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52144702989

    關鍵就是溫度,環境溫度30度以上,食物溫度。還有就是科學合理的斷奶轉食。

    鸚鵡的斷奶是怎麼一回事?

    鸚鵡是晚成鳥類,出殼後還是未發育成熟體,不像雞鴨之類出殼後就可以自己啄食,是靠鳥爸爸鳥媽媽反芻出來的流質食物餵養長大的,從一個肉球一直長到羽毛豐滿能自己覓食獨立生活。人工飼養繁殖的鸚鵡基本不管是人工從蛋孵化的還是由親鳥孵化後取出人工手養,都是由人用鸚鵡奶粉飼餵。從羽毛基本覆蓋全身開始可以學習啃咬固體食物一直到不太願意再以流質食物為主食,可以自己吃的很好,很飽,不再需要人來定時定量餵奶的過程,稱之為斷奶期,由於這個階段有時候會給飼主造成一定的苦惱,在這個過程中也伴隨著厭奶,就是不愛吃奶或者吃進去的奶會嘔出來,很多人也稱之為厭奶期。

    我不建議任何新手飼養未完全斷奶的雛鳥

    看到這裡,很多人開始說了,別人都說小鳥要沒斷奶的時候帶回去才能和人親,斷奶了就不親了,而且自己養更好,喂的好,如何如何。我只想說,你懂個**幼鳥的互動能力還有親人程度只和飼養的方式和細節有關,只要是幼鳥親不親人和年齡沒有太多直接關係。(注意是幼鳥,半歲以內的幼鳥都有可塑性)

    斷奶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斷奶期內,小鳥開始羽毛豐滿,離開育雛箱/保溫箱,進入斷奶籠,開始學習在籠內攀爬,學著啃啃蔬果,咬咬鳥糧,同時嗉囊隨著年齡增長開始收縮(你知道嗉囊會收縮嗎?)吃奶的量會慢慢減少甚至經常拒食(我管這叫厭奶期),但是進食固體的糧食開始慢慢增多,嘴部和腳步的攀爬力量增強,開始探索未知世界。每隻小鳥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只是時間有長有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女排聯賽表現突出的王媛媛現在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