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賈玉玲3

    我是離家在外遊子,父母親都走的很早,在外地也很難回家去上墳給父母,有種傷感。我每年在內蒙古家時,給父母買上一大把鮮花,擺在墳墓碑前的,在買上酒和二老愛吃的水果以表孝敬之心❤。在給二老雙膝跪磕三個頭。別的沒了,有時也買紙衣服給二老燒,可是我覺得還是鮮花比較好,環境好,

  • 2 # 維雅聰兒

    《詩經》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開始寒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所以,十月一,又叫“授衣節”。人們在這一天紀念逝去的親人,也是一種感恩的回饋吧。從內心深處的一種無言的愛。

  • 3 # 申江媽媽

    聽說這習俗跟孟姜女有。但也有說最早起源於周朝的。不管它起於什麼時侯,它都是一個祭祀祖先懷念故去親人的節日。我們金華沒這習俗,不過應該與清明、七月半、冬至差不多,只不過加了送寒衣的一個步驟吧!不知對否,請大家指正。

  • 4 # 德宏的天空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在我們北方農村城市,每年十一月八九號的夜晚,在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人們給故去的親人燒寒衣燒紙錢,有給自己父母燒的、有給爺爺奶奶太爺太奶先祖燒的,一家找一塊乾淨的地方,先擺上家裡煮好的餃子等食品,還有各種水果、然後再點上蠟燭線香,再就跪下給故去的人說說活著的親人怎麼怎麼平安,工作怎麼怎麼,家鄉變化怎麼怎麼,你們故去的人不要牽掛親人要保佑親人怎麼怎麼的,說白點就像作工作年終總結一樣,也算告慰親人思念親人的一種方式吧,做完這些就開始給故人燒寒衣了,所謂的寒衣其實大多是用彩紙裁剪裱糊而成的,比真衣服小很多、有棉襖棉褲棉鞋,都一套一套的,一人一套甚至二套三套沒什麼講究,後人有錢任性可以燒十套八套的,再任性一點燒真皮絲綢衣服都可以,就是對故去親人的一種感恩加思念罷了,做完這些以後大家跪地上磕三個響頭,起身回家就結束了。

  • 5 # 六甲番人

    寒衣節本是中國四大傳統鬼節之一,鬼節原本並不是電影電視劇中那般恐怖離譜,只是重要的傳統祭祀節日,與迷信毫無干係。

    華人最重血緣關係,而祭祖也源自於對祖先的感恩、追思和懷念,是一種表達親情的儀式,華人歷來相信祖先的靈魂仍然存在,並影響現世子孫,這種紮根於心的信念經過千百年的發酵,逐漸形成祖先崇拜。

    每個人都是有祖先的,祖先與天地一般,都是要敬的,但天地是敬而遠之,祖先確實敬而親之。因為敬祖,所以慎言慎行,慎獨行善,因為敬祖,重視家庭教育,所以期待光宗耀祖。

    在寒冷的冬夜,在孤清的街頭巷尾,那一明一暗的火光中,不管陰間陽間,經過的靈魂都會從此溫暖吧。

  • 6 # 呆呆的木子裡

    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關於祭祖節還有這樣一個蔡倫造紙和蔡莫燒紙的故事。 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著急。後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脫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後,只聽見慧娘在棺材裡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

    "這可把人們嚇呆了,人們把棺材開啟,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 慧娘唱了很多遍說:"剛才我是鬼,現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陰間,閻王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他就開了地府後門,放我回來了。"蔡莫裝作糊塗:"我並沒有送錢給你啊?"慧娘說:"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這樣一說,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

    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慧娘慷慨地送給鄉親,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鄉親都來買蔡家的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曆十月初一,因此,後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還有祭牛王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於春秋秦國。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樹,梓樹忽然化為一頭牛。秦文公令人追殺。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沒有上來。人們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壯、威風凜凜的公牛。這樣的公牛,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驅疫辟邪、保護牛類的功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碧根果本來就有點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