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中有毒

    南韓國務總理丁世均44年來這次訪問伊朗,顯示出了三個很不尋常,值得玩味。

    一是他訪問的時間點選的也太“寸”了點。究竟是巧合呢,還是精心安排?絕非還清油款這麼簡單!

    地球人都知道,雖然美國和伊朗雙方的談判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是美國還沒有完全解除對熱浪的制裁和封鎖——只有美國正式重返伊核協議的那一天,才算是萬事大吉。南韓作為美國的盟友和馬仔,一切唯美國馬首是瞻,丁世均代表的是南韓政府對伊朗的訪問,絕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那般簡單,一句話,這要看大的國際政治氣候。

    所以,幾乎可以肯定的說,丁世均訪問伊朗是美國點頭同意了的,或者是美國授意南韓這麼做。因為在特朗普時代,南韓這些個小盟友都是跟著美國屁顛屁顛的瘋跑,要不然南韓怎麼凍結了伊朗的70億美元的油款?

    二是他究竟是否受人之“託”,是否肩負著其他“使命”,引來了許多猜測。

    網上有人說,丁世均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歸還伊朗70億美元的油款,此話表面上看有理,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如果僅僅是解凍70億油款的話,只是青瓦臺給有關銀行一個電話,油款在幾分鐘就划過去了,何須一國之總理親力親為?也就是沒這個必要。還記得2019年6月中旬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伊朗嗎?當時他是受特朗普之託去做中間人的。那麼丁世均此行也不排除“中間人”的角色。

    事實上,丁世均此行伊朗之行,無外乎就是三個目的:

    1,明面上說的過去的理由,就是如何處理好油款的歸還問題,這個“誘惑”伊朗也沒法拒絕。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南韓的總理親自要跑過去做解釋,要通報怎麼個還債法,伊朗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2,探討南韓和伊朗在經濟層面合作的問題。伊朗有的是石油,南韓有的是高科技和電子產品,如果能談攏的話,不排除雙贏的結果。

    3,南韓給美國帶口信,或者替美國打前站,做個所謂的中間人,也就是“說客”,或者叫敲邊鼓。主要是要“說服”伊朗在之後的石油交易中使用美元。如果聯想到美伊雙方正在維也納的恢復伊核的談判,丁進均此行可以看作是輔線。

    三是南韓和伊朗在經濟層面的合作會有怎麼樣的突破?南韓扣押伊朗的70億美元油款何時全部還清?

    今年一月份,伊朗扣押了南韓的一艘油輪,逼迫南韓歸還70億美元的油款。南韓於二月份已經歸還了10億美元,現在還剩60億美元。現在的問題是:這剩下的60億美元什麼時候能夠全部還給伊朗。南韓口頭上口口聲聲說要還,要解封,可就是扭扭捏捏不痛快。這是為什麼?這是在看風向。如果美國能夠恢復伊核協議,如果美國完全解除了對伊朗的封鎖和制裁,那南韓就會無條件地還清債務,否則的話還很難說。解鈴還須繫鈴人,一句話,南韓什麼時候徹底還清油款,某種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亮劍』中你怎麼評價李雲龍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