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44903392858

    詩: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遠長,歸來閒倚小閣窗。春風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尋客嘗。

    (二)

    聞聽江南是酒鄉,路上行人慾斷腸。誰知江南無醉意,笑看春風十里香。

    江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似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讚美江南的詩句。

    晚唐詩人杜牧這樣描寫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後人也多有讚美江南的詩詞,如韋莊這樣寫他對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女詞人皇甫松則從女性的視角為我們描繪了江南:

    閒夢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瀟瀟。

    人語驛邊橋。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個故事可以說明:南北朝時,陳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遲竟以書信相勸,信中寫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樹生花,群鶯亂飛。這句話引發了陳伯之的思鄉之情,終於回梁。

    吳越時代的古江南,也曾經有過一些可以長歌,可以痛哭的故事。

    絕不只是人們口口相傳著的臥薪的堅忍,與浣沙的豔麗,甚至也不是一葉扁舟退隱江湖的淡泊。據我所知,至少還有一支劍,和一支歌。

    這支劍便是越女劍,有關它的傳說悠遠,散見於正史和野編,最早、最詳盡的記載是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在後來的《藝文類聚》及《劍俠傳》中亦有記載,小說《東周列國志演義》中也有,如果看全了金庸十五部小說,一定也記得起來金庸並不怎麼放在心上的那部極短篇小說《越女劍》。

    我之醉心於這支劍,並不是因為其"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說劍之道,也不只是因為那"當世莫勝"的絕世功力,而是因為我莫明其妙地覺得它一定與我有著某些不可思議的關聯。

    它離我很近,歷史記載中這位越女"出於南林",南林在今紹興以南,而紹興是相當靠近我的家鄉的;它離我又遠,隔了兩千年,古吳越人"重義輕生一劍知"的熱血與今日江浙人機巧柔和的溫吞個性簡直是天淵之別。這種既遠又近的感覺讓我常常想象遙遠的古江南,蒼蒼水澤,流動著曠古絕世的劍氣,俯仰天地的狂氣,與生死一諾的俠氣!

    當此時,真可以血脈賁張、縱橫高歌!

    人們都知道今天的江南,是杏花煙雨的江南,春天桃紅柳綠,少年倜儻瀟灑……詩家但說"燕趙悲歌",並沒有人記得起早年的江南,當風生雲起的春秋戰國時,吳人越人血管裡湧動的輕視生死、追求生命那一剎光彩的熱血,又何嘗讓於燕客趙士?

    還有那支歌。

    那支歌是《越人歌》,最初見於古詩十九首,相傳是中國最早的譯詩。

    據說當年楚國的鄂君子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這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今天我們在輾轉相傳的年代看到的:"今夕何夕兮,中搴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羞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與越女劍完全不同,那是一首寂寞的情詩。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木尚有知(枝),而君心尚不如木枝(知)。

    可惜這首歌是用楚語譯出,染上了楚辭的風格,否則,一定會比現在這樣更有特色。

    我當年初見此詩,是在席幕蓉的詩歌《在黑暗的河流上--讀越人歌之後》裡,只覺得美,不覺得痛;直到幾年以後,我遭遇到與越人相似的心境,鬱郁雙眉面對無緣無份的人,才明瞭那種--說了寂寞,不主也寂寞的茫然無措。

    只緣生命裡一些由不得人選擇的寂寥,與由不得人拒絕的哀愁,《越人歌》終於只能是夜闌清空下一曲無人相和的悲歌。

    這首無人相和的悲歌從此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在不想說話的夜闌,我常常想起兩千年前,那向晚的古渡頭,薄涼的天氣裡,應和著盪漾的水聲,一波一波碎去的心事。

    我佩服這女子敢愛敢恨的真性情,佩服她敢說敢歌敢豁出去的勇氣,生小羞怯,然而面對飄掠而過的生命華彩,她肯拋棄一切去抓取--這份無畏與至情至性,豈是現實又悲哀的現代人所能做到?

    越女劍橫空出世的劍氣,與這首歌是不相干的,這首歌代表了生命的另一種本原,那種與生同來,飄蕩在人世間恆久的寂寞。

    一支劍一支歌,從遙遠的年代一路流傳下來,羞怯的歌,驕傲的劍,無邊的真實,颯颯地逼面而來。為什麼不記得我們血液中屬於生命本原的真實呢?為什麼不為生命中一剎那的光彩付出一生呢?為什麼不敢也不肯去愛去恨去心痛呢?

    可惜,這樣的古江南,於今只是面目模糊的傳說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烏克蘭的首都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