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狙擊手蛋蛋

    黃花菜又名萱草菜、金針菜,為百合科萱草屬宿根多年生的一種三倍體草本植物。只開花,不結果,無性繁殖。以花為食用部分,可以鮮炒,也可以製成乾製品,用溫水浸泡後炒食、做湯或水焯後涼拌,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並具有安神、定驚、催眠、清熱、消炎之功效。黃花菜栽培歷史悠久,分佈範圍廣,種植面積大,是一種栽培管理容易、收益時間長、效益高的經濟作物。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1)地點選擇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適應性強,不管是黏壤土還是沙壤土均能良好生長,無論山坡,平地都可以種植,但肥沃土壤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不積水的地塊。(2)施足基肥栽植時,先開好深15~20釐米、寬20~30釐米的穴,每40穴施入腐熟豬牛糞50千克、複合肥1千克,施後把基肥與穴土拌勻。(3)苗根修剪將生長5~6年的大叢黃花菜頭挖起,分割成2~4個單株為一叢備用,並剪去肉質根,只保留1~2層新根,新根長4~5釐米,同時將“根豆”和根部的黑鬚剪掉。這樣有利於栽後新根群的旺盛發育。(4)適時移栽從採摘結束至翌年2月均可移栽,但以白露和立春2個節氣移栽較好。尤其白露移栽,尚有充足的雨量和適宜的氣溫,植株能夠進入2次長葉期,有利於分株繁殖,栽後成活率高,當年就可長出3~5個新芽,翌年即可以有一定的產量。(5)合理密植根據梯園的寬窄,採取單行栽植或寬窄行栽植。單行栽植:行距80~90釐米、叢距30~35釐米,每叢栽2~4片(株)苗,叢內株距4~5釐米,每叢栽3片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栽4片苗的呈正方形排列。寬窄行栽植:一般寬行行距80~100釐米,窄行行距60~70釐米,叢距35~40釐米。也可以種植在山坡梯園的前崖,園內套種其他作物,穴距為30~40釐米。(6)栽植深度以10~15釐米為宜。過深分櫱慢,進入盛產期要遲1~2年;過淺植株矮小,分櫱細弱,容易早衰,而且遇乾旱易影響出苗。移栽後應及時澆水,移栽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7)適時追肥在春季萌發第1輪新葉時,畝用腐熟的人糞尿500千克加複合肥5千克兌水澆穴,結合中耕培土施春苗肥,使幼苗發育茂盛,生長整齊;4月中旬施抽薹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為抽薹打下基礎;5月中、下旬結合中耕施催蕾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促使花莖抽生,為現蕾創造條件;採摘完後及時割葉施冬苗肥,畝施人糞尿150~200千克、速效化肥10千克。施肥時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掌握“差苗多施,壯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的原則。(8)堆蔸培肥黃花菜根系每年從新生的基節上發生,有逐漸向上生長的趨勢。因此,在冬苗枯死後,應隨即用肥土堆蔸,有利新根生長。新植的不必堆蔸。堆蔸以肥沃的塘泥、河泥最好,田泥、菜園土次之。(9)更新復壯黃花菜栽植一定年限後,因肥水條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地上部分櫱成密集的株叢,地下部產生許多粗糙而肥大的肉質根,這時花蕾減少,採摘期縮短,產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採收完成後,結合秋季大中耕,在每叢植株的一側連根挖掉1/3的老株,促進整個植株發生新的分櫱,萌發新根,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3~4年後用同樣的方法復壯另一側。1~2年後再將剩餘的蔸全部挖掉,並深翻土。(10)病蟲害防治黃花菜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葉枯病、鏽病、炭疽病和莖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薊馬、潛葉蠅等。防治病蟲害,要搞好農業防治,在黃花菜採摘完後,地上部隨即枯死,應及時割蔸並運離黃花菜地外,以減少菌源、蟲源;搞好黃花菜的追肥、冬培工作,以增強抗病能力;適時更新復壯老蔸;選用抗病品種等。適時用藥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可用艾美樂3000倍噴霧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U盤裡會多出一個同樣的資料夾?我的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