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愚記談娛樂

    這個暑假簡直就是中國產電視劇的天堂,有好幾部劇都非常的不錯,每部劇成功的理由各有不同,而小愚認為《長安十二時辰》的成功,在於沒有一個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一個徹底的壞人。

    在以往的很多影視劇中,有好人也有壞人,刑偵類的劇這一點更加的明顯。主角一般都是好人,而反派自然而然的代表著壞人。通常情況下,當主角面臨難以兩全其美的選擇時,卻又總是能兩全其美的把目標達成,就連國外的超級英雄也未成跳出這樣的設定。

    然而,《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卻獨樹一幟,偏偏向傳統的劇情設定說了一個不。這部劇中,不存在任何一個嚴格意思上的好人和壞人,每個人都在面臨著價值的審判,而被迫做出選擇。

    何孚臨死前丟擲的靈魂之問:殺一人,救一船人,對嗎?隨後何孚“招認”供出太子,實際上是為了把所有密謀刺殺林相的事情推給太子,用太子一個人的性命來保護這一船密謀此事的人。

    何孚這個問題問的不僅僅是李必,而是劇中的每一個角色,在上元節的十二個時辰中,他們都面對了這個哲學問題,也許以前他們可以避開不去選擇,可是在這危機四伏的上元節,每個人都得被迫做出選擇。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選擇,劇中的每個人無一不遭受這抉擇的煎熬,因為被迫作出選擇,所有劇中的那些人就都不完美了。所謂的好人,換一個角度卻又變成了壞人;所謂的壞人,換一個角度卻又變成了好人。每個人都在好人和壞人之間搖擺不定,這才是本劇最過癮的地方所在。

    張小敬的抉擇:

    張小敬作為這部《長安十二時辰》的絕對主角,在這裡先第一個對他進行審判。在入獄前,他是第八團的英雄,是軍中豪傑,是長安街上辦實事的“五尊閻羅”。在上元節之前,他絕對是一個擁有天使光環的好人。

    第一次抉擇:張小敬為了查龍波這條線索,去地下城找葛老做交易,直接導致了兩名暗樁的犧牲。其中,有一名是自願獻生,而小乙確實是被張小敬供出來的,這便是不爭的事實。為救長安百姓,而獻出了小乙的生命。

    當然,張小敬為了補償小乙,切掉了自己的手指,這一點確實讓人敬佩不已。

    第二次抉擇:張小敬為了救下那些在廣場上看太上玄元大燈的百姓,親手把修建太上玄元大燈的毛順大師給炸死。面對這一次的抉擇,張小敬顯得是那麼的從容,相比第一次來說,沒有絲毫的心理掙扎。

    這兩次選擇,他都是選了用少數人的性命而換更多人的性命,在他看來,殺一人,救一船人是值得的。

    李必的抉擇:

    李必這個少年天才看似無害,其實內心非常的軸。因為在他心中,太子才是第一位,所有的事情都必須朝著對太子有利的方向發展。在檀棋被關押在林九郎府中時,李必為了逃出林府而拋下了檀棋。

    他心裡一定明白,自己若逃走去見太子,那地位卑微的檀棋一定會被林九郎給處死。可是他還是毅然的逃走了,他拋下了檀棋,將其性命置於絕境。若不是姚汝能在關鍵時刻,捨命救下檀棋,估計在李必返回林府時也只能為檀棋收屍了。

    李必的逃走計劃中,他沒有想到姚汝能這一環節,身為神童的李必在最初謀劃時,估計已經算到自己逃走,檀棋將性命堪憂,可是他還是逃了,為了太子。幸好在李必返回的時候檀棋還活著,要不然他將揹著這個遺憾一輩子。

    在李必的出逃中,直接害死了劉記書肆的那些手捉郎,這又何嘗不是他為了太子而犧牲他人的抉擇?

    龍波的抉擇:

    門面上龍波這個角色是一個壞人,但實際上他也有非常善良的一面,在長安城裡潛伏的半年時間內,很多時候他都會偷偷的給窮人送錢,雖然沒有打著劫富濟貧的口號,卻暗地裡真心是在幫助窮苦百姓。光這一點來說,比起那些官場上雞鳴狗盜之輩,簡直不要太強。

    龍波的原名叫做蕭規,他也曾是那烽燧堡上活下來的英雄,本應該隨著張小敬他們一起在長安城中好好的走自己的仕途之路,可是卻踏上了這條拿錢收命的活路。其實,現在看來第八團活下來的戰士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在那場激烈的戰鬥映襯下,他們這些曾經活下來的人顯得是那麼的可悲。

    可是現實就是如此,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士兵的生死在繁華的長安面前,顯得是那麼的卑微。龍波本是戰鬥英雄,本應該接受優待,其姐姐一家卻被官府的奸佞之人給害死,卻無處申冤。在戰場上見過了太多生死的龍波,當見到這樣一個充滿蛀蟲的朝廷,又怎麼可能不怒髮衝冠呢?

    在那場烽燧堡戰役上,丁老三偷吃糧食之後,龍波讓吃飽了的丁老三去當誘餌,而後在丁老三的引誘之下,敵軍的首領直接被張小敬一箭射殺,極大的鼓舞了戰士們計程車氣。這樣看來龍波並非等閒之輩,他的膽識謀略絲毫不輸張小敬,他這樣的一個人要刺殺當今聖人,確實很難說不會成功。

    何執正的抉擇:

    何執正幾乎一手策劃了這場刺殺林九郎的行動,他找的刺客正式龍波。若龍波真是一個拿錢辦事的主,估計林九郎也就真的活不了了,可是龍波真正的目標卻是聖人。雖然何執正找到了最好的刺客,卻偏偏是一不靠譜的人,為人做事沒有一點原則可談。

    何執正為了刺殺林九郎,不惜默許其養子何孚屠殺府上所有家丁,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多人牽連其中,因此而丟掉了性命。

    龍波與何執正又何嘗不是在救人呢?只不過他們救的不單單是一船人,而是整個大唐的天下。龍波要救那些社會底層,長期被奴役而無處發聲的勞苦大眾,何執政要救的是整個大唐的社稷江山。

    龍波要刺殺聖人,何執正要刺殺林九郎,他們為的皆是為了唐朝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現在再來看他們的角色設定,似乎已經很難再給他們貼上壞人的標籤。很多事情站在不同的維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我是小愚,喜歡就點關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扭傷吃什麼食物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