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野生科學家
-
2 # 大華說科學
太空的空間站,是在高速執行的,它不是靜止的,所以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是有很大危險的,
太空的空間站是由推進器做動力,高速的執行,而,宇航員的宇航服,沒有推進器,或者是推力很小,不能與空間站同步,所以人會飄走
-
3 # 來看世界呀
宇航服漏氣、安全繩斷了、太空垃圾的侵襲都可能使出艙行走的宇航員面臨危險,在距離地面幾百公里的高空,任何一種危險一旦發生都是致命的,暫時也缺少急救的辦法。
宇航服漏氣是真實發生過的,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是前蘇聯的列昂諾夫,他乘坐前蘇聯上升2號進入太空執行任務,在出艙的時候還算比較順利,但是由於是最初的太空行走,宇航服的設計還不是很完美,回艙的時候宇航服氣壓不穩定而膨脹起來,這直接造成了整個人體積的增大,而飛船的艙門直徑是為正常行走設計的,因此在列昂諾夫回艙的時候,膨脹的宇航服把他卡在了那裡,沒辦法只能對宇航服進行減壓操作,好不容易才爬進了飛船。列昂諾夫的體重在這個過程中下降了數公斤,可見失壓失氧對人的危害。在經歷了幾十年的航天發展,這種危險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現代宇航服相當安全,但是一些新興的航天國家仍然可能因為經驗的不足設計未考慮到所有的方面仍可能發生這樣的危險。
安全繩斷掉是一種可能性比較小的危險。宇航員在地面都會接受充足的訓練,包括太空行走的安全規程,宇航服上也設計有2條以上的安全繩,交替應用則可以保證宇航員一直透過安全繩和飛船連線在一起,所以人類航天史60年左右,載人出艙行走的歷史也有接近60年了,卻沒有一個宇航員是因為脫離了飛船得不到救治而犧牲。太空垃圾也是一種有一定危害性的因素,人類迄今可能已經制造了不下3000枚各類航天器,早期的一些活動由於技術的限制更加粗放,導致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不斷增多,近現代還有反衛星的技術和試驗,也偶然發生了一些衛星相撞的事故(迄今發生過一次,是美國銥星公司的一顆衛星和俄羅斯一顆報廢的衛星相撞),由於太空垃圾和飛船有相當高的相對速度,所以一旦侵入空間站的軌道,危險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擊中宇航員可以直接把人擊穿瞬間死亡。
在美國展示攝影技術的《地心引力》這部電影中,宇航員們就是因為太空垃圾撞擊飛船導致宇航員遇險。美國80年代曾進行過無繩太空飛行,是利用了一個有24個推進器的小型載具,宇航員飛行到距離太空梭百十米的地方,而一般的宇航服是沒有推進裝置的,即便有裝填的燃料也有限,一旦脫離飛船且有相當的距離,宇航員最可能的結局就是犧牲。
回覆列表
太空是生命的禁區,人類必須穿上笨重的艙外航天服才能在太空活動幾個小時,艙外航天服其實就是一艘微型的宇宙飛船。太空行走是非常危險的,在太空這個極限環境中,行差踏錯一次就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惡果。從1965年3月毛熊家的宇航員首次太空行走至今,這項工作一直被列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工作”之一。今天咱們就聊聊太空行走危險在哪兒。
小小細節要人老命在太空,任何微小的失策都是致命的。有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毛熊家宇航員阿列克謝老哥首次太空行走就遇上了一堆狗血的破事兒。先是上升號飛船“堅持多送他一程”,說好只到三百公里高,實際送到五百公里高。出艙後準備回飛船時,他的宇航服又出了問題——膨 脹 了,太粗,進不去氣閘艙門了。萬般無奈的阿列克謝老哥被逼得在太空中給宇航服放氣。宇航服縮小了一點兒後,他才得以勉強擠進氣閘艙門。這時新問題又來了——他是頭朝前擠進去的,所以他必須穿著膨脹的、1.9米高的宇航服在直徑只有1.2米的氣閘艙內“調個頭”才能把門關上。據說這位大哥最終轉過身體把門封好後,他每隻靴子裡都存了三公斤的汗水——失壓和劇烈的體力消耗差點兒要了他的命。
圖:傳奇宇航員阿列克謝。
至今不太靠譜的宇航服你以為穿上艙外宇航服,那裡面就是地球上的環境了?非也非也。為了避免哪位再遇上現阿列克謝老哥的遭遇,宇航服內的氣壓是很低的,只有地面的27%左右。而飛船和空間站內的氣壓是一個標準大氣壓,遠高於宇航服內氣壓。所以宇航員出艙前得吸純氧進行體內排氮,否則一出艙,體內組織中溶解的氮氣就會析出,在血管中形成氣泡,將血管堵住。
圖:飛天型宇航服
太空是個騙子這地方要麼一片漆黑要麼一片雪亮,而且四周全部都是“萬丈深淵”,沒有任何參照物。這樣的條件下,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宇航員也很難分辨某個物體的遠近、速度以及是正在接近還是遠離。總之太空環境是很富有迷惑性的,艙外活動的宇航員如果出現距離判斷失誤,TA就有可能漂離飛船,成為一顆“人體衛星”。失誤很容易,要知道宇航服的面罩玻璃並不能隨頭部轉動而轉動,這使得宇航員的視野十分有限,再者笨重的宇航服也大大限制了人肢體的靈活性,出錯後很難有效彌補。好在現在有噴射揹包了,比以前的“臍帶”管子靠譜多了。
難以預料的意外太空行走,遇到的可不只是真空、三百多度的溫差、有害射線,還有很多無法預估的危險,比如太空垃圾和微隕石。只說太空垃圾,如今的地球軌道上,小如砂粒,大如床墊的太空垃圾有上百萬塊,報廢衛星也有好幾十顆。這些碎片垃圾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處於人類的監控之下。如果艙外航天員與某塊微小碎片的相對速度大於每秒十米,就有可能破壞航天服了。要是碎片大些快些,危險性更高。還記得科幻片《地心引力》吧?密集的高速碎片流能輕易摧毀飛船惑空間站,更別說宇航服了。
圖:太空碎片想象圖。
每次太空行走其實都是與死神共舞,看似美妙無比,實際上稍有差池就是萬劫不復。未來,隨著新型材料的應用,宇航服肯定會向著更輕、更堅固、更靈活的方向發展,也許幾十年後,太空行走就不這麼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