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蒼山馬龍峰、中和峰、海東鹿鵝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時期的石刀、石斧、石墜、粗陶器。
西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雲南設縣的地區。東漢時隸屬於永昌郡。三國時臣服於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雲南郡。南北朝時先後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並在洱海邊建築了多座城邑。
唐初,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併了其他五詔,建立起南詔國,並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並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雲南省的大部分地區。
750年(天寶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後三次派鮮于仲通、李宓率大軍攻打南詔國,南詔王閣邏鳳與吐蕃結盟,三次大敗唐軍,史稱天寶戰爭。
779年(唐大曆年間),皮邏閣之曾孫將都城遷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舊城。南詔國在大理境內定都時間共達163年。唐德宗貞元十年,派遣節度使前往南詔,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於蒼山,兩國再度恢復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覆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幹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後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並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曆經了316年後,在1253年,為元世祖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於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雲南省昆明市)設定了雲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於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1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雲南回民起義,建立杜文秀穆斯林政權,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後,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併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現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駐地,全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蒼山馬龍峰、中和峰、海東鹿鵝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時期的石刀、石斧、石墜、粗陶器。
西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雲南設縣的地區。東漢時隸屬於永昌郡。三國時臣服於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雲南郡。南北朝時先後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並在洱海邊建築了多座城邑。
唐初,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併了其他五詔,建立起南詔國,並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並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雲南省的大部分地區。
750年(天寶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後三次派鮮于仲通、李宓率大軍攻打南詔國,南詔王閣邏鳳與吐蕃結盟,三次大敗唐軍,史稱天寶戰爭。
779年(唐大曆年間),皮邏閣之曾孫將都城遷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舊城。南詔國在大理境內定都時間共達163年。唐德宗貞元十年,派遣節度使前往南詔,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於蒼山,兩國再度恢復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覆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幹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後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並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曆經了316年後,在1253年,為元世祖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於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雲南省昆明市)設定了雲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於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1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雲南回民起義,建立杜文秀穆斯林政權,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後,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併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現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駐地,全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