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狗旦345

    蜀國的滅亡是必然的。

    1.君臣不能齊心合力

    2、連年征戰勞民傷財

    3、國力不敵魏國

    4、內部矛盾重重

    首先是政治上的問題,1.蜀國君主昏庸無能,朝政荒廢,重用宦官,不思進取.2.蜀國內部矛盾尖銳,忠臣得不到重用,姜維等要臣屢次有殺身之禍.經濟上自諸葛亮死後經濟蕭條,兵甲不足.糧草不濟.軍事上蜀魏兩國軍事實力確實相差甚遠.軍事將領的素質有有很大差異.蜀國除少數像姜維這樣的後輩英雄外大多都是老臣且並不是很優秀,在魏國的攻擊下雖然有地利可守但終究趨於滅亡.鄧艾的奇兵,鍾會的雄軍,劉禪在並圍成都的時候不戰而降最終蜀國滅亡

    魏國方面:

    主要原因:1 魏國佔有中原.人口眾多(佔全國的三分之二),且人才濟濟.勞動力兵力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且民心所向.

    2魏成立前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方針的正確性.使得大量才士投奔曹操,而且漢帝的手下,大多也為曹操所用,如徐晃等.

    次要原因:1曹氏家族的雄才偉略.曹操就不用講了(前期主要),至於他的子孫雖次於他許多,但護衛他打下的江山還是足夠的.

    2中原地勢較平穩.可較快的調動軍隊去支援.而且糧食也可調動自如.

    3司馬家族的出現.司馬一家多次打破蜀國滅亡中原的願望.

    蜀國方面

    主要原因:1地方偏遠.交通極不發達,而且人口較少,地處蠻夷,人才較少,兵力也不足.只有魏國的六七分之一.

    2後主的無能.我想不用講了,要不是諸葛亮死撐住,蜀國滅的更快. (其實也有說法是諸葛亮對劉禪不注重培養,事事親為)

    3荊州失去,劉備新敗的沉重打擊,元氣大傷,政局混亂,要多年才能恢復. 而且也導致由來諸葛亮只能出祁山。

    次要原因:1達成不能盡全力.當宦官黃皓亂政時,有幾人進諫:劉禪投降時,有幾人制止?

    2諸葛亮為國常年征戰,使百姓負擔沉重,民心失去.

    3天公不作美,又多次絕好機會,蜀國多錯過了.

    4與吳國配合不緊密,沒見過兩方同時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想要的“捷徑”,可能是風險最大的路。你怎麼看?