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mz44037062

    適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質和量的限度,是質和量的統一。世間萬物皆有度,適度體現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其中學問最大,最難以把握的就是為人處世的適度。只有把握好事物發展的度,才能保持事物的相對穩定。

      關鍵詞:適度;質;量

      一隻飢餓的小老鼠遇到了一隻盛滿大米的米缸,看著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興奮不已,每天跳進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裡的米一天天減少,缸口與米的距離一天天拉大。當小老鼠所能跳過的高度低於缸口與米之間的距離時,它沒有擺脫米的誘惑,仍跳進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這一跳,使小老鼠在吃完缸中的米之後,困斃在缸中。

      俗話說:"物極必反。"這個故事說明,任何事物都必須保持其一定質的數量界限,雖然在一定界限內,量的變化不會改變事物的質,而一且超出這個界限,量的變化就會引起質的變化。在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個"度",只有使事物保持特定質的量的界限,才能不斷促進事物發展小老鼠的悲哀就在於沒有把握好能夠跳出米缸的"度",以至於最後一跳,誤了卿卿性命。

      這就是我們說的適度,適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質和量的限度,是質和量的統一,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認識事物的度才能準確認識事物的質,才能在實踐中掌握適度的原則。只有在一定的範圍內,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過了特定的範圍,就會向對立面轉化。

      世間萬物皆有度:

      就說國畫中的"留白",要表現的東西並不需要完完全全地顯示出來。留一點白,留下的是無盡的意蘊、無盡的遐想、無盡的回味。魚游水中、只需畫出魚的遊與水草的搖擺即可,至於水,留下的宣紙上的空白處便是水之清的最好表現。詩歌中常用的"隔"的手法,不過於直白,只是在所要表現的思想和情感上罩一層"輕紗"。虛實之度的把握,使得詩歌的語言富有了表現力和美感

      適度體現在人生的方方面面:

      古人云:"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是說飲食要有度,不能餓到極點或者渴到極點才去吃喝,也不能吃的過多喝的過多,攝入的營養也要適度,低了,人會因為營養不良無法工作學習,高了,營養過剩人會生病。過度害己傷身。

      工作學習強度要適度。低了,無法完成任務,高了,諸如"頭懸樑,錐刺股"一樣地學習,又會透支精力,使人累倒,進而無法再工作。期望值要適度。太高了會因無法實現而喪失信心。太低了,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理想目標要適度。標準低了,變成短期目標。高了,成了空想。

      愛是好的,愛讓人類得以延續,讓生命得以成長。但愛是要講原則和方式的,愛要有度,超過這個度,愛就會變成一種傷害。比如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其實是葬送了孩子的未來。

      不過,其中學問最大,最難以把握的就是為人處世的適度。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是《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對晴雯的描寫。晴雯,作為寶玉房內四大丫環之一,她鋒芒畢露,待人處事偏激,處處樹敵,最終在大觀園的檢查中,有人在王夫人耳邊煽風點火,王夫人是以晴雯太過美麗、舉止不端的罪名將她趕出了賈府,但若不是她平時待人處世不懂得把握尺度,太過偏激,太過直接,不顧別人顏面的做法,又怎會招致禍端,落得個悲慘死去的結局?

      同為寶玉房內四大丫環之一的襲人,與晴雯卻是另一個極端。襲人做事舉止得當,待人處事總是謙恭有度,無論對賈母,對寶玉,對園內眾位小姐,甚至對下面的小丫環,她都是處處為別人考慮,因此就連王夫人也對她另眼相看。只是,她謙卑過度以致沒有自己的原則。

      悲晴雯,待人太過尖銳以致喪命;嘆襲人,待人太過圓滑以致失去自我。她們都沒有把握好一個"度",以讓自己安然無事又能保持自我。這是兩種不同的悲劇,其根源卻是一樣,讓人嘆惋,讓人深思。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意思為事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招致侮辱;對待朋友太過煩瑣,就會被疏遠。

      子游所言,應包含兩重含義:一是交往適度,二是勸諫適度。所謂交往適度,是指相互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不可來往過密,以免相互干擾產生摩擦。就像路上行駛的車輛,各有各的軌道,保持安全距離各行其道才能交通順暢,否則就會相互碰撞造成混亂。所謂勸諫適度,是指規勸別人的過錯要講究方式方法,適可而止。對待朋友,儒家主張,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也"(《論語顏淵》)。這正是友道精神的核心,既要相互勸善,又要適可而止,如果失去了限度,就可能被誤會為責難,不僅達不到勸善的目的,還可能會失去友情,帶來羞辱。

      為人處世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我們身處這個社會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面對。在這其中,有人與人的相處,有人與事的相處,這些都隱藏了很深的學問,"度"在這裡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范蠡懂得與君主相處的分寸;而韓信不懂。唐太宗懂得與民相處的分寸;而商紂不懂。歷史告訴我們,要更好的解決問題,處理事物,化解矛盾,需要採用適度的手法。處事,因把握好尺度而更加和諧,人生因把握好尺度而更加燦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處,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