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7918621226

    張良,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的,身為“漢初三傑”之一,高祖劉邦對其更是稱讚有加,被譽為“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張良,南韓人,出生於宦官世家。先輩在南韓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祖父連任三朝宰相,父親也是連任兩朝宰相。獨獨到張良這一輩時,南韓國力衰弱,最終,在秦國的征討下滅亡了。國破家亡後,張良後遊走於各地,但他卻並未被現實打倒,反而成長為一代名臣、流芳百世。

    在古代,有這麼一種職業,只需要給主公出主意就可以享受大房子,八人抬的豪車車以及榮華富貴。沒錯,這個職業就是謀士。戰爭年代,這些人大放異彩,比如某是大鼻祖姜子牙,關於姜子牙有這麼一個故事。周王用車子拉著姜子牙走了四步,於是他說要保周家江山四百年,而歷史上也確實如此。這個故事聽上去有些誇大了,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說姜子牙謀略是如此的出眾。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一個謀聖級別的人物,他就是張良。對於謀士來說,他的本領自然是重要的,而選擇一個明主就顯得更重要。龐統當年投靠孫權,滿腹計策結果卻不受重用,只是因為他長得醜,最後跟了劉備於是大放異彩。所以說選擇輔佐什麼樣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若是碰上沒腦子的主子,牽著他往勝利的路走,他也能走岔了。所以說諸葛亮當年為什麼要久居深山而不出世,只不過是在覓一位明主罷了。為什麼說劉備是明主,因為他肯聽勸,能虛心求教。

    劉邦也正是這樣的人,所以張良選擇了他,劉邦開始處於弱勢,但是卻能扭轉局勢,成為了最後的贏家,這裡面張良的功勞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說若是沒有他,劉邦也活不到大敗項羽。因為在一次攻打宛城的時候,劉邦屢是攻不下來,便十分喪氣想要繞過宛城。要知道他們後面還有秦兵追著,如果繞過宛城,秦兵再往前一堵就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如何還能活著出來?

    還好張良及時勸阻,否則劉邦就得交代在這兒了。張良不但聰明,他膽子還非常的大。當年的秦始皇是遠近聞名的殘暴,且出行都有非常多的人保護。但是張良偏敢撞槍口。他趁秦始皇出街的時候,暗中安排的大力士拿著大鐵錘,想要刺殺秦始皇。刺殺行動是成功進行了,不過刺殺錯了人。跟隨秦始皇出行的還有一個副轎,其實就是為了混淆視聽。行動失敗,張良也就逃之夭夭了。

    還有一次劉邦去赴宴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圈套,不過是項羽為了殺劉邦而設的局。被張良一眼看破,於是他又用手段招攬了項伯作為接應,最後帶去了一個勇士,讓項羽很賞識,居然機智的化解了劉邦的劫難。人們常常說,伴君就跟著一隻老虎一樣不是沒有道理的。當時輔佐劉邦的不止張良一個,還有當時著名的蕭何以及韓信。這三人同時輔佐劉邦,都可謂是功不可沒。

    張良給劉邦出的謀略,大都是佈局性,戰略性的,政治考量的因素比較多。張良一生有“六大奇謀”:

    一是佐策入關。劉邦想搶先入函谷關。張良多次讓他穩住,掃除入關路上的後顧之憂。

    二是約法三章。張良讓劉邦約法三章,安撫民心,與殘暴的秦朝和項羽形成截然的區別,這也形成了劉邦的標籤,讓劉邦在今後的發展中,以一個明君的形象出現。

    三是鴻門斗智。張良讓劉邦反覆向項羽示弱,又聯絡項伯和樊噲,從明暗兩方面對項羽施加壓力,從而解救劉邦。

    四是明燒棧道。項羽把劉邦封到關中的時候,張良讓劉邦把棧道燒了,表明無意逐鹿中原。這在很大程度上麻痺了項羽,為劉邦暗中聚集力量,以及後來韓信的暗度陳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下邑佈局。劉邦出關中,平定三秦後,由於韓信、彭越、英布想獲得利益最大化,對劉邦不予幫助,結果劉邦打了大敗仗。而張良在這時候,讓劉邦給三人劃定地盤,從而讓三人死心塌地,三路圍攻項羽,最後打敗項羽。

    六是巧定太子。因為劉邦想廢掉太子,而劉邦的這個做法,實際上已經引起了呂后及樊噲集團的強烈不滿,形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最後是張良出謀,讓劉盈請來商山四皓,最後才穩定了太子,從而也穩定了江山。否則的話,趙王如意被立為太子,劉邦去世後,必定是一場殘酷的戰爭,七國之亂,提前爆發。

    就是這樣的大功臣,在劉邦功成名就的時候,二人卻迎來了兔死狗烹的結局,絲毫不念及舊情把蕭何韓信給搞了,韓信為他打下再多江山也不得善終。曾經的大功臣最後卻落得這麼個地步,也是叫人唏噓。不過張良,卻十分讓人佩服他的心智。他並不佔著自己功高而攬權、輕狂,反而更加低調。最後甩甩袖子,拋開財富官位,旅遊去了,也是三人中唯一結局圓滿的人。他的謀略更在於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艾滋病怎麼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