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房戶村民瘋狂夫婦

    知識是人類對有限認識的理解與掌握,智慧是一種悟,是對無限和永恆的理解和推論。因此,博學家與智者是兩種不同型別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識不一定勝過博學家,但智者對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兩者比較就如一個知識女性和一個聰慧女性的比較,後者令人心儀的不是其掌握知識的多少而是在其靈性。知識是有限的,再博學的知識在無限面前也會黯然失色。智慧是富於創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對無限反而顯得生機勃勃。知識學習是智育的首要目標,但不是惟一的目標。知識學校的目的不在為知識而知識,知識應該為人的發展奠定基礎。知識必須轉化為智慧,才顯示出它的價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導下,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心智活動。知識若不轉化為智慧,知識越多越是身心發展的沉重負擔。杜威曾經指出,教育要區分兩種人:一種是擁有許多知識的人,另一種是睿智的人。前者擁有一大堆“間接知識”、“外在的公共經驗”,這些知識非但無助於其經驗、智慧的增長,反而有可能阻滯生命的靈性和智慧的閃現。後者是機智的、訊息靈通的,並善於處理他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教育活動的目的應該是培養“睿智的人”。新的知識觀的提出,把智慧技能(程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納入知識的範疇,初步改變了知識與智慧的分離。但必須指出的是,我們對智慧的理解必須超越邏輯思維和傳統理性主義的狹隘智慧觀,認識到非邏輯的直覺、想象、靈感的重要性,樹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智慧觀。 第一,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一個人可能學富五車,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為他完全可能千萬次地重複人家的思想,卻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會發明創造。相反,像蘇格拉底那樣,逢人便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為他自認無知,所以總想與人理論,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識關注的是現成的答案,現成的公式,現成的歷史事件的歸納,而智慧關注的是未知的世界,這就是知識與智慧的區別。 第二,掌握很多實用技能也不等於智慧。一個人學會駕車,學會電腦,但他卻不一定富有智慧,因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內心卻對這些行當毫無興趣,更談不上從中悟出智慧。我想,真正的智慧之人,都會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深感興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願去做,只要感興趣,即使沒有什麼實際好處,也仍然樂此不疲,因為他從做的過程中體驗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樂趣。還有什麼比品嚐生活的愉快和樂趣更接近智慧呢?此外,他也可能武藝十八般,謀生之道樣樣精通,但卻思想貧乏,內心空虛,沒有信仰,沒有對真善美的渴望,你能說這是有智慧的人嗎?知識只是為了達到真正認識的出發點;而智慧,我認為是,在知識的基礎之上,透過經驗、閱歷、見識的累積,而形成的對事物的深刻認識、遠見,體現為一種卓越的判斷力。 關於知識與智慧的關係,我簡單的理解是:有知識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識,知識必須轉化為智慧,才能顯示其真正的價值!“知識”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的人便擁有了智慧,擁有智慧卻不懂得堅持學習新知識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聰明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購汽車怎麼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