”是書中一再提到的。每逢重大事件,諸葛亮總要把裝有“妙計”的錦囊交給執行任務的人,吩咐“到時開看”。不僅根本不與人商量,而且不讓人事先知道事情該如何去做,一切似乎都只是他那種能夠“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他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驅策的、被動的工具。這裡暫且不論作者的寫作目的如何,單就諸葛亮的行為來看,未免是失之偏頗的。這也就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馬謖之死。
雖然劉備在臨終前曾告誡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未可大用。”雖然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得很好:“……誠宜開張聖聽……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然而在街亭這場關鍵戰役時,他還是任用了馬謖擔當主將。結果由於馬謖的畏首畏尾和紙上談兵的空談理論,導致了慘敗,使得蜀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基業又付諸東流了。諸葛亮在“揮淚斬馬謖”之後,也自貶三級以此謝罪。
諸葛亮在軍事指揮上也出現過差錯。初次伐魏時,魏延曾提出一項作戰計劃:“可賜(我)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十日之中,可到長安。……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若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而可定矣。”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條完全可行的作戰計劃。可是諸葛亮“生平謹慎,不曾弄險”,他認為這條計劃不是萬全之策,於是採取了“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的穩妥方案伐魏。結果六出祁山均無建樹,自己也累死在五丈原,讓後人哀嘆。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他也是人,一個同樣會犯錯誤的人。畢竟,只有群眾的聰明才智才是無與倫比的。諸葛亮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實正是群眾的智慧和才能的統一體。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的“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也正從反面說明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