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8021938244

    教師的評價能力

    1、教材處理

    知識、能力、價值觀目標是否明確,教學目的是否符合《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知識技能、能力培養、思想教育的要求是否明確、恰當、可行。

    是否體現教學目標,知識講解是否具有科學性、系統性,是否做到理論聯絡實際,教材的理解與處理是否具有科學性。

    教學安排的循序漸進性、層次分明性、系統完整性、密切適中性如。

    2、教學基本功

    教學語言是否清晰、準確、簡練、通俗、生動、邏輯嚴謹,是否運用普通話教學。

    板書設計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工整、完美、簡明、扼要,條理清楚。

    能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裝置、儀器和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演示、講解,演示和講解能否有機結合,

    3、教學方法

    方法選擇是否靈活多樣,是否與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相適應,是否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相適應,課堂教學機智如何。

    是否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體現的如何,教學原則的選擇是否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實際。

    教師的課上各環節講、練、演示、板書及主次內容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能否做到精講多練,加強能力培養。

    是否有意識、恰當的運用生動的例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4、教學效果

    課堂上教師能否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資訊,並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進行教學。

    學生是否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學習積極性是否被充分調動起來。

    基礎好、中、差學生是否各盡其智,各有所獲,均衡提高。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能力發展程度如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曹操割發代首,恰恰體現了卓越的魅力和領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