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旗19820920

    詹姓源起概述

    一、詹姓源起,出源有多種說法

    (一)詹氏為黃帝之後

    1、據《路史》載,古帝虞舜封黃帝之後得詹(古“瞻”與“詹”相通)者,其後裔以此為氏。

    2、據湖南省立圖書館典藏《青山彭氏敦睦譜宗系》載,黃帝生二十五子,其中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儇、詹人、衣、禺(虛)、纍祖、白民等八子,生一女曰華。詹人排行第二十一,詹氏為黃帝之子詹人的後裔。

    3、據《路史後紀》第五卷“黃帝”載,有虞氏虞舜時(公元前2255年至前2206年間),共封黃帝之後十九個侯伯,其中有詹、葛、詹葛。其後裔以詹為姓。詹氏為黃帝之後詹葛的後裔。

    (二)詹氏出自姬姓,為周宣王之後

    據《姓苑》載,周宣王封庶子於詹,建立詹國。周宣王,姓姬,次子文侯,名至宏(弘),字文錄。當時,正值西、東周交替之際。文侯奉命負責城防修築工作。“公慎謀禦敵固國,西京築城,賜爵詹侯,賜土南至於京,北達於燕,以詹國為姓。”

    (三)詹氏為詹尹後裔

    據《百家姓溯源》載,古代時,負責占卜的官職叫詹尹官,其後裔以官職命姓者,稱詹姓。《楚辭•卜居》中有屈原“既放三年”,“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 王逸作注,說“太卜鄭詹尹(稽神明也)。鄭詹尹(工師姓名也)。”可見,詹尹是楚國主持占卜的官員。

    (四)詹氏為詹伯的後裔

    據《姓氏考略》載:“春秋時,晉有詹嘉、鄭有詹伯,均以邑為氏。”據詹氏族譜記載,詹嘉就是詹文侯之後。據《史記•鄭世家》記載,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鄭,是為鄭桓公,大夫詹為鄭文公之弟,稱叔詹,伯為其爵位,史稱詹伯。叔詹(詹伯)於晉文公七年鄭文公四十三年(- 630年)為解國難自殺。

    (五)少數民族改姓詹

    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有改姓詹的。

    從上述得知,除少數民族改詹姓無法確定具體起源外,其他的都源自黃帝。

    二、周朝宗法制與詹氏的關係

    周朝的“宗法制”主要精神為“嫡長繼承製”,是一種以父系血緣關係為準繩的“遺產繼承法”。它以母親的身份和兒子出生的先後,把所有的兒子劃分為“嫡”和“庶”兩類。嫡,正妻為嫡,正妻所生的兒子謂嫡生、嫡子;庶,旁支也,妾所生的兒子謂庶子、庶出。嫡為大宗,庶為小宗。周王稱天子,為天下的大宗。天子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西周宗法制直接導致了分封制,國內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諸侯國,諸侯國又產生了眾多卿大夫的采邑,采邑又被分成無數大小的祿田。以國、采邑、祿田等名為氏,後來產生了無數的姓氏。春秋時期周宣王封其庶子於詹,稱詹侯,建詹國,封地詹成為氏號,稱詹氏。

    三、詹氏和詹姓

    秦漢之前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起於女系,氏起於男系。姓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週三代,氏是姓的支系。女子稱姓,用來別婚姻;男子稱氏,用來明貴賤。詹氏出自姬姓,是姬姓詹氏。秦漢之後,姓氏合二為一,特別到了宋朝,中國的姓氏與現代幾無二致,姓和氏統稱姓或兼稱姓氏,詹氏和詹姓也就成了同義詞,詹氏也就稱詹姓。

    詹侯詹氏一脈與所有由氏發展演變而來的姓氏一樣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姓氏相融相合,按照歷史的規律發展演變到今天已經成為中華姓氏的一員——詹姓(氏)。

  • 2 # 使用者431652432027

    梁姓

    一、姓氏源流

    梁姓源出有三:

    1、據史料記載,嬴姓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非子的人,非常善於養馬。於是周孝王便讓他負責養馬,結果養馬業得到了很大發展。

    周孝王就封秦邑給他,被稱為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討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殺。後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繼續攻打西戎,他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終於打敗西戎,收復了失地。秦仲的小兒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國,稱梁康伯。梁康伯以後的君主稱梁伯。

    他十分喜歡建造華麗的宮殿,時常大興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紛紛外逃。後來秦穆公滅了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後的梁國子孫,大部分逃到了晉國,他們以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是梁氏。

    2、春秋時期,晉國有解梁城、高粱、曲梁等地。

    晉惠公用五個城賄賂秦國,其中就有解梁城。被封在解梁、高粱、曲梁等地的後代就用封地名"梁"作為自己的姓氏。

    3、北魏時,少數民族代兆的撥列蘭氏也改姓梁。

    二、遷徙分佈

    根據《梁氏族譜》記載,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孫,居河東(郡治在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是為河東梁氏開基祖。

    梁鱔是康伯的九世孫,晚年居住在曲阜(今屬山東),其子梁聰又遷到鄆州(今約山東沂水縣附近)。西漢平帝末年,梁益耳的20世孫梁橋徙居安定(大約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涇河北岸),是安定梁氏的開基宗祖;還有一支移居扶風(今陝西興平縣東南)。東漢時,除上述的地區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經有梁氏居民。

    西晉時,有梁芬,其女為晉懷帝后,因晉室離亂,舉族跟隨晉室渡江,子孫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屬廣西)等地間繁衍。梁芬之孫梁遐,在東晉做官,因為桓玄纂位,被迫跟隨隨晉安帝逃到福建洛陽縣三山裡,後來在此定居,就成為了梁氏入閩的始祖。

    唐代以前,梁氏的居住地又擴充套件到今天河北、青海、四川、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

    世居陸渾的梁肅,在安史叛軍入洛陽後,"竄身東下,旅於吳越"。 梁遐的21世孫梁頎,在唐代移居泉州惠安縣黃淡村;25世孫梁熙嘏,在北宋時遷入廣東順德石蠟,其4世孫梁孟堅又遷至福建寧化石壁鄉。在此之後,這一支梁氏開始在閩粵發展繁衍。到了清康熙末年,有部分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海外開基立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愛生活優美句子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