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84117510707

    馬家寨位於貴州省芩鞏縣,是一個異常偏遠的小山村,又因雲貴地區地勢極為險峻崎嶇,鮮為人知,當地的少數幾戶居民與外界的通訊也極為閉塞,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人員在此地發現了吳三桂的墓址,這個無名之地頓時名聲大噪。

    隨著吳三桂墓的發現,馬家寨的神秘面紗也逐漸被揭開,眾人對此地都心神往之。2010年8月,吳家的傳人吳永鵬意外在其祖墳附近發現另一處墳墓,其墓碑造型與其他祖墳完全不同,依稀還能看清一些碑文,大致是”受皇恩“的幾個字,其他大部分碑文都非常模糊,難以辨認,而且族中老人也不曾瞭解此墓的來歷,因此這座墓的資訊成為了家族中的絕密。

    不管墓中是何人,吳氏一族都將此墓視為祖上先輩,清明時節都會前來掃墓祭拜。訊息不脛而走,有關部門遂派人來實地考察,此墓格局如通常的墓地風水相同,坐北朝南,遺留下的碑體分為三個部分,碑帽、碑面以及夾杆,然而碑面受風蝕嚴重,有斷裂痕跡,大部分碑文已難以考證,碑帽已側翻,夾杆也已傾斜。

    考古人員透過專業手法,復拓下殘缺的碑文,仔細分析後,可以證明上面的碑文內容為:受皇恩頤養天年八十五歲,吳公號碩甫墓,根據相關的文獻資料考證,可以得出此墓主人就是吳三桂。

    此墓的發現與考證為填補清代歷史空白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

    吳三桂父親

    吳襄,祖籍為江南高郵,今位於江蘇高郵。崇禎年間先後有任職多個職位,指揮室、都督同知、總兵二中軍府都督等,明末任職遼東總兵,屬於祖大壽的部下,是吳三桂的父親。

    崇禎四年,吳襄領命出征大淩河戰役,卻在趕赴支援的途中臨陣逃亡,以至於明軍在大淩河之戰中全軍覆沒,其將領祖大壽投降清軍,宋承宗卸任,吳襄回朝後,領罪入獄。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起義勢力迅猛,直破大同、真定兩城,崇禎重新啟用吳襄,任職為提督京營,然而未等其有大顯身手之機,李自成便已攻入北京城,崇禎帝在景山自縊,吳襄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抓獲。

  • 2 # 大個說科技

    馬家寨位於貴州省芩鞏縣,是一個異常偏遠的小山村,又因雲貴地區地勢極為險峻崎嶇,鮮為人知,當地的少數幾戶居民與外界的通訊也極為閉塞,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人員在此地發現了吳三桂的墓址,這個無名之地頓時名聲大噪。隨著吳三桂墓的發現,馬家寨的神秘面紗也逐漸被揭開,眾人對此地都心神往之。2010年8月,吳家的傳人吳永鵬意外在其祖墳附近發現另一處墳墓,其墓碑造型與其他祖墳完全不同,依稀還能看清一些碑文,大致是”受皇恩“的幾個字,其他大部分碑文都非常模糊,難以辨認,而且族中老人也不曾瞭解此墓的來歷,因此這座墓的資訊成為了家族中的絕密。不管墓中是何人,吳氏一族都將此墓視為祖上先輩,清明時節都會前來掃墓祭拜。訊息不脛而走,有關部門遂派人來實地考察,此墓格局如通常的墓地風水相同,坐北朝南,遺留下的碑體分為三個部分,碑帽、碑面以及夾杆,然而碑面受風蝕嚴重,有斷裂痕跡,大部分碑文已難以考證,碑帽已側翻,夾杆也已傾斜。考古人員透過專業手法,復拓下殘缺的碑文,仔細分析後,可以證明上面的碑文內容為:受皇恩頤養天年八十五歲,吳公號碩甫墓,根據相關的文獻資料考證,可以得出此墓主人就是吳三桂。此墓的發現與考證為填補清代歷史空白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吳三桂父親吳襄,祖籍為江南高郵,今位於江蘇高郵。崇禎年間先後有任職多個職位,指揮室、都督同知、總兵二中軍府都督等,明末任職遼東總兵,屬於祖大壽的部下,是吳三桂的父親。崇禎四年,吳襄領命出征大淩河戰役,卻在趕赴支援的途中臨陣逃亡,以至於明軍在大淩河之戰中全軍覆沒,其將領祖大壽投降清軍,宋承宗卸任,吳襄回朝後,領罪入獄。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起義勢力迅猛,直破大同、真定兩城,崇禎重新啟用吳襄,任職為提督京營,然而未等其有大顯身手之機,李自成便已攻入北京城,崇禎帝在景山自縊,吳襄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抓獲。因為當時吳三桂手握重兵,正在趕往京城的途中,不料李自成先發制人,打得明朝軍隊措手不及,而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後,仍想招安吳三桂,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排除明朝最大的隱患,遂將其父吳襄禁錮起來,並派遣使者前往山海關以四萬兩白銀犒賞吳三桂軍隊,更是賞賜十餘年的軍餉,同時脅迫吳襄一同勸服吳三桂投降。然而這一系列招安之舉對於心高氣傲的吳三桂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同年四月,吳三桂同清軍將領阿濟格、多鐸大敗李自成,多爾袞隨即拉攏吳三桂,封其為平西王,並任命其追擊李自成。1644年,李自成與吳三桂徹底決裂,將其父吳襄斬殺於永平,將其首級懸於高竿之上以示民眾,回京之後便將吳家上下三十八口盡數殺害。吳襄死後被追封為遼國公。吳三桂的舅舅吳三桂的舅舅,也就是祖大壽,明朝武將,同樣難逃降清的命運,崇禎元年,祖大壽因固守寧遠有功,晉升為前鋒總兵官,駐兵錦州。之後跟隨袁崇煥入關護衛京師,不料皇太極忌憚袁崇煥,佈下反間計,另重疑心病的崇禎將袁崇煥關入大獄,祖大壽也被遷累,心寒憤怒之餘率兵連夜出逃山海關,崇禎無奈命令袁崇煥寫下書信召回祖大壽,這才重回明朝。崇禎四年,祖大壽領兵出征大淩河之戰,遭敵軍圍攻,糧盡援絕,無奈之下只得向清軍詐降,解除危機後,祖大壽謊稱自己的妻兒都在錦州城內,不知安危,趁朝廷仍為知情投降之事,請願帶領部隊重返錦州,裡應外合,助清軍一舉拿下錦州。皇太極便放下警惕,放虎歸山,祖大壽一回錦州,便安排佈防,死守錦州,抵抗清軍。之後皇太極又多次招降,祖大壽皆不從。崇禎十四年三月,皇太極再次圍剿錦州,明朝廷派洪承疇吳三桂等將領率十三萬士兵支援錦州,駐紮於松山,而清軍頻出奇招,擾亂明軍戒備,皇太極親自率兵切斷其糧草供應,明軍自亂陣腳,清軍乘其不備,將其兵力盡數圍困於松山剿滅。次年二月,洪承疇被俘,押解送往盛京後,洪承疇降清。同年三月,錦州已成為甕中之鱉整整一年,孤立無援,糧草殆盡,城中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窮途末路之下,祖大壽開城投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鹹新區的詳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