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sesk30802

      以前讀過哦歐亨利的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裡面刻畫了一位善良,淳樸,關愛丈夫的賢妻形象,讀後不禁感嘆歐君對女性美好心靈深刻的理解和恰到好處的把握。可最近讀的他幾篇關於關於的文章,好象變了味。比如《刎頸之交》裡的傑塞普喜歡聽希克斯的甜言蜜語,對於另一個不善言談的追求者佩利斯,他非但不予以絲毫尊重,反而破口大罵。最後在與希克斯結婚時,還用掃帚打掉了他一隻耳朵。而《蘋果之謎》裡的女主角被認為是女性的代表,周圍男士為了博取他一笑而煞費的苦心絲毫不能打動她的心,她只顧獨吞自己手中的蘋果。這些小說顯然是在批判女性的自私與野蠻。因此,我懷疑歐君在創作《麥琪的禮物》前,可能追求到了自己心愛的佳人,可不久佳人跟著有錢的老闆跑了,歐君氣急敗壞,憤筆創作《蘋果之謎》。若非如此,我只能認為他是個沒有個性思想的作家,想到一個有意思,結尾使人腦子發矇的故事,就趕緊去發表,不顧它的中心如何,能換2兩酒的稿費最重要。  這次閱讀,再沒有過對歐亨利式小說結尾的大腦缺氧般的感動,這些小說的結尾大都平淡了很多。仔細想想也難怪,課上閱讀過的那幾篇都是老師精挑細選出來的絕對經典,品位過經典再讀這些中等貨,自然感覺平淡。如同一個沒吃過水果的人,有幸品嚐到幾個山裡紅,也會吟出“日啖紅果三百顆”之句,但若是個吃慣荔枝的嶺南人嚐到紅果,他一定會把它歸到乾果的行列。我想責任可能在我,應該遵循正確的閱讀規律,由淺入深的欣賞歐式作品吧。但是不是對於所有作家都應如此呢?  總之,我的失望讓我對他的作品有了置疑。  歐君的小說寫作似乎在跟讀者玩戲法,讀者大都上了套,按照“平淡--平淡--平淡--震驚”的固定法則同他周旋,尋求閱讀最後一刻的刺激。但再有趣的遊戲也有玩膩的一天,一個屁股上長著尾巴的醜女人不可能永遠給人驚奇之感。當讀者終有一天發現自己是個被耍的傻瓜時,會看清歐亨利的騙子身份。一篇成功的作品應當有整體上的成功。從開頭到結尾貫穿著深刻動人的詞語,蘊味十足的句子和作者獨到的思想。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獲得享受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才能經久不衰。就如同一位貌美如花,身材勻稱的女子即使不長出尾巴,也能使人銘記。仔細閱讀歐君的作品,你會發現過分追求結尾使他們失去了很多。在結尾以外的部分,他會在微不足道,與中心無關的瑣事上費大量筆墨,還會由一件小事引出許多西方小典故,他顯然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文學底蘊,目的只有兩個:一是轉移讀者的注意力,防止讀者在故事中途就得知結局;二是增大文章的內容量(沒有內容的內容),使讀者的煩躁和失望達到極限,以使最後的一步棋發揮最大的感染作用。這樣費盡心思構設出來的作品整體藝術性會很低,人們可能永遠記得它,但不可能永遠稱讚它。  歐亨利的作品有幽默的特點,這得益於大量的比喻。但我認為這些比喻的含金量不高。〈藝術良心〉中有這樣一個句子:“如果我們隨和一些,不要裝腔作勢,不要離沙龍地區太遠,經常像鋼軌進口稅那樣引人注目,我們同那些百萬富翁交際是沒有困難的”。鋼軌進口稅在當時可能是美國的工人階級關注的熱門話題,歐君在自己最旁大的讀者群面前做這個比喻也許會博得一笑。但它除了幽默,還有什麼價值,“我們”和“鋼軌進口稅”居然能充當一個句子中的本喻體,我們中國的小學生恐怕也不會同意。想想魯老先生《藥》裡的經典:“右邊是窮人的叢冢。兩面都已埋到層層迭迭,宛然闊人家裡祝壽時候的饅頭。”形似更意無窮,這才叫比喻。  歐亨利到不象個作家,更象個建築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誰最先發明的接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