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85326370204

    長城

    鮑昌

    ①因為深秋的季節已至,下山的時候已晚,我看見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紅。在獵獵西風撲剌下,磚縫間的野草開始黃枯,基石下的酸棗變了顏色。這時,聽不見秋蟲之低吟,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黃雲間的歸鴻。

    ②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嗎?那是飛向蘇武牧羊的北海嗎?在佇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飛鴻乃是悠悠歲月的見證。曾幾何時,黑雲掩沒了月色,雨雪紛紛地襲來,胡馬長嘶,觱篥(音bìlì,漢代從西域傳入的一種管樂器)哀鳴,狼煙在山頭升起,矢刃在石間摧折;當將軍戰死、燕姬自刎、旌旗橫倒、死屍相撐,戰場上的一切聲音沉寂之後,只有紅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誰家的“春閨夢裡人”了。

    ④於是,在人們的一種執拗的幻想裡,你被建造出來。那是自我保護、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牆高六七米,牆厚四五米,隨山就坡,險峻萬狀,自渤海之濱,夐絕荒漠,蜿蜒竟達六千七百公里。戍樓高聳,斥堠(chìhòu,瞭望敵情的土堡)連綿。你用一座座雄關,卡住咽喉古道,構成北門鎖鑰。這使得互市的商旅,為之蹙眉;卻又使歷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們自以為統治下的“中央之國”固若金湯,無求於人,萬壽無疆。

    ⑤所以我說,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徵,長城!

    ⑥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臺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牆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長城)不再是嶔崎(qīn qí險峻)。它變得可笑,彷彿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

    ⑦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誌,長城!

    ⑧正因為如此吧,現在你敞開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億萬遊人。他們之中有總統,有商人,有教師,有學生,有開心的演員與體育明星。照相機咔嚓咔嚓響著,但響聲又被嘩嘩的笑聲淹沒。我不知道他們各自的目的,但是他們來了,來了。他們的來使你顯得十分開放,而又充滿自信。我看到一位風姿瀟灑的外賓,踏上烽火臺的頂端,向什麼人頻頻飛吻,接著高舉雙臂,做成一個V字,彷彿向著美好的未來,發出爽朗的笑聲。

    ⑨哦,長城!我不知你對此作何感想。你那雖然古老但仍堅固的軀體,願意接待異域殊方的雜色人流嗎?你能承受住歷史的再衝蕩和新世紀的胎動嗎?

    ⑩你不語。你紮根的糾墨(注:繩索。這裡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繩索)群山不語,並晴潔氣爽的長天也不語。

    ⑾但人們告訴我: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跡,就是你呵,長城!

    14.閱讀全文,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4分)

    ① →追溯(否定)長城的建造初衷→② →擔心長城的今天開放

    15.結合上文,從內容上說說最後一段劃線句的表達作用。(4分)

    16.文章使用了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長城,結合全文分析,使用這種稱呼的好處。(不超過150字)(7分)

    ㈠閱讀《長城》,完成第 14—16 題。(共15分)

    14.答案示例:①回想長城的戰爭歷史

    ②遺憾長城的慘遭踐踏評分:本題4分。每空2分。

    15.答案示例:①運用議論、抒情的句子,作者評價了長城的偉大,由此引發了民族自豪感。(2分)

    ②寫出了長城願意接受異域殊方的開放精神、能承受開放衝蕩的自信。(2 分)

    16.答案示例:

    本文使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長城,把長城擬人化,如同與一位老者面對面交談,娓娓道來。

    對歷史中的長城做出評價: “你是一卷悽婉的歷史”“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徵”“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誌”;又談了對現實中長城的看法,“現在你敞開胸襟了”,認為中華民族只有放眼世界才能不斷髮展,顯示了民族自豪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女生聊天沒話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