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這是《史記·匈奴列傳》裡的一句話。看來匈奴原來也是華夏族的一支。可是匈奴為什麼沒有和華夏族其他各支一起演化為漢族呢?
主要是因為經濟上的分離。遊牧的匈奴和農耕的漢,在經濟上已經分離。當秦始皇北逐匈奴修築長城,將亞洲東大陸的可耕地盡劃入版圖的時候,當漢家諸天子致單于書寫道:“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的時候,這些不過是對這種經濟上分離狀態的固化和追認。
經濟分離到了這樣的地步,以至於漢人視匈奴的漠北草原為無用之地,韓安國在漢武帝面前評價說,“得其地不足為廣,有其眾不足為強,自上古弗屬。”“以為遠方絕地不牧之民,不足煩中國也。”不僅漢人如此,匈奴人也是一樣的心態。
冒頓單于可以把父親留下的千里寶馬送給東胡,可以把自己所愛閼氏送給東胡,以結好東胡,可是當東胡向匈奴索要“匈奴所與我界甌脫外棄地”的時候,卻“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人!’諸言與者,皆斬之。冒頓上馬,令國中有後者斬,遂東襲擊東胡。東胡初輕冒頓,不為備。及冒頓以兵至,大破滅東胡王,虜其民眾、畜產。”
可見冒頓對於國土的重視,可是這樣的一個冒頓,當他包圍劉邦於白登山,七天七夜,漢軍糧盡,冒頓完全有機會入主中原的時候,他卻接受了閼氏的建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單于終非能居之。且漢主有神,單于察之。”,而解圍與漢和親。對於雄才大略的冒頓單于來說,“非能居之”的漢地還不如漠北草原的千里棄地有價值。漢和匈奴互相把對方的國土視為無用之地,這後面是雙方經濟的不同。經濟的分離使得曾經的一個民族分化為兩個民族,儘管漢和匈奴之間仍然有著經濟上依存互市的必要,但是統治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確立,決定了這種經濟聯絡相比之下是不足道的。
《史記·匈奴列傳》對白登之圍裡匈奴人的陣勢有這樣的描述,“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
漢初之間,國家殘破,“自天子不能具鈞駟”(《史記·平準書》)即使是劉邦也找不到四匹顏色一致的馬來拉車。而匈奴卻正處於強盛時期,列陣上竟能做到“盡白馬”、“盡青駹馬”、“盡烏驪馬”、“盡騂馬”。可見雙方實力的差距。
這四個方位上馬的顏色是暗合四象五行的。騂,赤也。匈奴人的這個陣勢,正暗合西白虎,東青龍,北玄武,南朱雀的四象崇拜的。而四象五行崇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源遠流長。而匈奴人居然也有這種信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遠古的某個時候,匈奴人的祖先和漢人的祖先是屬於一個民族的。
漢、匈之間的長期戰爭,到漢武帝時,由於對匈奴的猛烈反擊,大傷了匈奴的元氣。西漢晚期,匈奴發生了分裂,呼韓邪單于率部歸順漢朝,而流竄到中亞與漢朝為敵的郅支單于也被漢將陳湯消滅了,漢匈關係從此走向和解。東漢初年,在匈奴貴族中反漢的勢力重新抬頭,導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歸順漢朝,而北匈奴則堅持與漢為敵,經常發動對南匈奴和漢人的掠奪。
公元91年,漢軍再次出擊北匈奴,在金微山大敗北單于,北單于只得向西逃竄。至此,東漢對北匈奴的戰爭取得了全面勝利,與漢為敵的北匈奴,受到漢與南匈奴的合擊,已無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竄。
北匈奴向西方走,最後到了歐洲,在疆土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以匈牙利平原為統治中心的匈奴帝國,在奧克塔爾大單于時已基本建立起來,單于王庭穩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附近,這個軍事帝國成為東、西兩個羅馬帝國最嚴重的威脅。
公元453年,阿提拉大單于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大單于之位,打起了內戰,匈奴帝國在瞬間瓦解崩潰了。匈奴帝國的內戰,給了被奴役民族以機會,454年,東哥特、吉皮底人組成聯軍,在匈牙利打敗了匈奴,從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羅斯草原。在461年,阿提拉的一個兒子妄圖重建匈奴帝國,發動了對多瑙河流域的東哥特人戰爭,遭到失敗。468年,他又發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爭,結果自己戰死沙場,從此匈奴人逐漸沉寂了下去,直至被歷史徹底遺忘。
東漢滅亡後,中原進入三國時代,南匈奴再次叛亂,對中原燒殺擄掠。曹操無法忍耐匈奴的肆虐,公元192年,曹操在內黃之戰中打敗了匈奴。匈奴單于下跪投降。曹操扣押住單于,把匈奴拆分為5部,每部派人管理。另外把匈奴中下層分散安置在陝西、山西、甘肅、河北等地,還把他們編入漢族的郡縣制實施統一管理。從此匈奴再沒有單于了,匈奴汗國不復存在了。
公元4世紀,匈奴人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在幷州離石起兵立漢國,稱漢王,後稱帝,佔領了中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311年劉淵子劉聰攻佔洛陽,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
318年,匈奴貴族靳準殺死劉聰子劉粲及其家族,自立為漢天王。劉聰族弟劉曜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為趙,消滅了靳氏,匈奴衰弱。匈奴在中國北方衰落後,鮮卑人迅速進入蒙古高原,匈奴與鮮卑不斷混血通婚,後代稱為鐵弗人。428年鐵弗人赫連定在平涼自稱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連定,夏亡。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北韓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至此,匈奴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身份從中國歷史中徹底宣告終結,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消融於漢族為主體的華夏族。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這是《史記·匈奴列傳》裡的一句話。看來匈奴原來也是華夏族的一支。可是匈奴為什麼沒有和華夏族其他各支一起演化為漢族呢?
主要是因為經濟上的分離。遊牧的匈奴和農耕的漢,在經濟上已經分離。當秦始皇北逐匈奴修築長城,將亞洲東大陸的可耕地盡劃入版圖的時候,當漢家諸天子致單于書寫道:“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的時候,這些不過是對這種經濟上分離狀態的固化和追認。
經濟分離到了這樣的地步,以至於漢人視匈奴的漠北草原為無用之地,韓安國在漢武帝面前評價說,“得其地不足為廣,有其眾不足為強,自上古弗屬。”“以為遠方絕地不牧之民,不足煩中國也。”不僅漢人如此,匈奴人也是一樣的心態。
冒頓單于可以把父親留下的千里寶馬送給東胡,可以把自己所愛閼氏送給東胡,以結好東胡,可是當東胡向匈奴索要“匈奴所與我界甌脫外棄地”的時候,卻“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人!’諸言與者,皆斬之。冒頓上馬,令國中有後者斬,遂東襲擊東胡。東胡初輕冒頓,不為備。及冒頓以兵至,大破滅東胡王,虜其民眾、畜產。”
可見冒頓對於國土的重視,可是這樣的一個冒頓,當他包圍劉邦於白登山,七天七夜,漢軍糧盡,冒頓完全有機會入主中原的時候,他卻接受了閼氏的建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單于終非能居之。且漢主有神,單于察之。”,而解圍與漢和親。對於雄才大略的冒頓單于來說,“非能居之”的漢地還不如漠北草原的千里棄地有價值。漢和匈奴互相把對方的國土視為無用之地,這後面是雙方經濟的不同。經濟的分離使得曾經的一個民族分化為兩個民族,儘管漢和匈奴之間仍然有著經濟上依存互市的必要,但是統治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確立,決定了這種經濟聯絡相比之下是不足道的。
《史記·匈奴列傳》對白登之圍裡匈奴人的陣勢有這樣的描述,“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
漢初之間,國家殘破,“自天子不能具鈞駟”(《史記·平準書》)即使是劉邦也找不到四匹顏色一致的馬來拉車。而匈奴卻正處於強盛時期,列陣上竟能做到“盡白馬”、“盡青駹馬”、“盡烏驪馬”、“盡騂馬”。可見雙方實力的差距。
這四個方位上馬的顏色是暗合四象五行的。騂,赤也。匈奴人的這個陣勢,正暗合西白虎,東青龍,北玄武,南朱雀的四象崇拜的。而四象五行崇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源遠流長。而匈奴人居然也有這種信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遠古的某個時候,匈奴人的祖先和漢人的祖先是屬於一個民族的。
漢、匈之間的長期戰爭,到漢武帝時,由於對匈奴的猛烈反擊,大傷了匈奴的元氣。西漢晚期,匈奴發生了分裂,呼韓邪單于率部歸順漢朝,而流竄到中亞與漢朝為敵的郅支單于也被漢將陳湯消滅了,漢匈關係從此走向和解。東漢初年,在匈奴貴族中反漢的勢力重新抬頭,導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歸順漢朝,而北匈奴則堅持與漢為敵,經常發動對南匈奴和漢人的掠奪。
公元91年,漢軍再次出擊北匈奴,在金微山大敗北單于,北單于只得向西逃竄。至此,東漢對北匈奴的戰爭取得了全面勝利,與漢為敵的北匈奴,受到漢與南匈奴的合擊,已無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竄。
北匈奴向西方走,最後到了歐洲,在疆土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以匈牙利平原為統治中心的匈奴帝國,在奧克塔爾大單于時已基本建立起來,單于王庭穩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附近,這個軍事帝國成為東、西兩個羅馬帝國最嚴重的威脅。
公元453年,阿提拉大單于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大單于之位,打起了內戰,匈奴帝國在瞬間瓦解崩潰了。匈奴帝國的內戰,給了被奴役民族以機會,454年,東哥特、吉皮底人組成聯軍,在匈牙利打敗了匈奴,從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羅斯草原。在461年,阿提拉的一個兒子妄圖重建匈奴帝國,發動了對多瑙河流域的東哥特人戰爭,遭到失敗。468年,他又發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爭,結果自己戰死沙場,從此匈奴人逐漸沉寂了下去,直至被歷史徹底遺忘。
東漢滅亡後,中原進入三國時代,南匈奴再次叛亂,對中原燒殺擄掠。曹操無法忍耐匈奴的肆虐,公元192年,曹操在內黃之戰中打敗了匈奴。匈奴單于下跪投降。曹操扣押住單于,把匈奴拆分為5部,每部派人管理。另外把匈奴中下層分散安置在陝西、山西、甘肅、河北等地,還把他們編入漢族的郡縣制實施統一管理。從此匈奴再沒有單于了,匈奴汗國不復存在了。
公元4世紀,匈奴人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在幷州離石起兵立漢國,稱漢王,後稱帝,佔領了中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311年劉淵子劉聰攻佔洛陽,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
318年,匈奴貴族靳準殺死劉聰子劉粲及其家族,自立為漢天王。劉聰族弟劉曜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為趙,消滅了靳氏,匈奴衰弱。匈奴在中國北方衰落後,鮮卑人迅速進入蒙古高原,匈奴與鮮卑不斷混血通婚,後代稱為鐵弗人。428年鐵弗人赫連定在平涼自稱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連定,夏亡。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北韓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至此,匈奴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身份從中國歷史中徹底宣告終結,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消融於漢族為主體的華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