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融心
-
2 # 問道華夏
仁,確實就像孔子所言:仁者愛人。這個字,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到了孔子時代,他把"仁"作為了一種道德規範,一種最高的道德標準。愛誰呢,首先敬愛父母,其次關愛兄弟,在此崇尚忠、信、禮、義等,總之一切言行都要建立在“愛”的基礎上。
孝悌是仁的核心在這些規範中,對父母的孝敬之愛,對兄弟的關愛是忠信禮義等愛的基礎,我們常說,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還指望他能愛別人嗎?所以包括對上級的忠,對朋友的信,對社會上的一切交往之禮,對義利觀的價值判斷等等,都是以對父母的敬愛為基礎的。
這個觀念,與孔子克己復禮的思想有關。周王朝建立的一整套的禮樂制度,都是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所謂宗法制度,就是尊大宗,大宗就是長子,而尊大宗的背後,實際上是尊父、尊母,不因爭權奪利而為父母添憂愁,百善孝為先,能孝敬父母,則能兄友弟恭而不違逆宗法制,家庭和睦,方為修身,既能修身,則能齊家,能齊家,則能治國安邦平天下,為君效力。這一套禮法均來自周禮,因此也就成了孔子的最高信仰。
我見過的仁是家鄉勞模王慶習的無差別大愛我是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說這個“仁”的。因為當時安徽省在王慶習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搞農機一體化演練,我作為地方派員,參與了對王慶喜當時以及以後的多次採訪,在宿州市委織部組織的迎七一主題活動上,王慶習的專題報告會的發言稿也是組織安排我寫的。為了這篇報告,我花費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進行了大量的不同層次的採訪。
王慶習是安徽省宿州市一個農民企業家。他父母家窮,後來逃荒要飯定居在蕭縣永堌鎮許崗村。他為人和善仗義,村民對他很好。他靠開山、建橋、修路養家餬口。但他自幼就有一顆悲憫的大愛情懷,關心集體利益,同情弱勢群體,即便在孩子多,日子苦的困難時期,他依然資助本村貧困戶,逢年過節給他們送豬肉、送饅頭等,他一心想要報答給予他扶持的村民。
八十年代後期,王慶習因為修路建橋信譽好,口碑好,路橋公司業務開展十分順利,積攢了廣泛可靠的人脈資源。到了九十年代,全國興起地方煤礦開發熱,他找人借錢,幾十萬的私貸連借條都不要寫。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開煤礦哪有那麼容易,出水、冒頂
一次次不成功,一捆捆的錢打了水漂。本村村民眼看煤礦開不下去,都伸出援助的手,連賣雞蛋的零錢都交給了他,年輕人也都願意跟他幹,結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後,煤礦開成了,他也很快發達了。
但他有錢以後,不像有些有錢人那樣為富不仁,他一開始就說,煤礦建成了交公,是全村老少爺們的,失敗了自己承擔。煤礦剛賺錢,他就兌現諾言,把整個煤礦交給村裡,把掙來的錢全部用在公益事業上。他建了全市第一條寬闊的村級水泥公路,統一規劃了全市第一個新農村,統籌了全村的土地,聯合安大、安農等高校建成了高效農業試驗區、綜合養殖場、果園場、農貿市場、南方花卉大棚、麵粉廠等,全部實行分包管理,集體決算,農戶分成。
後來又建立了安徽大學教育基金會王慶習助學金制度,定期頒發助學金。
王慶習的資助物件沒有特定性,在力所能及地範圍內,只要他知道了,就會召集大家聽取意見,決定資助與否。若沒有多數同意,他就以個人名義表示心意。
第一次參加市委宣傳部安排的對王慶習集體採訪時,沒有做具體的方向性安排,各單位按照自己的宣傳思路擬定宣傳計劃。所以在聽取情況介紹後的活動都是自主進行的。我們看到王慶習的家是一個四處漏風的破院子,石頭圍牆高低不齊,但院內、房間佈局整潔有序,主房是三間石牆瓦房,房間的大梁用一根粗壯的木柱支撐著,跟周邊的新房形成鮮明對比。
他對村民好,對困難戶一擲千金,但對自己卻十分吝嗇。聽村民說,他去食堂用餐,職工掉在地上的饊子、花生米,他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吃掉。他不吸菸不喝酒,沒有不良嗜好。他招待客人,只在家裡,很少上酒店,夠吃就行,絕不浪費。
當時的省、市主要領導都去過他的村莊看望過他,對他給予極高評價。
已經多見不見他了,但是曾經的印象,人性之美的印象,仁人君子的印象,大愛無疆的印象,溫和豁達的印象……永遠留在了心裡,沒曾發生過變化。
所以,我覺得,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一個能讓接觸過他的人都願意跟他交往,一個讓各級領導都給予高度評價的人,他就是一個大寫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仁人君子的人,一個大寫的“仁”,這就是我見過的“仁”。
回覆列表
你好:謝謝被邀!仁由心發,行為詮仁。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經歷中,或多或少都能遇見仁義之人。這是因為“它們”無私的行為感染了我們,耿直的性格令人難忘、在與朋友同事聚餐或共事中,表現出來的豁達、不拘小節,對事的態度、留下了一個好的印象;在利益面前首先不考慮個人得與失、想到的是同事及朋友。
面對朋友與同事有困難,自己常常會仗義相助、根本沒想過需要“它們”回報,而是把朋友和同事的關係看得較重。
仁也是個多意字,應用比較廣泛。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指的是人們對某件事或人物的看法,因各人觀點不一樣、所以才用了此成語作為比喻。
仁是由心而發,善良與行為的詮釋。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難題向同事求助、得到了他們的支援幫助。為了表示感謝請他們吃飯,結果飯局完了,自己準備付帳、才知道其中同事早把單買了…因此他的行為也詮釋了一個“仁”字。
有些明星平時我們不知道“它們”的生活軌跡,但是當“它們”面對媒體宣佈自己決定時、猶如一個重磅炸彈激起了千層浪花。因為這是一諾千金的行為,而公開表示的就是周潤發夫婦,無兒無女的夫妻、在“它們”百年後,會裸捐自己資產、“它們”的決定就凸出了一個“仁”字。
發哥在我們二代人心目中是永遠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