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食檳榔塊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習慣,廣泛地流行在東方世界--如孟加拉、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巴布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臺灣、中國、印度及泰國,這種習慣同時亦曾興於斐濟、肯亞、模里西斯、南非、烏干達及坦尚尼亞等地的東印度人社群中。 歷史上檳榔塊的首次記載於文獻,可以回溯至公元前504年以梵文(Pali)所撰的斯里蘭卡史籍“Mahawamsa”一書,曾提及斯蘭卡公主以檳榔為禮物贈予照顧她的護士。另有一則故事溯及大約在公元56年,蘭宰相的妻子,學習反制其丈夫贈送檳榔的陰謀等,由於咀嚼不含石灰的檳榔,為了尋找此喪失的成分,而可以逃過危險的命運。 大約在公元前600年的Benares時代,Sushruta Sambita所著梵文手稿,亦曾述及檳榔的嚼食;梵文中荖葉的名字即稱之為“tam-bula”。公元916年,來自巴格達的旅遊者遊記中,描述阿拉伯海沿岸、甚至遠及葉門、麥加均流行嚼食檳榔。歐洲人一直到馬可波羅所著「東方見聞錄」描述印度人將荖葉含於口中,才知道道亞洲人有嚼食檳榔的風俗。公元1664年荷蘭文獻記載由印度輸入馬來西亞麻六甲的檳榔曾課以稅金,而於公元1703年頒佈禁止檳榔進口,這種措施乃是要保護當地種植者,而非要杜絕深根蒂固的嚼食檳榔習慣。「嚼食檳榔可謂印度大陸特有的風俗」,常被歐洲的旅遊者,成當地居民將此習性公開的表露出來。「紅色的唾液毀土地及衣物染色」,引述自公元1860年Tennent之描述「斯里蘭卡的人民,嚼食含紅灰及荖葉的檳榔塊與其它國家菸草有相似的習慣,三種成分混合在一起時,唾液呈現紅色,並且唇部似牙齒看起來似血液所涵蓋,雖然此種現象為大眾所厭惡,不分男人與女人、老人與年經人,自早上至晚上皆沉迷於奢侈浮華之習俗」 。 中國對於檳榔記載據,李時珍本草鋼目別錄記載,「賓與郎皆貴客之稱。稽含南方草木而狀言,交廣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則檳榔名義甚取於此,北宋哲宗年蘇東坡以嶺南人嗜食檳榔,以此敬客,東坡先生亦曾嗜食而云:「中虛畏洩氣、始嚼或半吐,吸津得微甘、著齒隨亦苦,面目太嚴冷、滋味絕嫵媚」。臺灣各地,沿習至今的風俗,在迎娶婚嫁之時有謝籃盛裝,此饕賓客之禮,流風不減,今日更盛;已由臺灣地區南部及山地,逐漸北移。風行至今,嚼食者年齡層逐漸提早出現在青少年,市街到處林立的檳榔攤及檳榔一物難以為生的地步。海峽兩岸在此不謀而合;對岸的海南島,民眾亦有嚼食檳榔的風俗。日來兩岸交流更加頻繁,「臺灣檳榔」的兜售也出現在對岸的風景勝地,以滿足遊客的需求。 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發生的相關性,最早是在公元1860年Tennet的文獻,在其註解中描述歌倫布發現許多發生於頰部之癌症為嚼食檳榔者所具共有特性,而命為「嚼檳榔者之癌」。
嚼食檳榔塊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習慣,廣泛地流行在東方世界--如孟加拉、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巴布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臺灣、中國、印度及泰國,這種習慣同時亦曾興於斐濟、肯亞、模里西斯、南非、烏干達及坦尚尼亞等地的東印度人社群中。 歷史上檳榔塊的首次記載於文獻,可以回溯至公元前504年以梵文(Pali)所撰的斯里蘭卡史籍“Mahawamsa”一書,曾提及斯蘭卡公主以檳榔為禮物贈予照顧她的護士。另有一則故事溯及大約在公元56年,蘭宰相的妻子,學習反制其丈夫贈送檳榔的陰謀等,由於咀嚼不含石灰的檳榔,為了尋找此喪失的成分,而可以逃過危險的命運。 大約在公元前600年的Benares時代,Sushruta Sambita所著梵文手稿,亦曾述及檳榔的嚼食;梵文中荖葉的名字即稱之為“tam-bula”。公元916年,來自巴格達的旅遊者遊記中,描述阿拉伯海沿岸、甚至遠及葉門、麥加均流行嚼食檳榔。歐洲人一直到馬可波羅所著「東方見聞錄」描述印度人將荖葉含於口中,才知道道亞洲人有嚼食檳榔的風俗。公元1664年荷蘭文獻記載由印度輸入馬來西亞麻六甲的檳榔曾課以稅金,而於公元1703年頒佈禁止檳榔進口,這種措施乃是要保護當地種植者,而非要杜絕深根蒂固的嚼食檳榔習慣。「嚼食檳榔可謂印度大陸特有的風俗」,常被歐洲的旅遊者,成當地居民將此習性公開的表露出來。「紅色的唾液毀土地及衣物染色」,引述自公元1860年Tennent之描述「斯里蘭卡的人民,嚼食含紅灰及荖葉的檳榔塊與其它國家菸草有相似的習慣,三種成分混合在一起時,唾液呈現紅色,並且唇部似牙齒看起來似血液所涵蓋,雖然此種現象為大眾所厭惡,不分男人與女人、老人與年經人,自早上至晚上皆沉迷於奢侈浮華之習俗」 。 中國對於檳榔記載據,李時珍本草鋼目別錄記載,「賓與郎皆貴客之稱。稽含南方草木而狀言,交廣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則檳榔名義甚取於此,北宋哲宗年蘇東坡以嶺南人嗜食檳榔,以此敬客,東坡先生亦曾嗜食而云:「中虛畏洩氣、始嚼或半吐,吸津得微甘、著齒隨亦苦,面目太嚴冷、滋味絕嫵媚」。臺灣各地,沿習至今的風俗,在迎娶婚嫁之時有謝籃盛裝,此饕賓客之禮,流風不減,今日更盛;已由臺灣地區南部及山地,逐漸北移。風行至今,嚼食者年齡層逐漸提早出現在青少年,市街到處林立的檳榔攤及檳榔一物難以為生的地步。海峽兩岸在此不謀而合;對岸的海南島,民眾亦有嚼食檳榔的風俗。日來兩岸交流更加頻繁,「臺灣檳榔」的兜售也出現在對岸的風景勝地,以滿足遊客的需求。 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發生的相關性,最早是在公元1860年Tennet的文獻,在其註解中描述歌倫布發現許多發生於頰部之癌症為嚼食檳榔者所具共有特性,而命為「嚼檳榔者之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